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相信网上说的,“普通家庭很难再培养出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因为不同家境、父母学历、智商、学区房等等现实难以逾越的鸿沟”?
又或者相信,孩子的成绩是由智商和自律决定的,很难改变?
当我看完《父母的言语: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这本书,了解到“3000万词汇鸿沟”的概念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原来,我们严重高估了“家境、父母学历、智商”这些所谓的硬核条件,而忽视了3岁以前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3000万词汇鸿沟”(The 30 MillionWord Gap)这一著名概念,来源于美国学者Betty Hart和Todd R. Risley 八十年代在美国堪萨斯州进行的长期追踪研究。
在讨论这个研究之前,先介绍一个概念: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SES是对家庭收入、教育、职业等因素的综合衡量指标。
这项研究招募了42个家庭,从孩子7-9个月开始跟踪研究。每个家庭至少跟踪2年半,一直到孩子36个月。每个月,研究者都在家庭内部拍摄1小时的录像,记录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过程。42个家庭里,有13个家庭来自高SES背景,10个来自中等SES,13个低SES,6个来自接受救济家庭。
研究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产生于孩子萌萌哒的3岁以前,而不是开始上学之后。而这些差异的产生,来自于家长和儿童的日常亲子互动经验中产生的巨大词汇学习结果。
图1. 3岁之前,不同家庭背景儿童的词汇量差距越来越大(Hart & Raisly, 2003)
图2. 根据线性发展测算的“三千万词汇鸿沟” (Hart &Raisly, 2003)
高SES家庭,父母平均每小时和孩子交流的词汇数量是2153个,孩子的词汇量是1116;低SES家庭中,这两个数字是616和525。
也就是说,高SES家庭的孩子,至少比低SES家庭的孩子,在四岁(按照一年52周)之前,就多“听”到了3000万词汇,这就是著名的“三千万词汇鸿沟”的来源。
虽然是家境好的孩子,比家境差的孩子,词汇量更大,但这不是什么学区房之类的家境因素,而是这些家境好的家庭,有更多自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家境不好的家庭,忙于生计,没空照顾孩子、有耐心地和孩子交流。
“三千万词汇鸿沟”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试图深入地理解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儿童发展的差异,H&R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切入点:差异的产生绝非一蹴而就,是来自儿童从出生,一点一滴日常生活经验的累积。
所谓“魔鬼藏于细节”,H&R的研究提示人们关注亲子之间每天、每小时、每个句子乃至每个词的互动和沟通,因为正是这最基本的交流单元,组成、构建了儿童学习经验的大厦。也很不幸地,造成了不同背景儿童发展的巨大、难以弥补的鸿沟。
研究团队发现,在短时间提高4岁儿童一定的词汇量并不难,但是很难让来自低SES的孩子“加速”学习。儿童即使进步了,要保持这种进步的“速度”却几乎不可能。到了小学,低SES儿童在幼儿园的干预中获得的词汇进步也会消失殆尽,更不要说初中、高中。也就是说,儿童词汇学习的“发展轨迹”是很难改变的。
《卡拉索和她的书》中讲了一个让人温暖的故事:小姑娘卡拉索因为染色体缺陷,每天睡眠超不过2小时,发育缓慢。到她3岁时,医生们对她的诊断是“心智及身体生长迟缓”,建议卡拉索的父母把她送到特殊的收容机构去。
卡拉索的父母拒绝了,因为他们从卡拉索4个月时就开始给她读故事,9个月时,他们发现女儿对某些特定的故事有积极反应。从3岁开始,卡拉索的父母每天给女儿朗读14本书,坚持不懈。奇迹终于发生,5岁时,再次对卡拉索进行测试,她的智力发展水平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
这个故事出现在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的各个版本中,它在提醒家长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扩充孩子的词汇量,给他们读故事,和他们聊天,完全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孩子。
02为什么父母的词汇有这么大的能量?以及父母的语言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原来,人类的大脑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在3岁以前。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是什么呢?是语言,具体来说是父母和孩子的日常对话。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千亿条神经元潜能,能转化成诸多不同的潜力。但是,这些神经元需要关键性的类神经连接,如同无数个独立的电话亭需要连接线一样。
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这是决定特定神经元回路的优势、持久性和修剪其他神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
大脑神经元连接越多,孩子越聪明,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成绩自然更好。
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观看记录视频时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有的孩子只听到了4个有关数学的词汇,而有些则听到了超过250个与数学相关的词汇。一年累计下来,这些孩子听到数学词汇量的差距多达10万左右。
而在随后的数学能力测试中,听到更多数学词汇的孩子毫无疑问表现得更好。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与他们所接触到的词汇有关。通过语言,大脑超凡的能力会将其转化成,比语言实际所传递的意义更广泛且更复杂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帮助孩子打下日后学习的基础。
一项针对母亲的研究发现,她们两岁以下的女儿接受的数学谈话,是儿子的一半,接受的有关基本数字的谈话大约是男孩的三分之一。母亲一直高估儿子的数学能力,而低估女儿的数学能力。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让儿子参加数学活动,从而增加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另一项以小学老师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是,女性会将她们对数学的焦虑不安感传递给女孩。
总之,是社会、父母的偏见,导致女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弱于男孩。
事实上,没必要接受刻意高深的训练,父母单纯的数字输入,就有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魔力。
比如,在给穿衣服的时候,可以说“一颗扣子、两颗扣子、三颗扣子……”;上台阶的时候,可以数,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
生活中充满了数字,而这些是给孩子数学启蒙最好的素材。
(2)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模式”,即帮助孩子形成“努力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因素,而缺乏能力、不聪明,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放弃才是”的观念。
研究发现,在三岁之前经常受到基于过程称赞的孩子,更容易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具备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孩子对抗自我定型这一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风险,让他们没有聪明的包袱,因此不害怕自我挑战,从而获得更大进步。
而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在面对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或者这件事不重要,又或者有人在背后操控了那件事。德韦克教授说:“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称赞,它就会变成一种负面力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的麻醉剂。”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3)道德观的建立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指出,善良、奉献且不求回报的人不仅仅会获得至善的赞美,他们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也就是说,“好人有好报”其实是有学科依据的。
而父母的语言对孩子人品有着重大影响。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说“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非“你真差劲”。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可以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感受,觉得自己差劲。
这就是父母语言的力量,也是原生家庭的力量。
关于原生家庭,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妈妈很是郁闷,因为儿子非常不听话,她就去求大师。
大师问:“您影印过文件吗?”妈妈答:“影印过。”
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问题,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所以说,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来源 | 亲子说
(欢迎关注【芝麻馆】壹点号,一起聊聊孩子特长培训的那些事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