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唱出了孩子的心声“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
从这首传唱度很广的儿歌中反映出孩子对爱的理解,爱我是需要夸奖我的。南宁一位十岁小女孩乐乐,打赏短视频主播花掉了妈妈一年的工资,而孩子出手如此大方的原因,竟然是:在家没人夸我,主播他们夸我,我很开心。可见,小小年纪的乐乐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博得关注和满足,只是这种方式是不恰当的。其实不管是幼儿期还是儿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夸奖。孩子天生就很渴望父母的夸奖,
家长不敢夸奖孩子
既然孩子这么需要夸奖,那就直接夸夸呗,但中国很多父母很少夸奖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夸奖,但上上小学之后,夸奖就少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我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很多身边的家长,发现大家都普遍认为夸奖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因为担心夸奖会孩让孩子容易骄傲自大,不思进取了,通俗点说就是怕孩子尾巴翘上天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家长们还能举出一大堆骄傲使人退步的例子来。
有的家长说,有太多的中国名言啊,比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还有的家长说,骄傲使人退步的例子连小学生都知道啊,比如有些地区的小学课本里就有一篇关于骄傲的课文《骄傲的孔雀》:骄傲的孔雀因为觉得自己太漂亮了,太骄傲了,光顾着看自己美丽的倒影,结果掉进湖里了,非常狼狈,被花喜鹊嘲笑并指出了它的缺点。
还有的家长非常博学,给我讲了很多关于骄傲导致失败的中国历史故事,比如:项羽因为太骄傲了,所以败给了刘邦,自刎吴江;庞涓因为骄傲自满被孙膑军队乱箭射死;曹操因为太骄傲了,赤壁之战被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连营,败走华容道……
这些名言警句、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确实看似都在说明骄傲容易导致失败,而且这种观念对我们中国家长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按照奥地利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历史潜意识理论,骄傲导致失败的观念就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而我们每个人都会身在民族文化之中,都会受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所以家长们担心孩子骄傲自满将来吃大亏,所以不敢夸奖孩子也是受到这种我们的文化、集体潜意识的影响的。
那有人看到这里会问:既然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估计是不好改变了,就这样继续少夸奖多批评教会孩子谦虚的教育不好吗?
但不是这样的,过去成王败寇的历史太长了,让人失败不起,骄傲不起,夸奖不起。但现在已经不是成王败寇的时代了,是一个允许每个人去自由发展、公平竞争的和平年代。这个时代有很多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可以去表现自己、成就自己,但不用担心一不小心出错就会招致满门抄斩的恶果的。时代的不同,显得这种因害怕骄傲导致失败的观念已经不适用了。
夸奖真的有毒吗?
家长不敢夸奖孩子,除了有骄傲会导致失败的集体潜意识在起作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导致骄傲的真的是夸奖太多了吗?使人谦虚的也真的是批评教育吗?
其实正好相反,按照自体心理学理论对自恋型人格的研究发现,骄傲的人其实是自恋的表现,是一种自卑、低价值感。自体心理学概念中的“自恋”也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恋,是本能性能量从客体撤回以及力比多对自我的投注。这种自我投注,意味着一个人不能爱别人或与别人建立关系,这个人是全神贯注于自身的。简而言之,就是骄傲的人缺乏爱他人的能力,因为他还处在缺乏自爱之中,所以他只能先把关注投注在自己身上。根据自体心理学的研究,自恋是人性的核心,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自恋的,都有一个从自恋走向自体成熟的过程。而且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因为自恋也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而一个人自恋发展不足才会有不健康的状态,其中一种表现就是骄傲自大。而导致一个人骄傲自满的根本原因不是夸奖太多,而是被肯定的太少。所以不夸奖肯定孩子、一味的批评指责并不能让孩子学会谦虚,而是导致自恋不足,非常的自卑,把自己看的非常的重要,因此更加渴望被认可,一点点成就就到处炫耀,希望别人来夸奖自己。
自信的孩子才不骄傲自大
所以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该肯定的时候要去肯定孩子,该夸奖的时候要去夸奖孩子,该鼓励的时候要去鼓励孩子,看见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孩子的一步步的努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就不用在把关注点投注在自身,就可以把关注点投注到外界因为好奇去探索世界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投注到他人,可以去欣赏他人的优点而不嫉妒……
一个真正自信的孩子才是不骄傲自大的孩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