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俩人在客厅里聊天,朋友的女儿在一旁乖巧地玩耍,大概是聊地太投入,等我们再一回头,发现小朋友已经在墙上完成了一幅新作品,朋友痛苦的扶额:
“我的小祖宗,你怎么又把墙壁涂成这样了?!”
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头痛地表示:“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怎么讲都不听,家里的白墙、家具都面目全非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周杰伦也不能例外,自己创作多年,结果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创作欲”,同样表示傻眼:
有时候越是不让孩子涂鸦,孩子越是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头更痛了?
其实,涂鸦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对大有益处。实践表明,喜欢涂鸦的孩子往往具有超于同龄人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将来更有可能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造诣。
孩子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好好地画一幅画,而是喜欢乱涂乱画呢?
我们可以从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学家维克多·罗恩菲尔德的研究中找到答案。
他在自己的书《创造性与心理成长》中提到,幼儿的涂鸦分为4个阶段:
1. 未分化涂鸦(1.5—2岁):在这一阶段,孩子还不能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只是在纸上戳出几个点,或者一些无意识的线条。
2. 控制涂鸦(2-2.5岁):孩子会重复画出上下方向的无规则的线条。重复动作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不断地画线条将增强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控制感。
3. 圆形涂鸦(2.5-3岁):在这一阶段,画圆需要更多的运动能力和更复杂的动作,所以宝宝对动作将表现出更高的控制能力。
4. 命名涂鸦(3—3.5岁):孩子把动作与想象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向形象思维,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开始表达自己在画什么。有些孩子的涂鸦期较长,可能延续到5岁,都是正常的。
原来,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仍然处于涂鸦的1、2阶段,因此画出的作品在成人看来就像是无意义的乱涂乱画。
但如果你肯耐心观察,就会发现前几个月孩子还只会画一些线条,现在已经能画出首尾相接的各种形状了!
每个阶段不同的涂鸦表现都意味着孩子不同的能力在得到提升,作为父母,要正确看待涂鸦行为,千万不要一味阻止,保护孩子的涂鸦兴趣,就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涂鸦能带来哪些好处
一.促进大脑发育和手眼协调在刚刚提到的涂鸦的几个阶段中,孩子从一开始的无意识涂鸦,到慢慢意识到自己在画线条、画各种形状,手和眼的配合越来越好。
再接下来,他能根据自己的记忆去选择要画的对象,然后用大脑指导手去画,再用眼睛判断画出形状的是否合心意。
整个过程逐渐复杂,这意味着孩子的脑力和感官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锻炼观察能力和记忆力黄磊在排练话剧《暗恋桃花源》时,经常带着多多去现场,于是多多几乎能记住每个演员的造型、服饰、特征等等,回到家后,多多就会把看到的场景用画笔记录下来,每一个人物都各有特色,毫不重复。
因为孩子的绘画内容,是对现实记忆的一种恢复,为了更好的展现出自己心中想画的东西,孩子会细致地观察绘画对象的特征,并且记在脑海中。
我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和我玩“考验记忆”的游戏,比如我问:“我们刚刚在路上看到的花花是什么颜色呀?”女儿就会拿画笔把看到的花花画出来。
然后,轮到女儿问我“我们看到的小猫咪是什么样子呀?”我也拿笔画下来。
为了“考倒我”,她第二天就会更仔细地观察沿途风景,观察的次数越多,记忆也就越牢固。
三.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之前,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是一群高校毕业的父母,来做小朋友的暑假作业,结果,竟然没有一个人及格。
看到答案,大人们纷纷讶异:“完全想不到!”
成年人往往难以理解孩子的世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理性思维去给出判断。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太阳可以是方形的,草地可以是蓝色的,一切都充满童趣,而涂鸦能够很好的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孙俪曾在微博上说:“从前我试图想要阻止他们的时候邓先生会阻止我,说别影响他们的创作,墙纸可以换,可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想想也对,所以我们家现在多了很多限量款涂鸦家具。“
是的,墙纸可以再换,墙壁可以再刷,想象力和灵感却是无价之宝。
四.增强自我表达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他们会通过涂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看法,这是孩子展现内心世界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喜欢画画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
王菲的女儿李嫣,是个特立独行的星二代,走秀、做直播、拍视频等等,非常善于表现自己。
同时,她也是个爱画画的孩子,在6岁时就举办了第一次画展,李亚鹏说:“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女儿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和我沟通。“
涂鸦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能够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因此,也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座桥梁。
一些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的东西,孩子会用画画来表示。
我曾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自己某天无意看见女儿的图画本,竟然发现这样一幅画:
画纸被分为两部分,左边是蓝天白云和小鸟,还有幸福的一家三口手牵着手,右边则是乌云密布,一个小女孩在独自哭泣,看起来很落寞。
她觉得非常愧疚,因为自己和丈夫忙于工作,几次说好带女儿去游乐园,结果都没能去成,最后只好买了新玩具给女儿补偿。
看到这幅画她才明白,这样的“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真正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
所以,试着多去看看孩子的涂鸦吧,读懂涂鸦背后想要表达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给予他相应的支持。
家长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涂鸦行为
一.给孩子一块涂鸦空间与其在孩子四处乱画时围追堵截,不如干脆开辟一块专属的涂鸦空间,让孩子在这个小天地里任意挥洒灵感。
比如可以在儿童房里空出一面墙,贴上涂鸦纸,刷上涂鸦漆,或者买一块黑板,准备好画具,允许孩子随心所欲的创作。
但同时,也要和孩子“约法三章”,约定好只能在这个区域里涂鸦,如果超出了范围,在其他家具、墙壁上画了画,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样不仅家长省心省力,也能给孩子一个创作的空间,让他玩得心满意足。
二.带领孩子去观察生活孩子的涂鸦灵感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因此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比如动物园、植物园等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素材。
并且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描述,比如去动物园看见长颈鹿,让孩子试着描述长颈鹿的特征:脖子很长,身上有斑点等等。
在回到家之后,帮孩子一起回忆这些特征,然后用画笔展现出来,慢慢地,孩子会更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
陆毅曾在微博上晒出两个女儿的画作,人物、动物都惟妙惟肖,网友纷纷讶异于小朋友对颜色、线条、构图的把控,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观察的足够仔细。
有时候家长不妨参与进孩子的涂鸦过程,重拾童真,和孩子一起创作,这样不仅能拉近与孩子的关系,还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亲子回忆。
孙俪说,没有工作的时候,她就会陪着孩子一起玩颜料,一起画画:
还有一位来自法国的爸爸,喜欢和两个儿子一起创造作品,将孩子的想象力和父亲的绘画功底进行结合,然后便出现了这本珍贵的画册:
无论孩子的画作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都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评价,天马行空的作品正是想象力的最好体现。
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创意,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给予孩子真诚、具体的赞扬,鼓励他们更积极的尝试新的作品。
五.帮孩子选择安全无毒的画具、涂料有些孩子喜欢把画笔、画具咬着玩,或者用刚摸完颜料的手去抓食物,这些都会造成误食。
因此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无毒的画具、涂料,同时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不可以放到嘴里,画画之后要立刻洗手等等,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创作。
面对孩子的涂鸦,需要注意哪些误区
一.不要明令禁止或者责骂孩子有一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名叫露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了礼品盒上“OPEN”的第 一个字母“O”。她的妈妈感到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露丝告诉妈妈说,是幼儿园的薇拉小姐教的。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立即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说该幼儿园剥夺了露丝的想象力。
因为女儿本可以把“O”说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等等各种各样圆形的东西,然而在幼儿园教她认识“O“之后,露丝便失去了这种想象力。
三个月后,此案的结果是——该幼儿园败诉。
金星曾经说:“艺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是在培养孩子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孩子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美好,生命的可贵,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他们的生命,成就他们的人生。”
所以,家长要保护孩子对涂鸦的热情,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不要让孩子认为涂鸦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毕竟墙壁脏了可以刷,孩子的想象力一旦扼杀就不再回来。
二.别过分要求孩子画的像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涂鸦画的四不像,会直接指出来。还有些性子急的家长,看孩子半天还画不好一辆小汽车,干脆手把手地教孩子画。
然而,在大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图案,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复杂的。孩子看见爸爸妈妈这么轻易就画好了,就会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可能会丧失了绘画的兴趣。
处于涂鸦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还比较小,掌握绘画技巧并不是这个阶段的任务,家长不要过度干预、指导,也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有高要求。
最后,小七老师想引用毕加索的一句名言: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
尽情鼓励孩子涂鸦吧,保护他的想象力,就是在帮他创造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关系,小七老师一直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解决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