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家长都应该把孩子培养成善良、懂事的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家长得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人、事、物,告诉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如果只注重孩子的感受,却不客观看待孩子的行为,孩子就有可能会养成不良的性格或是行为习惯,家长用错了教育方式就等于是在坑害孩子。
杨女士有一个5岁的孩子,她一直觉得孩子的性格比成绩更重要,善良品质太可贵了。这天杨女士和女儿在公交车上看到的一幕让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公交车上的人不是很多,一对母女拿着一个笼子上了车,笼子里是一只小仓鼠,杨女士的女儿看到后都特别喜欢,结果这个只有5岁大的小女孩坐下以后,把仓鼠抓了出来,抓着仓鼠的脚来回摇晃,仓鼠惨遭“虐待”,车上的乘客纷纷咋舌,但没人说话。
最后一个急刹车,小女孩把仓鼠扔了出去,乘客吓得纷纷惊叫躲避,孩子也因为找不到仓鼠而大叫,而孩子妈妈却只顾着哄女儿,并没有在意其他乘客的惊叫,还和孩子说“死了妈妈再给你买!”杨女士的女儿看着地上的仓鼠很心疼,连说太可怜了。
漠视生命的孩子小时候残害的是小动物,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孩子的冷漠、残忍都是不负责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家长应该认清自己身上的责任,对孩子予以正确的教育。
★让孩子善待他人。
孩子小时候会比较自私,他们可能很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容易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家长不能纵容这种情况发生,应该教育孩子善待他人,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人,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外貌、举止而歧视别人。
★让孩子善待动物。
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善待动物,动物是有灵性的,不管是猫狗还是仓鼠都值得保护,既然选择养小动物,就要负起责任,不能随意虐待小动物。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耐心、爱心以及责任感。
★让孩子善待自己。
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可能会在无意间伤害到自己,或者做出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家长必须要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善待自己。孩子学会自爱以后,他们也会学会爱护身边的人和物。
家长要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要认识到品质比其它成绩都重要,孩子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要善待人、事、物,孩子应该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珍贵,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成为善良、诚恳、受欢迎的人。
您觉得哪种品质最为重要呢?您会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吗?
------------------------------
青青专注于育儿经验的干货分享和观点碰撞,关注【陈青青说育儿】,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帮您解决在带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让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期待您收藏、转发和评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