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后,虽然妈妈想时刻和孩子黏在一起,但是妈妈总要和孩子分离,外出,上班。但是孩子都是很依赖妈妈的,每次看到妈妈要离开自己了,孩子都会变得不讲理起来,撒泼打滚,哭闹不止,让妈妈很是头疼和无奈。所有妈妈都知道应该跟宝宝告别,但我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告别方式,也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做到每次离开前都跟孩子正式告别。
通常的实际情景是这样的:
家庭小剧场:妈妈要去上班了,孩子抱着妈妈的腿哭哭闹闹不想跟妈妈分开,妈妈看着孩子可怜的小脸蛋,开始跟孩子滔滔不绝的讲各种道理,“宝宝乖,妈妈要去上班啊,不上班就没有钱买玩具、买衣服、买好吃的给宝宝啊,宝宝不哭啊…乖,不哭,不哭,没事,没事的,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一上完班就回来…吧啦吧啦…” 脸上的表情比孩子还担忧不舍,明明走了出去,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忍不住回头抱着孩子一顿亲加哄。有些妈妈甚至自己还忍不住掉眼泪。到了不走不行的时候爷爷奶奶再“狠心地”从妈妈手上把孩子抢过来,少不了一顿拉拉扯扯。然后好好的告别就发展成了生离死别,爷爷奶奶成了迫害母子分离的“坏人”。同样的情景在幼儿园可能演得更激烈。
所以,我还是打算认真介绍一下何为正式告别。在介绍正确方式前,我们先说为什么妈妈(监护人)一定要在出门前跟宝宝正式告别。有妈妈会说,我发现如果我提前告诉孩子我要出去了,孩子通常会哭哭闹闹不肯放手,我偷偷的走孩子反而不会哭。所以在这里我要先纠正一个概念,孩子刚开始在跟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分开的时候哭闹这根本就是正常的表现。
这说明孩子跟妈妈(监护人)建立了正常的依恋关系。反倒是如果孩子对于你的离开不闻不问,你回来也没有任何的开心表现,那才值得你反思。经常性的不告而别,会让孩子误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妈妈不要我了”。在妈妈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孩子的内心会非常的纠结、惶恐、不安,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感受,但是往往因为孩子太小,所以他们表达不出来,没有表达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存在,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是极大的破坏。以后有机会我再开一篇详细介绍亲子间不同的依恋关系对于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的影响。
孩子在生命的早期,最应该被满足的就是对安全感的需要,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表现得时刻要紧紧粘着大人,无法单独参加并享受游戏,甚至大脑都要在满足了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开始正常思考,通俗的讲就是安全感差的孩子还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在宝宝“客体恒存”的概念没有完全形成之前,不建议妈妈跟宝宝分开时间超过24小时。皮亚杰认为宝宝需要到18-24个月左右才能形成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概念。
“客体恒存”的概念用在这里简单解释就是说,宝宝知道妈妈离开了还会回来并不是永久消失了。所以在这之前能全职陪伴当然更好,如果不行妈妈偶尔跟宝宝适当的分开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记得跟孩子正式的告别。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告别方式呢?现在我们再次进入小剧场演练一下:
通常我如果第二天要出门,前一天的晚上睡前我都会认真的跟末末说一声。我从来不认为孩子听不懂。有的时候我会在睡着后的那5分钟对孩子说:“末末,妈妈明天需要出去工作,阿姨和外婆会陪你玩,她们都很爱你,你很安全的,妈妈爱你。”
第二天出门了,我会先给他一个拥抱加亲吻,告诉他我很爱他,然后很淡定的对末末说:“妈妈出去了,拜拜,妈妈爱你~在家玩得开心哦。”接着转身出门,我确定留给了末末一个坚定的、美美的背影。有的时候他会哭一下,有的时候不会。不管怎样,坚定的离开,这是对孩子能力的信任。
回到家后我会马上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和拥抱,“哇,妈妈回来啦。今天在家玩得开心吗?”这个时候他都会很开心的抱着我拍拍,一般都会要我陪一会儿,那我就什么也不做,就专注的陪他玩一会儿,他觉得满足了就会自己跑开找自己的乐趣去了。
好,让我们一起再来梳理一下正式告别的几个要素:
Step1、一定要提前告知。特别是对于规律性比较高的孩子,从一个规律去到另一个规律对他们来说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提前告知接下来或者第二天的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他们的焦虑。
Step2、告别的语言要简单明了。一般就说你去干什么,大一些的孩子就要告知你会在什么时候回来。这里注意,如果你告诉了孩子什么时候回来那就尽量要履行你的承诺,否则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要失去对最爱的人的信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即使有临时情况也要提前电话回来告知,或者回来后对孩子道歉,并且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况。
Step3、告别完后坚定的离开。这样不会造成宝宝的混乱,让他不知道你到底想怎么样,要知道他哪怕是哭也是正常的。我们很多时候养育孩子的一个误区就是:孩子哭了就糟糕了,要想办法让他们停止哭泣。其实哭是放松情绪的一种方式,允许孩子哭才能帮助情绪更好的流出身体,有机会我们再单独讲讲情绪。
Step4、回家后放下所有的事情先陪伴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比全天24小时守候对孩子更有意义,通常我建议回来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笑脸和拥抱,比反复问他想不想你更有意义。因为这一刻你已经回来了,那就让我们的身体和心都回到这一刻,做这一刻该做的事情。而陪伴就是这一刻该做的事情,这也是对孩子的信任,因为你知道过去的那一刻他也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需要。
提醒家长:我介绍的分离方式适用于正常状况下的常规建立。注意如果孩子某个阶段突然特别害怕跟你分离,家长们就需要细心观察,是不是有其他孩子害怕的事情导致他们情绪波动这么大。如果孩子有过分离伤害的,要先处理伤害,才能过渡到这个步骤。另外,并不是每次的分开都要这样来一次,难不成你去个厕所也要这样来一次吗,冷静...没那么夸张。
再介绍几个经典的游戏,帮助孩子建立“客体恒存”的概念,让分离变得更简单。
1、经典的躲猫猫
首先是低版本的“peek-a-boo”,针对1岁前小宝宝的玩法,用手或者其他物品(注意不要影响宝宝的呼吸)遮盖住宝宝的眼睛,然后伴随着声音再打开双手,另一个大人坐在他的前面每次拿开手时都给宝宝展示一个不同的面部表情。
高版本的就是“hide-and-seek”,妈妈藏,宝宝找;宝宝藏,妈妈找。这个游戏我跟我儿子一天玩几十次都不会腻。重点不是藏得多隐蔽,要是顽皮的爸妈藏到孩子找不到,那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了,换来的极有可能是宝宝的大哭。享受的是孩子每次找到你,得到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欢呼时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孩子就建立了一个概念,妈妈看不见了,但是我可以自己想办法找到妈妈,任何时候妈妈都在,我只需要等待或者自己去找到妈妈。
2、什么不见了
刚开始只是把宝宝面前的物品用其他东西盖起来,让孩子发现东西不见了,从盖一半开始到盖全部。等他有了找了意识,就可以尝试着把物品拿开让他找。我记得我在6个月的时候跟我家末末玩“猴子不见了”的游戏,就是用一个废旧纸盒子,在下面戳了一个洞洞,把猴子绑在筷子上面从洞洞里面探出头来说声你好,然后再说拜拜再把小猴子拉进纸盒子里面。重重复复就这一个动作,每次他都会咯咯笑个不停。
3、过家家
“过家家”绝对是帮助孩子发展其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最佳游戏。跟孩子一起扮演妈妈出门了的场景,轮流让孩子扮演宝宝和妈妈的角色,让他们学会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体会他人的感受,再一起享受重逢的喜悦,当分开变成游戏的时候孩子就更加愿意接受了。
最后,套用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对他儿子说的话,“孩子,妈妈希望可以给你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不是因为能一辈子都让你开心快乐,而是希望你长大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打击,心中始终能够有一片阳光支撑着你充满信心的走下去。” 期望我们的父母能在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尽可能的陪伴吧,因为没有如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