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一则新闻,孩子撞了人不道歉,爸爸逼她道歉,孩子在超市哇哇大哭十几分钟。看下面的网民纷纷评论爸爸的教育方式对。
爸爸的做法对吗?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那位爸爸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对于爸爸来说,是有实际好处的,如果他不推出孩子,他必然会面临:“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的责难,把孩子推出去,就不会有责难了,被撞人会觉得“这个爸爸很明白事理,是孩子不懂事“。这位父亲用推出孩子的方式,告诉孩子也告诉众人:”我是好的,孩子是坏的,我们不是一体的。“
再说说孩子的感受:
孩子被推出去的那一刻,是非常害怕、紧张、窘迫又孤立无援的,她一个孩子要面对爸爸的”抛弃+孤立“,众人的鄙夷和不屑,而这一切,全部让一个孩子来承受。
那有人会说:她认错不就完了吗?
孩子有安全感了,才有力量去道歉你想让孩子道歉,首先孩子得有道歉的力量。道歉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承担"我错了,被对方责难”的后果。所有需要承担后果的事,都需要一些力量,而这个力量,必须来自于孩子内心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来自哪里?父母无条件的爱!
可她没有这个勇气啊。类似的事情肯定已经多次上演,在小女孩的心里,犯错=被抛弃+被指责。
那又有人会问:那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这位父亲跟被撞的人道个歉:”对不起啊,孩子撞到你了,撞得要不要紧?撞疼你了吧?“ 面对这样的道歉,一般人也就没事了,个别有不依不饶的,继续道个歉就行了。
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爸爸是自己坚强的后盾,而且爸爸的身教也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影子,慢慢的,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举个例子:一个老师孩子被几个调皮同学辱骂妈妈,孩子急了,扑上去打,可是身单力薄的他很快被其他几个男生压倒,红了眼的男孩拿起一块砖头打在了一个男孩的头上,鲜血瞬时流下来了,有经过的老师大喊:“**,你把砖头放下”,可那个孩子已经打红了眼,拿着砖头就不放,发出野兽般的嚎叫,红着眼瞪着所有的人,班主任急忙跑过来,无视孩子的砖头,一把把他拉过来,焦急地问:“**,你没有受伤吧?”孩子扔掉砖头,扑倒在班主任的怀里嚎啕大哭。
大家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别的老师喊打人的孩子放下砖头他不听,班主任一句话,孩子就缴械投降了?因为班主任是拿他当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肇事者,他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受伤,而不是你这个肇事者拿着砖头伤了别人怎么办,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看,班主任是爱自己的人。
当一个人感觉周围都是敌意的时候,一般人能做的,是武装自己不让自己受伤害,就如同那个不道歉的孩子一样,哇哇哭着敌意地看着周围的世界,只有觉得安全且内心有力量的时候,人才能有道歉的力量。
对孩子的影响,父母怎么做远大于怎么说。如果一个成年人肯承担错误,有同理心,孩子有样学样,自然不会出现新闻中的模样。一个大人害怕承担错误,没有同理心,那么孩子出现新文章的模样就不足为奇了。
愿父母能放下焦虑与控制,使孩子包围在爱和自由之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