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平日里,你可能会喜欢这样聪明懂事的孩子: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没等父母吩咐,只一个眼神孩子就心领神会了,马上礼貌地问好,招呼他们喝水。大人讲话的时候,孩子也安安静静呆在一边,在被问到期末成绩时,立刻回答道:“年纪第一。”有这样优秀的孩子,父母肯定骄傲得很。
相反,你可能觉得这样调皮捣蛋的孩子很难教:
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踢球,踢破了邻居家的窗户还拒不认错。孩子带着一身泥回家,还蹭到沙发上,妈妈看到之后脸都黑了,而孩子还浑然不觉,手都没洗就想抓起苹果吃,妈妈急忙打掉孩子的手,大吼道:“你先给我去洗手。”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能有一个聪明伶俐,又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似乎很会看大人眼色行事,说是太聪明懂事,其实他们可能对父母多多少少有畏惧心理,并且担心自己做不好的话父母就会不高兴。
看父母眼色久了,孩子的性格虽然变得温顺、处事得体,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但是也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失去了自我和个性。
而那些不会看父母眼色的孩子,常常是不怕父母的孩子,虽然难管教一些, 但是也个性十足,更富有活力和创造力。
相必很多人都对《爸爸去哪儿5》中陈小春与儿子jasper印象深刻,一个是颇有威严的“山鸡哥”,一个是软萌小可爱。
在做任务时,jasper拿着村长给的扩音器玩得正开心,却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了爸爸一大截,陈小春看到儿子只顾着玩,便大吼一声:“快点!”jasper看着爸爸黑着脸,但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灵机一动,拿起扩音器也冲陈小春大喊:“你能不生气了吗?”听到这,陈小春愣了一下,立刻缓和了语气,对儿子道歉。
在后来的采访中,陈小春谈到这件事,感觉很惊喜,他说自己没想过儿子会这样跟他说话,简直给他上了一堂情绪管理课。
小孩子自有他们各种天真奇妙的想法,可以在他们犯错时适当引导,但不可通过“威胁”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你言听计从,孩子看父母眼色行事背后是个性和自我的束缚。
№1.看大人眼色行事的孩子,可能是产生了畏惧心理。经常看大人脸色行事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受到了父母的“威胁”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
这种畏惧心理大多数时候害怕的是做错事情之后的后果,并不是害怕父母。如果不去写作业,那么晚上就要面壁;如果单词没有背下来,就要被罚抄。诸如此类的惩罚,确实能够督促孩子学习,但是如果惩罚过度,孩子就会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也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孩子的发展,在处理事情上会多次考虑后果,变得犹豫不决。
产生畏惧心理的孩子不仅只会看家长的脸色,还会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我们一向提倡做自己,但是很多人还是无法真正的做到不惧外人的脸色行事。这一点就有可能与父母的教育有着不小的关联,看父母脸色行事的孩子,会十分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甚至是妄自揣测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样的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压力。
这样看来,看大人眼色行事的孩子,确实不能算是一个好现象,其实,这种行事准则会对孩子的心智发育乃至脾性的养成,造成不小的影响。那么,这种心理会对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2.看大人眼色行事的孩子,做事没主见,丧失了自我。卢梭说过:“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地服从人;同时在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有他的自由。”
经常性的看家长眼色行事,孩子就会丧失自我处理的能力。
人是一种可以处理复杂事情的生物,人的智慧在于处理各种难题的时候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孩子只会看家长的脸色行事,那么孩子独立思考并且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肯定不高,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现行的,“十分正确”的,会让爸爸妈妈开心的行事准则。
经常看家长眼色行事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在出现问题矛盾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有了一套处理的办法,可能孩子的办法不足以处理这些矛盾,或者对这些矛盾处理不当,但是,这毕竟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感觉合适的方法,如果家长朋友强行推翻孩子的解决方案,让孩子使用自己的方法。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为自己想的,全被家长否定了。这也是很多人做事畏手畏脚,或者是直言自己做不了的原因之一。
看家长眼色行事,实际上就是抹杀了孩子自我思考的权利。
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就是填鸭式教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出彩的作为。
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道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都理解了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了,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才能培养好孩子的自主意识呢?
№3.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呢?首先第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一些小事,就大胆的放给孩子做,只要孩子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就不要过于苛责。人都是在各种经历之中成长的。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也是人的一生之中宝贵的财富。
父母要和孩子好好沟通,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养成自我意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永远是陪伴者,或者是指路人。对于孩子的难处,家长应该尽心帮助,对于孩子的选择,也尽量不要过多干涉。而完成这些事情的基础,就是家长与孩子合理的沟通。
多让孩子自己考虑,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多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研究对策,更能培养孩子的能力,这对孩子自我能力的养成帮助极大,家长朋友们都应该尽力做到这一点。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立的人格。乖巧懂事不等同于听家长的话,听家长的话自然也不一定是乖巧懂事。孩子的自我思考,远比顺从家长要重要的多,家长眼中的乖巧懂事,可能会成为孩子思想上的“枷锁”!
您家的孩子懂事吗?对于培养孩子自我意识,您又有哪些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我是妈咪有方,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教子也可以很轻松。
妈咪育儿有良方,关注我了解育儿小知识,互动留言不要停,轻松带娃不费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