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开心爸爸在知乎上面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家有孩子,最让爸爸妈妈们发愁的是什么?
下面一个“每天都是在收拾玩具中不断循环”的回答,得到了很多爸爸妈妈们的共鸣。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有过无奈给孩子收拾玩具的经历。
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玩具,以及孩子不断买买买的需求,爸爸妈妈们只能是不停的付款不停的买。一个不小心家里面的玩具就能堆成山,几个超级大的收纳箱都快放不下了。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让爸爸妈妈们更愁的事情在后面呢。
孩子每次玩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所有玩具都扔出来,扔得满地都是。从这一堆乱麻般的玩具中找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然后扔下这个满地狼藉,和被小偷翻过没什么两样的犯罪现场,拍拍屁股就跑了。
对于很多妈妈们来说,帮助孩子收拾玩具,真的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所以针对孩子动不动就把玩具扔一地的情况,不同的妈妈们有了两种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妈妈选择把家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开心爸爸就认识这样的一位妈妈,家里面收拾的那是一尘不染,就连孩子的玩具也是规规整整的放在该在的地方,所有的物品都显得井井有条。我们什么时候去她们家,都是窗明几净,几乎不敢下脚的那种感觉。
第二种妈妈们选择让孩子自己摆放玩具。
第二种妈妈就不像第一种妈妈了,家里面也是正常收拾,走进去就是很普通的景象。孩子的玩具扔的满地都是,坐在沙发上都能不小心翻出一个小汽车来。进了孩子的玩具房,更是凌乱到无法下脚了。
哪种家庭孩子会更喜欢呢?是整洁的呢还是杂乱无章的呢?
今天开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孩子玩具收拾的那些事情。可能最后的结论和妈妈们想的很不一样哦!
收不收拾玩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满地都是玩具的场合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场合,对孩子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
破窗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小区院里面停着一辆车,大家每天都是熟视无睹的从这辆车前面走过。突然有一天,这辆车的玻璃不知道被谁敲了一个洞,接着第二天,那扇玻璃全被砸开了。慢慢的,那辆车的玻璃杯全部砸破了,甚至连汽车轮胎都被人卸掉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破窗效应。一扇完好的窗户,是没有人选择去打破的。而一扇有一个洞的窗户,很快就会被破坏的更加厉害。这个心理学效应放在孩子玩具的收拾这件事情上,依旧适用。
如果玩具每天都是收拾的整整齐齐,该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的话,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就像是展览馆陈列的物品一样的玩具,就相当于一扇完好的窗户。在“破窗效应”的心理影响下,孩子们更多的是选择视而不见,不去打破这份完好。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所以,那些被收拾的很好的玩具,孩子下次再去碰的概率,实际上是很低的。
而如果是乱丢的玩具,给孩子的心理影响就完全不一样了。随处可见的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像是面对着一扇已经有了一个洞的窗户,他们很有兴趣也很乐意去继续把这个洞弄得更大一些。体现在玩具上,就是会对现有的玩具,不停的把玩。
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喜欢一个满是玩具环境的。
玩具乱扔是创造力的前提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项研究:一个人的桌子如果每天都是收拾的整整齐齐,书籍摆放整齐,笔排放有序的话,除了说明这个人爱干净,还能说明这个人缺乏创造力。并且例举了一大堆的名人事例。比如毕加索的书桌,简直不能用一个混乱来形容了。爱因斯坦的书桌也是一样,乱到令人发指。但就是在这种混乱的书桌上,他们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按理说,一个干净的环境才能让人心情愉快,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上。但为什么那么多的名人的发明研究都是从混乱的环境中开始的呢?
国外有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当一个人处在很干净,什么东西都摆放的井井有条的环境中时,大脑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活动的状态下的,毕竟摆放有序代表着东西都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人人皆知的规律,根本用不着大脑去费力的思考。大脑一旦松懈下来了,创造力就没有了。
而在一个杂乱的环境中就不一样了,这里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掘。比如坐在沙发上,会从沙发垫下面跑出一个小汽车;睡觉的时候,会有一个变形金刚“提前”躺在被子里面;醒来一睁眼,一个洋娃娃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些情况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对玩具本身,以及对环境都会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本不用爸爸妈妈催促,自己就自觉主动的去玩玩具,和探索环境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每一个不合常理但却真实存在的场景,都为孩子的大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推开了这个门,代表的是更多更强的创造力。
收拾玩具,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这几种意识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明白了,对孩子来说,收拾玩具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觉得玩具要收拾的干干净净,至少也应该达到“从哪里拿过来的就要放回到哪里去”的标准,实际上这样做,正是帮助孩子把破窗修好了,既打击了孩子玩玩具的乐趣,又人为的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真的是得不偿失。
那么,还该不该让孩子收拾玩具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让孩子收拾玩具这件事,目的并不是在于让孩子真的像成年人一样,把东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更多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这几个方面的意识。这才算是让孩子收拾玩具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玩具乱可以但并不代表可以不卫生的意识
很多爸爸妈妈们看到开心爸爸上面的讲述,可能觉得既然一个乱糟糟的环境,对孩子最好,那干脆自己就不收拾玩具了,原来是什么样的,还就是什么样的,省了自己很长的时间。但是玩具乱放和不卫生是两码事。
我们说的玩具乱放,更多的是指把玩具放在沙发上、床上这些原本就比较干净的地方。就算是看上去乱一些,但却是比较干净的。把玩具扔在上面,也不会变得多脏;而如果是把玩具随地乱扔,或者是厨房卫生间都扔的话,这就是不卫生的行为了。本身地面就没有床上面干净,如果一直都是把玩具扔在地上的话,玩具也会沾染上很多的细菌,通过孩子的手,最终进入到身体里面。
所以,对于孩子玩具的乱,爸爸妈妈们还是应该有一定原则的。
分类的意识
收拾玩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
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拥有分类归类的想法了,比如他们会把同样的小汽车放在同一个地方,把变形金刚都扔在沙发上等。当然也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实际上这只是说法的不一样,本质上都是孩子已经有了分类意识的雏形。
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更多的是依赖自己的本能去做分类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我愿意这样做”。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分类意识更加清晰,更加准备,更加合理呢?
这就需要爸爸妈妈的引导了,特别是在收拾玩具时的引导。
比如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收拾玩具,拿着小汽车的时候,就可以问问孩子,宝宝知道汽车是在那里行驶的吗?如果没有油了汽车要去哪里加油呢?最后开车的人要把小汽车停在哪里呢?这些问题看上去比较简单,实际上正是引导孩子一步步的来清晰对分类的理解。
汽车在哪里行驶,这是一种分类的方法,把所有的小汽车都放在公路上;汽车要去哪里加油,这是另外的一种分类方式,那就是把小汽车都停在加油站;而最后一个问题,是代表着另外一种的分类思路,把汽车停在停车场。三个问题代表着三种思路,对于孩子确认分类的意识,以及开拓思维,都是很有效果的。
整理的顺序意识
另外,收拾玩具这件事情,还能够培养孩子整理的顺序意识。
开心爸爸这里说的顺序意识更多的是一些能够应用在别的方面的意识。比如从自己眼前的开始收拾;比如把玩具放起来的时候,大的可以放在中间小的可以放在四边;比如按照区域来收拾,把自己眼前的都收拾完了再去收拾别的地方......
这些意识其实对孩子以后也是很有帮助的。
收拾玩具这件事情看上很小,实际上培养到的意识却很多。像分类意识和顺序意识对于孩子日后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意识。提前有了这种意识的萌芽,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是可以做的很好的。
这样教育,孩子更喜欢收拾玩具当然,孩子的玩具就算是乱,也是需要有一定条理的,不能真的就像是被小偷光顾过一样,毫无秩序可言。所以适当的培养孩子收拾玩具的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培养孩子收拾玩具这个习惯上,很多爸爸妈妈都犯过程度不一的错误。比如“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去”“收拾不完不允许吃饭也不允许睡觉”“你要是不收拾,我就帮你把玩具全扔了!”......
实际上这些教育方式的效果都很一般,不是没有给孩子一个更加清晰明了,容易实现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对收拾玩具这件事情更加恐惧了。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去要求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把收拾玩具这件事情,分解成孩子立刻就能上手的行为
对于不同月龄的孩子,他们能够理解并且做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1岁的孩子,可以把一些玩具扔回到收纳箱;而2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把玩具适当的放好一些了。所以说,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收拾玩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而且收拾玩具根本不是简简单单收拾两个字就能概括了的,它还包括把玩具捡起来,把玩具放到收纳箱里面,把玩具摆放好,盖上收纳箱的盖子等步骤。所以说直接对这孩子说一句“赶快去收拾玩具”,往往孩子会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是去捡起那些玩具呢,还是把玩具扔回到收纳箱呢?产生了疑惑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在收拾玩具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们还是应该主动的帮助孩子分解动作,给孩子一个更加明确的,听到立刻就能上手去做的指令。这样的收拾玩具,才更加有效一些。
找一个合适的收纳箱
把玩具收拾到哪里也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
以前开心有一套磁力片加磁力球,再加上杂七杂八配件的玩具,这些玩具被鼓鼓囊囊的塞在一个比较小的手提箱子中。开心很喜欢玩这套玩具,每天回来就乐此不疲的打开,找出磁力片和磁力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各种各样的尝试。
但是玩过后的收拾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这种玩具很零碎,收拾的时候难免会丢三落四的,如果少上一两个,时间一长就没办法拼好了。;另外一方面呢,这个玩具收拾的时候需要把磁力片和磁力球分开存放,收拾起来往往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很长的时间。别说开心了,开心爸爸自己都不想好好的收拾。
最后呢,开心爸爸买了一个更大的收纳箱,就算是磁力片和磁力球组合在一起,也是能够不用拆开直接扔到收纳箱里面的。这样一来,开心自己都能很快的把玩具收拾好了。
对于别的玩具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有一个很大,孩子们不用考虑把玩具摆到合适的姿势就能随意扔进去的话,他们自己收拾玩具的接受程度,也会高很多。
对孩子的进步,不吝惜鼓励
最后就是对孩子进步的鼓励了。
就像是很多好习惯的养成一样,收拾玩具最终的固化,还是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正向激励。当孩子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把玩具收起来以后,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爸爸妈妈更应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肯定,“你能把玩具都收拾起来,妈妈很开心”或者是更加具体一些的,“你这几个玩具收拾的很不错”。或者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这种鼓励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在这种语言的鼓励下,下意识的重复被爸爸妈妈专门表扬的行为,进而把收拾玩具这件事情做的更精更好。
最后所以看到这里,您应该对该不该让孩子收拾玩具,以及孩子不收拾玩具就是没出息这些问题有了答案了吧?
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更喜欢一个比较混乱的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更多的创造能力。而爸爸妈妈呢,更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趋势,在维护了孩子各种能力的前提下,让孩子变得更好,更乐意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收拾玩具。
最后,对于满地的玩具,您是如何做的呢?留言一起来说说吧!
最后,对于满地的玩具,您是如何做的呢?留言一起来说说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