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安全感”可能是每个妈妈都会面对的一个词语,听起来很神秘又很日常,很多妈妈都会为宝宝的安全感而焦虑。
敏感的妈妈甚至觉得孩子哭了几声就会安全感缺失,还有某些书(没错,就是那本擅长包装自己的亲密育儿以及各种极端母乳教)也将一些具体行为与安全感挂上钩,比如母乳喂养、抱哄、背巾、同床睡、顺产等,这其实是非常浮于表面的一种认识。
之前一妈有一篇文章已经提到关于安全感的误区:宝宝一哭就抱,我错了吗?
这一篇里关于安全感的误区,再贴到这里给妈妈们复习一下:
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天天嘴上挂着“我爱你”,孩子哭了不管孩子是否饿了或者吃撑了只会用喂奶来解决,睡觉非要和孩子一起睡而不管自己是否打扰到孩子休息,24小时监控孩子不给孩子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孩子不哭就是好孩子,孩子一哭就证明自己不合格。
但是你问她:孩子为啥哭呀?孩子当下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你是怎么计划的?你的家庭氛围如何?你和你老公的关系怎么样?你自己休息好了吗?
她的回答是:“孩子只需要你给他全部的爱,不要让他哭,他就会有安全感!作为妈妈就是要100%全天候迎合孩子”这样的言论。
这不就是“用爱发电”的毒鸡汤吗?
把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形式(比如顺产与否、母乳与否、喂奶与否、抱与不抱、同床与否等等)与安全感挂上钩,却不去引发你关注思考孩子当下真实想法、尊重孩子真实需求、理性冷静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言论,都是恐吓你的毒鸡汤!
毒鸡汤的逻辑套路无非如此:
你那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瓶喂、奶粉)会让孩子安全感缺失!
你必须这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母乳亲喂)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不用去思考、不用去犹豫!相信你的第六感!把你全部的爱给孩子!忽略你个人的感受!你如果考虑你个人的感受,你就是一个自私、不合格的妈妈!
以这样的言论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你和你的孩子进行绑架,通过恐吓威胁,来阻止你思考,在这样的言论下浸淫的妈妈,只会疲惫不堪,烦躁焦虑,这种情况下你所给孩子的“爱”又值几斤几两呢?
事实上,你的孩子会感知到你的疲惫与焦虑,这种氛围下的孩子才会真正的安全感缺失。
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手中握的沙子,你越想牢牢抓住,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因为你的不加思考与过多干预才会产生更强的不稳定感。
当你冷静下来,把你的孩子真正当作一个人一样尊重,
当你照顾好你自己,把关注点放在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管理上时,
当你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长久的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时,
当你能帮你孩子引导一套良好生活习惯时,
当你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爱,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去爱时,你的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有的妈妈看完上一篇觉得很有道理,也私信追问我“那么安全感到底是如何建立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从心理学原理的角度下深度讨论一下“安全感”,好好把这个让妈妈们焦虑的词一次说个透!
在认识安全感之前,你需要学习一个专业概念: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指婴儿和照料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联结。
依恋关系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婴儿自身的发展特性
二是照料者的洞察力和回应的方式
我们来分别认识一下这两方面:
婴儿自身的发展特性
我们先来看婴儿自身的发展特性,在《婴幼儿及其照料者》里对于婴儿依恋发展路径做出了以下梳理:
前依恋阶段:无区别的反应(出生-3个月)
通过哭闹、抓握、注视来吸引成人注意,以获取成人的照料和安抚。此时的婴儿尚未形成依恋关系,任何人都可以照料他们。
依恋建立期:关注熟悉的人(3-8个月)
婴儿开始对不同人做出不同的反应,此时对于他们熟悉的人,他们会微笑、咿呀学语,而对于陌生人,他会长时间注视,并可能会表现出恐惧与不安。在这个阶段是照料者和婴儿建立信任的开始。
依恋明确期:主动寻求亲密(8-24个月)
婴儿开始出现分离焦虑,他意识到他需要某个人,将照料者视为“安全基地”。从“安全基地”出发探索新环境,在必要时返回“基地”获得情感支持。
互惠关系形成期:伙伴关系行为(24个月以上)
此时孩子开始理解“分离”,他开始更容易接受与照料者的暂时分离,能从容调节自己的情绪,此时语言发展迅速,也帮助他更好的理解接受“分离”。
6个月算是一个分水岭,是婴儿进入依恋关系建立的敏感期。而大多数执行规律作息的父母,到了孩子过了6个月后也会发现,之前的睡眠问题已经渐渐不是问题,与孩子互动、建立信任成了新的关卡。
照料者的洞察力和回应的方式
“安全感”是对依恋关系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我们一般说到的“安全感”,大都是期望孩子可以和他人建立起来“安全型依恋关系”。
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的理论,依恋关系可以分为4类:回避型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矛盾型依恋关系和混乱型依恋关系。
回避型依恋关系
孩子不寻求接近照料者,照料者离开后不难过,照料者回来后,孩子在回避。
安全型依恋关系
孩子把照料者当作安全基地,只要照料者在场,他们就很安心,他们可以独立探索,偶尔回到照料者身边,尽管照料者离开时会有不安,但是只要母亲回来,就回去寻求接触。
矛盾型依恋关系
孩子最开始不会离开照料者,不会去独立探索,在照料者离开前就会有些焦虑,如果照料者离开,他会非常难过,一旦照料者回来,一方面想要接近照料者,另一方面又表现得十分生气。
混乱型依恋关系
当照料者回来后,他可能跑到照料者旁去不看她,或是最初显得平静,后来爆发愤怒地哭泣。
内容来源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
以上依恋关系,是根据1岁上下的孩子的不同表现划分的。
母亲对待新生儿的行为可以预测儿童长大后的依恋关系(Isabella,1988)。在亲密关系中满足快乐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倾向于拥有这种风格,而有着不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往往会有不安全型的孩子。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孩子的安全感时,要知道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并不是形式上的一些具体行为决定,而是与妈妈的情绪紧密关联的。当你是个轻松快乐的妈妈,当你的家庭整体氛围稳定且良好,你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建立安全感。
有的妈妈说“为了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只需要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孩子哭了立马就抱就可以。”
没错,每个人都知道当你长期不关注孩子需求并且不及时回应时,对孩子的依恋关系建立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敏感焦虑、对孩子的需求做出不恰当的过度干预。要知道,安全型依恋婴儿的妈妈会倾向于提供适当水平的回应。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都会使孩子产生非安全依恋。
而适当水平的回应,是建立在对孩子需求准确判断,选择给孩子引导的同时,留给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规律作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它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更加准确地判断孩子的需求,并且保证父母每天的行为规律且一致。
这样的一致性,让宝宝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合理预期,正是宝宝建立对父母信任感最佳的途径。
安全感建立原则
通过对依恋关系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着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宝宝,既可以和照料者很好的互动,也可以独立探索玩耍,对自身情绪也可以很好的梳理。
建立安全感的4个基本原则
1.本着尊重婴儿的态度,在照料婴儿的同时,关注婴儿的回应,放慢节奏与之互动。
2.照料者自身的情绪管理非常重要,所处家庭氛围也很重要。育儿先育己,想要孩子有安全感,先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成轻松愉快有安全感的父母。
3.引导宝宝规律作息,准确判断宝宝的基本需求并及时适量的回应。
4.给孩子独立探索的机会与空间,让宝宝每天都有机会尝试自主入睡、自主进食、自主玩耍。
除了依恋关系,你还需要了解,想要帮儿童挡掉所有的压力是不可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想着如何大包大揽的把所有逆境排除在外,不如想想如何提高孩子的心里复原力。
心里复原力
心里复原力是一种以适应性的方式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心里复原力的儿童,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遇到问题不是回避抱怨,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心里复原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认知发展,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认知水平的玩具,让他独立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制定清晰的计划,作息安排、活动安排等,使之保持一致性、规律性,这样孩子可以预知日常惯例,并在其中感到安全。
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多多看到孩子的发展进步,并表达你的信任与鼓励。
让孩子融入家庭,参加进家庭的活动中,比如与大人共同进食、参与家务、做出简单的决策,让孩子有归属感。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建立健康安全感时,除了重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一定不要忘了引导孩子获得心里复原力。毕竟我们想要的是既有“安全感”又有“独立自主可以解决困境”的宝宝。
参考资料:
[1] 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等.《婴幼儿及其照料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罗伯特 S.费尔德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往期回顾:
宝宝一哭就抱,我错了吗?
抱睡? 奶睡? 夜醒频繁?宝宝睡眠引导,错了吗?为什么不见效果?
戒奶睡、戒抱睡方法深度解析,2种方式供你选择
日夜颠倒、点心奶、边吃边睡怎么办?看这一篇就够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