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就是:父母要做有能力的付出者,为此孩子必须成为无能的索取者。
常见的亲子关系剧情有:
1.为了你好
武志红老师说:没有一个人,能够承受得起“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
著名心理治疗大师弗兰克•卡德勒说过的: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
《小欢喜》里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她对英子所有的一切
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当乔卫东给英子买乐高做礼物被宋倩发现后,她摆弄了起来还跟英子一起玩,但是当英子满心高兴以为妈妈接纳了她的爱好时。妈妈换了一副面孔,勒令她收起乐高去刷题。
这一切都是在为了你好的前提下进行,都是为了稳固父母的权威,塑造父母绝对不会有错形象。
美国畅销书作家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说:爱,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无视别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结果却不好。
但孩子不是傻瓜,英子开始了自己反抗,逃课。等到宋倩发现的时候,英子终于爆发歇斯底里的喊:“讨厌妈妈”。
最终双方只剩下了攻击,没了爱。
2.中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我活着都是为了你,这点小事你都不听我的?
这一剧情就是利用道德资本使对方感到内疚,然后利用内疚来控制对方的经典套路。父母一辈子都陶醉于为孩子付出的道德感中,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却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在爱对方。真实的有爱的关系里没有或者很少有付出。
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将这种行为非常形象的定义为“情感勒索”。
在亲子关系中,无论是威胁还是感动,当父母把付出或要求摆上台面的时候,孩子就已经陷入情感勒索中。
朱雨辰妈妈就喜欢用内疚感控制孩子。当儿子有一点要独立的苗头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失职了,对不起儿子。更多的控制体现在细节上,每天4点起来熬梨汤,一定要在她的监督下喝完,儿子会做饭了,她不高兴反而七十岁的人千里迢迢背着80只大闸蟹来贴身照顾儿子。
朱雨辰想要反抗最终放弃了,压抑着自己的感受,只能抱着宁愿自己窒息也不愿意反抗妈妈让妈妈的态度活着。最终,他和姐姐两人对感情和婚姻产生了恐惧感,迟迟不敢结婚。
大部分孩子会压抑这些不快的感受,久而久之会以被压抑的形式浮现出来,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学家说:“无意识的内疚感能量级几近死亡,对人的生命力有着毁灭性的打击,无数人因羞愧和内疚而自残、自杀”。
3.叫你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搞砸了吧,叫你以后还敢不敢跟我对着干
父母冷嘲热讽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羞耻感。这股羞耻感淹没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热情,摧毁自信和自尊,孩子变得畏畏缩缩,不再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达到目标。
长大后很多人会陷入这样的剧情当中:得不到伴侣的支持,觉得自己很无助,没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法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这在心理学上面叫做“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提出来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的实验,刚开始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起,就给以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电得上蹿下跳,因为笼门禁闭,它无法逃脱,在反复实验后,他把笼门打开不再电击,再次打开蜂音器后狗不但没有逃走且没等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开始呻吟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电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后来,在对人类的观察与实验中,心理学家们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特别容易破罐子破摔。
二、受到“剧情”控制的妈妈剧情:避免冲突,忍着忍着,到最后实在忍不住,导致毁灭性的大爆炸?这通常是因为,在我们的童年,尤其是婴儿期,有一段糟糕的经历。
受到“不敢发生冲突”剧情控制的妈妈,容易扮演三种角色:
一种是脆弱的自我攻击型,一种是歇斯底里型,一种是不原谅型。
1.脆弱的自我攻击型。即妈妈带不好孩子的时候非常的自责,自我攻击整个人很可怜和抑郁,人变得很脆弱。脆弱的妈妈给孩子的感觉是,我不能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否则妈妈会崩溃。我自己也完了。
2.歇斯底里型。歇斯底里的妈妈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攻击孩子自己很生气,打或者骂孩子。这种妈妈给孩子的感觉是如果我表达攻击,就会被报复所以要压抑自己要隐藏,不能惹妈妈不高兴。
3.不原谅型。最糟糕的是不能接受和解的妈妈。当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试图和解。孩子最终会觉得不能发生冲突,一冲突跟妈妈的关系就完了。孩子会变得非常的焦虑,不敢在关系中放松做自己,一有冲突就会从关系中撤离。
我是一个非常害怕冲突的人,所以当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剧中很多人物哪怕斗得死去活来有很多冲突,关系很僵,事后都能和解,并且和解后关系也不会疏远,反而更加信任和亲密。这让我非常惊讶,原来冲突后能够和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有段时间我跟孩子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冲突结束后,孩子总是主动要求要我抱抱。正在气头上的我直接拒绝了,孩子一般会加倍崩溃继续哭闹,我的愤怒也跟着升级。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是完全学会了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那一套。我母亲因为年轻时受人欺负,一辈子都要咬牙切齿的骂对方。无形中我也学会了,谁欺负了我犯错了,我坚决一辈子都不要跟对方和解。和解意味着对方得不到惩罚。
而我正在用同样的方法来刺激我的孩子,仿佛当年我的母亲附身一样。如果我跳出这个剧情会怎么样呢?后来再次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让我抱抱我总是第一时间迅速的抱住,然后允许孩子继续在我怀里发泄情绪,直到完全平静。多次使用之后,孩子跟我的关系又变得和谐起来。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要可爱得多。”
不跟孩子和解的父母,孩子长大后社交关系会一团糟糕,因为他们总是习惯回避冲突,直到忍无可忍来一次爆发。所有亲近的人都会变成受害者。
三、如何摆脱亲子关系中的剧情影响1.不再无端的指责和控制孩子
心理学里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个爸爸在单位因为某些原因被自己的上司责备了,带着怒气回家了。看到了正在吵闹的孩子,觉得厌烦,开始批评孩子。孩子被批评了,很生气但是不敢对爸爸发作,于是他将怒气发泄到旁边的猫上,狠狠的踢了猫一脚。猫猫受惊从窗户跳落,正好落在一辆路过的卡车上面,司机躲避不及,发生了车祸。
孩子最终会将自己的受到的负面效应,发泄给比他更弱的人。换个角度说,孩子已经感知不到正常的社交关系了。每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遭遇无端的指责与控制就破坏了自己的感知能力,切断了孩子感知当下的能力,就毁掉了孩子幸福的能力。所以父母不能无端的指责孩子,更不能控制孩子。这样他们就非常容易被毁掉获得幸福的能力。
跳出剧情关键词:不指责不控制。
2.不对孩子灌输家庭的仇恨
很多妈妈尤其喜欢跟自己的孩子倾述自己对婆婆和对老公的仇恨,陷入到自己是受害者的剧情当中无法自拔。弱小的孩子一边帮不到妈妈会产生内疚,继而开始痛恨起让妈妈不开心的所有人。内心充满仇恨的孩子就这样被父母破坏了逻辑能力,破坏孩子的逻辑能力,等于减损孩子将来赚钱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孩子失去逻辑干净直达目标的能力,自然很难赚到钱。时间都用来胡思乱想陷入剧情,被剧情拖累反而迷失了方向,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才能直达目标。精力都用来消耗在自我假设的剧情,自然很难赚钱。
大人自己的情绪流动不起来卡壳了,就不要将负能量发泄给孩子。不然孩子同样也会跟着大人把情绪给卡壳了。原生家庭的痛就这样遗传了。
跳出剧情关键词:不灌输家庭仇恨
3.满足孩子的欲望
为什么婴幼儿被父母及时满足非常的重要。因为孩子的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和父母没有边界的把情绪归结到孩子身上时,就能够有效切断孩子对当下的感知,进入头脑幻想。孩子长大以后,当感觉到外部世界是不好的时候就会切断与外部世界的链接,进入头脑层面。从而开始靠自己头脑里的剧情来生活着,他们看不清现实的世界,不接地气的行为自然得不到幸福。
是不是对孩子有求必应的满足,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有意愿痛快愉快满足,无能力或者无意愿,则要诚实相告:“我不舍得花这个钱”,“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不可以批判孩子的欲望,不批判过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很多校园贷的受害者,小时候都在欲望上受过父母无情的批判,长大了一有机会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处于失控的状态。
诚实的父母,不批判孩子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跳出剧情关键词:跟孩子诚实坦诚满足不了的原因,不批判孩子的欲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