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最让他们紧张和头痛的就是孩子发烧。如果孩子感冒了,仅仅是流鼻涕、咳嗽,可能很多家长会采取在家护理的方式,不会带孩子上医院。一旦孩子发烧,尤其是高热,就算是看了再多育儿书的家长,也会火急火燎地带孩子来看急诊。
孩子发烧是对家长的考验我在临床中接触到的小患者,很多都是被家长带来看“发烧”的,不管孩子得了什么病,因为什么引起的发热,家长都紧紧盯着体温计上的刻度,就希望医生的回春妙手能让孩子的温度赶快降下来。
其实,在医生看来,发热只是一种现象,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发烧都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在发热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的可能性。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特别容易发烧,甚至有的孩子动不动就发热,而且还是高热。从西医的观念来看,这是因为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淌未完善,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所以,一遇到诱发因素,就很容易发热,并且容易高热,中医认为,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火邪,所以容易发烧,并且容易高热,甚至引发惊风、抽搐等。
一般来说,腋下温度37.3度~38度为低热,38.1度~39度为中等热,39.1度~40度为高热,超过41度则为高热。家长在孩子体温较低时通常比较镇定,一旦体温超过39度,大部分家长都着急起来,要是超过40度,绝大部分家长都慌了神。
我在这里要和家长朋友说一句,既然孩子的体质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发烧,那么发烧本身,或者体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病情的轻重,反而是寻找引起发烧的原因更重要。带孩子上医院,眼睛不要只盯着怎么把体温降下来,而应该仔细听听医生对病情的分析,了解孩子到底患了什么病。
多数孩子得的都不是什么大病,医生对症治疗,家长在对症护理,体温自然会降下来,即使发烧几天,只要精神状态良好,大部分孩子是可以耐受发烧的。
孩子发烧多是肺系疾病引起的在中医看来,引起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对应西医的说法,应该就是感染性发烧和非感染性发热。
引起外感发热的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绝大多数都在肺系(整体呼吸系统)。这是因为邪气无论从口鼻还是皮肤、毛孔侵入,都会郁闭肺气,孩子的肺脏尤其娇嫩,肺气更容易郁闭,这时人体的正气就会奋起反抗。肺气郁闭会引起发热,正邪相争也会引起发热,在很短的时间内体温就能长得很高。
对于这种外感发热,在临床上,除了积极处理发烧,指导家长正确为孩子降温,防止惊风、抽搐以外,一般会开一些宣肺的药,使郁闭的肺气宣散,这样,往往体温能很快降下来。
脾虚积食是孩子发烧的重要原因有时候,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无缘无故就发热了。其实,哪有没有原因就生病的呢。家长所谓的“无缘无故”,是指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而以发热为突出表现。这种没有明显外感致病因素的孩子,多属于内伤发热。
引起内伤发热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结起来大概有饮食积滞、情场不遂、肝气郁结等,但小孩哪有那么多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呢?归根结底,孩子内伤发热,还是吃出来的。
临床上这种小患者太多了。前几天遇到一个孩子就特别典型。小孩子六岁上幼儿园,但是因为总发热,三天两头请假。妈妈咨询我的时候,特别苦恼,跟我说“这孩子怎么又发热了,这2个月时间都发烧3次了,医院去了好几趟,打针输液,才好了没几天,又热起来了。”
孩子的手心热,手背却不怎么热。通过发过来的舌苔照片,可以看出舌苔特别厚,黄腻腻的。
我问孩子妈妈:“孩子吃饭怎么样啊?”
“不好好吃,不爱吃菜,爱吃汉堡,薯条。”
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的大便不好,好几天一次,特干。“
这个孩子脾虚,有积食,体内气机不顺,所以就爱发热,他手心热,手背却不热,小肚子也热,这都是积食发热的表现。
有些孩子积食是吃多了,把脾胃吃坏了,吃了消化不了,所以积食。汉堡、薯条、可乐这些东西,大人吃了都不好消化,何况一个孩子。
根据这个孩子现在的具体情况,给孩子做了一个中药肚兜,中药肚兜里面装入郑氏后天散,郑氏脾湿散,郑氏消积散。郑氏后天散是补脾气的外治方剂;郑氏脾湿散是因积食引起的脾胃有湿气、舌苔厚腻的外冶方剂;郑氏消积散是化积清热的外治方剂。同时嘱咐孩子的家长,平时要按时按量喂养孩子,少吃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大鱼大肉和一些洋快餐。
孩子脾胃积食会引起郁热,这时,再遇到外邪,内热加外热,会引起孩子高热。所以,经常积食的孩子,发烧时,要以退热为主,平时一定要调理孩子积食,和重新建立正常的脾胃运转功能。#清风计划##宝贝健康课堂#@南方健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