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需求,你是否懂得
亲子阅读群里,妈妈们经常讨论一些孩子的问题。看多了,不禁感慨,为人父母,似乎很简单,到了一定年纪,只要愿意,大多都可以如愿。为人父母又是如此不易,吃喝拉撒伺候完了,还得引导教育,担心稍有闪失就毁了孩子。
孩子需要适当表达情绪和需求“我儿子脾气太差,不会和人相处,容易生气,一生气了就打人、摔东西,还粘人,搞得我特别容易上火。打也不管用,好烦躁啊,我都嫌弃他了,该怎么办呢?”
这位妈妈的描述很熟悉,当妈的,几乎都经历过孩子发脾气的场景。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生气,仿佛生气是大人的专利,孩子就不该有脾气!孩子一生气,家长立刻说:别生气了,有什么好生气的!这点事情也值得生气!脾气太坏了!家长哄、劝、吼、吓,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还是不奏效,心头的火蹭蹭往上冒,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开启。
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你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孩子而言可能是十分重要的。
愤怒发泄的孩子
比如,有些妈妈经常收拾东西,看到孩子的一些旧玩具旧物件,想着没用了,于是就扔进垃圾桶。没想到被孩子发现了,孩子又捡了回来,还大发脾气,责怪妈妈不该把他的宝贝扔掉。妈妈无法理解,就那破玩意儿,还当宝贝了?其实那些破玩意儿真是孩子们的宝贝,在孩子眼里,那些玩意儿比你手上的钻戒更宝贵。
妈妈随意处置孩子的东西,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很生气,他需要表达这种情绪,表达被尊重的需求。妈妈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生气是正常的,同时引导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表达。所有的情绪都需要被接纳,只是表达情绪的方式需要合理引导。
哭闹粘人的背后,是安全感的缺失“女儿三岁多,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很粘人,一步不离跟着我;而且很小心眼,得不到就哭,家里人说两句也哭。道理也讲了,吼也吼了,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家里人都说她太胆小又小气,她这样子别的孩子都不喜欢跟她玩了,怎么办呢?”
看完这位妈妈的问题,我让她细细回忆这段时间,家庭内部有什么变化。不出所料,是一位二胎妈妈,二宝刚三个月,妈妈不仅要正常上班,同时还参加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妈妈每天不是忙着工作、复习考试,就是照顾二宝,对女儿的关注和陪伴就少了很多。
三岁多的女儿,也只是一个孩子,正是需要呵护的年纪,却由原来的独享父母的关爱到现在被忽视,被要求懂事,要求照顾到妈妈的难处,这样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三岁孩子的承受能力。她的粘人,小心眼儿,哭闹,无不是在向妈妈求救:妈妈,我也需要你的爱,求求你抱抱我吧!孩子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她没法通过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的表达不被看到,反而被责怪,被贴上胆小、小气包的标签。这种消极的反馈让孩子内心更加缺乏安全感,从而表现出更加粘着妈妈,频烦哭闹的状态。
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多抱抱孩子,跟孩子表达自己的关注和爱。每天留出一些固定时间单独陪伴孩子,让她感受到妈妈依然是爱她的,给足她安全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面对和妈妈的分离,她可以很容易适应。
胡搅蛮缠,是孩子在呐喊:妈妈陪陪我!“我女儿事儿特别多,晚上上床睡觉了,她又要喝水,让她自己去拿水,她非得让我去。我要去了,她又非要跟我去!真是烦死了,既然要和我一起去,你自己去不就好了?!事儿真多!她就是事儿特别多的那种娃。”
妈妈在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找机会“和你在一起”,孩子需要这种情感链接,妈妈只看到孩子的事儿多,看不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在一起
妈妈如果能够看到孩子的需求,愉快地和孩子一起去拿水喝了,然后跟孩子聊一聊“妈妈知道,你想和妈妈一起去打水喝,是想跟妈妈在一起,让妈妈陪陪你。宝贝,妈妈永远爱你,下次你可以直接跟妈妈说:妈妈,你陪陪我嘛,这样妈妈就知道啦”。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被看见,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表达需求。
妈妈需要审视,给孩子的陪伴是否足够。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陪着孩子,而是每天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观察孩子,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只有懂孩子,才能给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真正的分享,不是牺牲自己满足他人
“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玩,我把儿子的一些玩具拿出来给孩子玩,儿子见了立刻抢回来,还大哭大闹,说我是坏妈妈,把他的玩具送给别人,被我揍了一顿!真是太小气了!”
听着这位妈妈的述说,我很想跟她说:你首饰盒里有很多漂亮的戒指、项链,反正你也不用,不如分享一个给我吧!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想要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就需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在孩子2岁左右,就进入一个物权意识敏感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说是他的,谁也不能拿走,哪怕是妈妈也不能从孩子的手上要得到东西。他们最常说的就是:我的,这是我的,那是宝宝的。
这个阶段,常常出现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个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是打起来,面对孩子这样的举动,不懂孩子成长规律的家长就会批评孩子:“你要学会分享,不要做小气包。”有些家长甚至会粗暴地把玩具从孩子手里夺过来,让给其他小伙伴,孩子就会哭闹反抗,甚至会躺地打滚。
家长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无法让孩子学会分享,还让孩子无法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进行确认,孩子会有一种失去物品的恐惧感和匮乏感,这种匮乏感让孩子反而更加执着于争抢而不是分享。
分享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能学会真正的分享呢?
尊重孩子的物权,不逼迫孩子分享。告诉孩子,这个是你的,如果你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小伙伴们会感谢你,如果你不愿意分享,也没关系,等你愿意了再分享。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他有权利决定分享或不分享,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内心是安全和充盈的,没有匮乏感,就不会执着于争抢。
引导孩子看到分享的乐趣。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看到一件玩具,一个人玩和几个人一起玩的不同乐趣,让孩子学会感受独乐与众乐的区别。这个过程,家长一定要真实客观表达,不要主观臆断地告诉孩子几个人一起玩更快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在生活中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和谐。家里做了好吃的东西,和孩子一起,送给邻居尝一尝;朋友急需一些东西,慷慨借给朋友;亲朋好友有困难,及时伸出援手,力所能及帮助大家。家长日常生活中要把自己分享的事让孩子看到、听到、感受到,让孩子知道家长对分享的态度和做法。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幸福童年
孩子的每一个看似“很作”的行为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家长们需要学习了解孩子心理,给足孩子心理营养,让孩子内心充盈,无匮乏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成长;在长大成人之后,内心有足够的力量面对生活的各种欢乐与挫折磨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