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蒙王
1.
前不久,参加了闺蜜的家庭聚会。
席间,为了让我们好好聊聊,她先生一直很体贴地抱着不满5个月的小儿子。
一会儿,一位亲戚对着孩子逗了起来。
“这孩子怎么只喜欢爸爸,不喜欢妈妈啊?”
“你看,他为什么只让爸爸抱,不让妈妈抱啊?”
见没人理她,她越发来劲。我怕闺蜜心里不舒服,就说:那是爸爸和宝宝都心疼妈妈,怕妈妈累到啊。”
谁知,话音刚落,她毫不避讳笑嘻嘻地对着我说:“你不知道,她家老大小时候就是更喜欢爸爸。”
我着实被惊呆了,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开玩笑的。
听闺蜜讲,老大小的时候,她就总喜欢这么逗,当时并不在意。现在有了弟弟,没想到她还这么说。为了不给自己添堵,平时便少与她来往。
有人说,最高级的善良,是心疼别人的不容易。最顶级的修养,是不让别人难堪。
不会说话有时候真不是情商不够,情商不够还有善良来凑。为了满足自己看笑话的欲望,一张嘴就刺伤别人,让人尴尬,这不是情商低,这是不善良。
2.
一句话能伤人,一句话也能暖人。
有一次,上级部门要来单位调研,负责的同事临时有事外出,领导安排由我接待。可是,调研的内容很多不是我平时主管的业务,简单看了些资料后我便硬着头皮上了。
可想而知,结果相当惨烈,因为很多具体数据不清楚,上级部门颇为不满。我解释自己不负责这块业务,可领导们一点也不买账。
之后的几天,我在四面八方的指责、埋怨和怪罪下彻底沦陷,艰难度日。
一天,单位里来了一位德高望重老领导。我猜他是因此事而来,远远地迎了上去:“张总,对不起,我太糟糕了!”
他笑着说“没事,我来看看。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就几个问题没答出来嘛!现在都搞清楚了没有?”
这是那几天来我听到的最温暖的一句话。别人眼中的大事,竟然被他说得云淡风轻,我鼻子一酸,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从那以后,张总经常来指导工作。他会在下班之后来参加我们的工作例会。不管是计划的制订,还是执行中遇到的各种细节,他都一点一点地教我们。业绩有了起色,比我们还高兴。
在下属看来,一个好上司,绝不会一有问题就甩包,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后,抱着手在一旁指指点点。是当员工身处困境时,愿意伸手拉一把;当员工几乎被全世界放弃时,仍然怀着孺子可教的执念;是有着边说着“不是什么大事”,边教着如何把事做好的气度和担当。
一句话,救我于水火,为我拨云见日,让我对未来重拾信心。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张总和其他人的区别,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尊敬。
3.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度假村参加网球课。因为当天的孩子特别多,课程结束后,一个4岁的小女孩被独自留在了偏远的网球场。
待到工作人员发现人数不对,重新返回球场时,小女孩正因为受到惊吓而哭得非常伤心。
不久,小女孩的妈妈也来了,她没有责怪工作人员,而是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非常紧张、害怕,她不是故意要弄丢你的,你去亲亲姐姐,安慰一下她,好吗?”
听妈妈这么说,小女孩的情绪缓和了很多,她踮起脚尖,亲了一下身旁的工作人员,并轻轻地告诉她:姐姐,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妈妈很好地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刚刚的恐惧转移到对小姐姐的关心上。一句话,平复了自己,安抚了孩子,同时又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可谓大智慧。
假如妈妈过分纠结于事情本身,只顾着发泄情绪,不仅加重了工作人员的愧疚,还会将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加孩子的恐惧,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善良的人,总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说起话来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他们始终明白“与之为取”的道理,懂得给予也是一种收获。
心理学上有个“吸引力法则”,说的是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一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如果一个人满怀善意地对待世界,所有正向美好的东西都会因他而来,世界也会对他温柔相待。
在这个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的年代,与其费尽心机地为人处世,不如心怀善意地度过余生。于人周到,于己成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