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一点陪伴,陪孩子一起成长,这不是喊“口号”。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给孩子多一点陪伴,能帮孩子建立起更多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表现出更高的情商。
“爸爸妈妈,你们再不陪我,我就要长大了。”这句话一度广为流传,我们能从话语中感受到孩子对父母陪伴的渴望和期待,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孩子的伤感和无奈,这是因为现在很多父母工作太忙太累,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
事实上也不乏有一些父母,虽然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在一旁自己玩,父母拿着手机刷新闻和朋友聊天,甚至有些父母用物质满足来代替亲子陪伴,殊不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陪伴比物质更重要的是心灵营养的补给。
一天爸爸和妈妈和阳阳,准备去看电影 ,可是到了电影院,一家人就在选片时产生了分歧,爸爸想看科幻片,妈妈想看爱情片,阳阳想看一部倾心已久的动漫片。妈妈建议大家各自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看完后在大厅集合 ,爸爸认可,妈妈作为提议者也没有意见,而阳阳则有点不情愿“我一个人怕黑,别的爸爸妈妈都陪孩子一起看,我自己看多没意思,”最后妈妈只好陪阳阳去看了动漫片。
电影散场之后,阳阳仍然意犹未尽,开心的和爸爸妈妈讲述着电影里面的场景,问妈妈:“妈妈你也觉得很好看吧!”妈妈点了点头说:“确实很不错,不过妈妈是成年人了,妈妈可以选择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但是因为妈妈爱你,所以选择了陪你一起看,其实让妈妈开心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你开心的样子。
阳阳想了想,跟妈妈说:“妈妈以后你有想做的事我也陪着你”
自此之后,阳阳学会了“陪伴”这个词。
妈妈在电脑前打字,阳阳在一旁安静的看书,妈妈水杯没水了,阳阳回去帮妈妈倒一杯热茶去,爸爸想去跑步,阳阳和爸爸一起去跑步,刚来的邻居小朋友没有什么朋友,阳阳主动和他一起玩…
陪伴是一种情感的能力,孩子只有学会这种能力才能懂得关心他人 了解他们的感受,成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而父母是孩子言行的活指标 ,让孩子学会陪伴,最简单的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这种能力请到他们身上,那么父母应该怎么陪伴孩子呢?
1,尽量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尽管自己的工作很忙,每天都应该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很多的家长从早忙到晚,期间除了和孩子一起吃饭,接送孩子上下学,几乎很少有时间进行亲子沟通,这样就造成一个现象,父母每天都能看见孩子,但是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时间长了,亲子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很容易产生隔阂,为此家长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在这一段时间内家长要把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放下,全身心的陪伴着孩子。
2,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
陪伴孩子,既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陪同”,也不是监督式的“看管”。而是建立在互动和交流基础上的有效的陪伴,比如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通过游戏互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每天睡觉之前,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将亲子阅读变成你和孩子之间重要的情感生活方式,空闲时间带孩子逛逛博物馆、昆虫馆,海洋馆等等地方,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和孩子谈心,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学习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孩子指导等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