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去游乐场玩,孩子不敢滑滑梯,任凭你怎么说也不动弹;
孩子看见陌生人就想躲,别说打招呼,连眼神交流都不敢;
孩子晚上睡觉不让关灯,说怕黑,怕「怪兽」;
……
为什么我家孩子却如此胆小?怕这个怕那个,到底有什么可怕的?
其实,恐惧感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天生带来,大部分孩子的「胆小懦弱」,是被大人养出来的。
内向 VS 胆小
概念别混淆
首先,我们先区别下「内向」和「胆小」的概念。
图片来源:作者
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神经系统和先天性格而来。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与生俱来的先天个性,不要急于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而应该通过观察、分析孩子的情况,再因材施教,给予孩子帮助。
如果孩子只是性格相对内向,就是需要接纳。接纳孩子的性格特点,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对于真正胆小的孩子,则要了解孩子恐惧的事物以及来源,随着宝宝年龄的改变,恐惧的事物会有所不同。
0~6 个月:高分贝的噪音,突如其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 个月~1 岁:不熟悉的人和陌生的环境,抗拒浴盆,对洗头洗澡反感;
1~2 岁:分离焦虑,害怕离开妈妈,害怕一个人在房间玩耍、睡觉;
2~5 岁:对想象出来的东西的恐惧,如想像中的怪兽、强盗、医生等,面对新环境表现得紧张谨慎,因为害怕孤独,担心有危险;
5~12 岁:害怕死亡,所以对身体损伤和自然灾难会大惊小怪,特别宝贝自己的身体,一受伤就容易哭泣。
有些恐惧,会在孩子正常发育的过程中消失。
有些恐惧,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引导,则会留下终身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恐惧感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图库
恐惧是怎么形成的呢?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做过一些实验,比如,让婴儿去接触毛茸茸的兔子,或者湿漉漉的青蛙,甚至是没有毒的小蟒蛇,他们还试过燃烧的报纸、闪电类型的强光等等。
让大家吃惊的是,「胆大包天」的小宝宝们对这些东西其实都不怕,真是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老话!
但同时,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 1920 年做过一个经典的恐惧形成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因为实验过程比较残忍,在此不尽兴详说)
阿尔伯特是华生从医院挑选出来的一个孩子,他接受实验时只有 8 个月零 26 天。
实验前的观测:
第一次和一些小白鼠、小兔子等等的小动物放到一起,阿尔伯特对于这些毛茸茸的东西表现得既兴奋又开心,对这些小动物并无害怕和恐惧。
图片来源:网络
当阿尔伯特试图触碰小白鼠时,华生和助手就在他身后用铁锤敲击铁棒,铁棒发出刺耳的响声,观察并记录小阿尔伯特的反应。
在触碰小白鼠时,铁棒敲击声响起,小阿尔伯特丢开小白鼠,并大声哭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随后,只要阿尔伯特想去摸小白鼠,华生和助手就会敲击铁棒。
重复这样的行为多次之后,阿尔伯特只要一看见小白鼠,就会露出惊恐的表情,还会哭着转身,即使华生停止敲击铁棒也一样。
这也就意味着,阿尔伯特已经把小白鼠和巨响联系在了一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小白鼠就代表着巨响,因为对巨响感到恐惧,也就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
实验前:巨大声响 → 阿尔伯特感到恐惧实验过程:巨大声响 + 小白鼠 → 恐惧反复配对后:小白鼠 → 恐惧华生通过建立条件刺激使阿尔伯特首先形成了获得性恐惧,然后这种恐惧被具象化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对小阿尔波特的影响不止于此。
第一阶段实验结束 17 天后,再次来到实验室的小阿尔伯特,对带有毛的一切事物都表现出了害怕,看到曾经很喜欢的小兔子、小狗也表现出相同的恐惧。
就连华生带上圣诞老人的面具,看到白色毛茸茸的胡子,可怜的小阿尔伯特都吓得嚎啕大哭。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实验在历史上因为非常不人道而臭名昭昭,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恐惧,产生的原因都可能类似「小阿尔伯特实验」的情况。
比如说孩子看到狗,大人由于怕孩子会乱摸,突然用力把他们拽过来,甚至大声嚷嚷,造成孩子对狗的恐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图库
吓到他们的并不是狗,而是我们大人的反应。
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成人在带养过程中的示范与引导,是幼儿建立事物与情绪反应的重要参照。
造成孩子恐惧的 4 个常见情景
研究发现,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爸妈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 过度溺爱
滑滑梯那么高,多危险,快下来!
这里小朋友太多,会碰伤你,别在这边玩!
爬高怕摔着,拿东西怕砸着,怕磕不给玩滑梯,过度保护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是隔代教育中,老一辈更是把孙子孙女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但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冒险家,过度保护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从而变得柔弱、害羞、恐惧,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图库
2. 过度恐吓
你不洗头头发就会发臭,所有小朋友都不会喜欢跟你玩。
你不洗手就吃,待会小虫子就爬进你肚子里了!
很多家长喜欢在教育孩子时,用一些带有恐吓性的言辞让孩子顺服,例如「不要你了」、「送给别人了」。殊不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一时脱口而出,却有可能会让孩子的一生陷入恐惧之中。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久而久之,因为被吓坏了而暂时的顺从,慢慢变成了扎根心底的恐惧,越来越胆小。
3. 标签效应
怎么大家都敢上台,就你什么都不敢!
你胆小真的太小了,一点都不像个男孩!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小超人一样勇敢、有力量,面对外界的困难无所畏惧。但现实却是,你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却逼着孩子「勇敢」。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引导他去探索,只会大声恐吓。
孩子在你威胁的口吻中逐渐变得胆小,你却给他贴上了「怂」的标签。
孩子胆小,这样来引导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图库
恐惧源于未知,但恐惧并非不可战胜。了解孩子胆小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对于六岁前的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恐惧是第一步。
比如说,当孩子害怕一个人睡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
妈妈小时候也害怕一个人睡,怕有怪兽,姥姥给了妈妈一个小夜灯,说要是害怕就开灯,我试了试,发现开灯后屋子里没有什么怪兽,慢慢的我就不怕了。
宝贝你也用妈妈的方法来试一试好吗?
当你理解并说出你的经历后,孩子的情绪从恐惧到了好奇:原来妈妈也和我一样曾是个胆小鬼,我也可以试试。
借助绘本也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的恐惧在故事中得到释放,把害怕紧张从孩子大脑里剥离出来,让孩子跳出情绪,不把「感觉害怕 = 我很胆小」。让孩子明白,原来内心强大是可以抗衡所有不可言状的恐惧。
推荐几本培养孩子勇气的图画书。
《我好担心》
作者:凯文·亨克斯[美] ;翻译:方素珍
推荐理由:担心、害怕、恐惧,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情绪问题。这本书介绍小莉生活中遇到令她害怕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过程,以此来介绍缓解孩子担心、焦虑的途径。
《胆小鬼威利》
作者:安东尼·布朗[英] 翻译:唐玲
推荐理由:很多小孩都梦想自己变得强大,成为超级英雄。威利的例子正好可以用来鼓励孩子们——真正的勇敢来源于内心的强大,强壮自己是获得自信的途径。
《寻找勇气的小老鼠》
作者: 文 / 妮娜·梅·霍瓦特[斯洛文尼亚]
图 / 安娜·泽韦得夫 [斯洛文尼亚]
推荐理由:或许每个孩子都像故事里的小老鼠一样,内心有一些渴望的东西。因此,「勇敢面对」,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等待」和「强迫」,都不足以让孩子强大。
父母要学会给予孩子支持和力量,帮他找到心结,直面并战胜恐惧,消除心理阴影,最初的「胆小鬼」也能逆袭成无所畏惧的勇士。
参考文献
1. 阎书昌《华生实验被试小阿尔伯特的身份确认及争论》(《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1月第50卷第1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