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上,你能看到他青年时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雏形;而从一个七岁孩子的身上,你甚至能大概地判断出他人到中年之后的发展。
无独有偶,英国BBC所拍摄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花了整整56年去验证这句话是否真的合理。
《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拍摄。节目组选取了14个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孩子,在56年间跟拍他们的生活,并每隔7年制作出一部纪录片。
到今年为止,《人生七年》已经是第9季了,每一季的豆瓣评分都在9.2分以上。
当年7岁的青葱孩童已是鬓角染霜的63岁老人,其中有人已经离世。7岁的时候,未来似乎有无限多的可能;63岁的时候,对大部分人来说,人生已经尘埃落定。
纪录片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把这些孩子聚在一起,因为我们想一窥2000年英国的样子。2000年英国的工会领袖和公司高管现在只有7岁。”
但是除了工会领袖和公司高管,片中更多的是更“平凡”的人生。这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别人的人生,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
正如导演艾普特所说:“在整个项目的核心处,我们能看到人生最神秘的东西。我们是怎么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
优秀的人从不停止努力
1
纪录片中,有一部分原生家庭相当优渥的孩子,他们似乎从出生开始就被安排好了人生道路。相较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同龄人,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见识也更丰富。他们就读于最好的学校,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专业的词汇,读《金融时报》,目标清晰而坚定。
的确,他们是我们眼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即使不努力,他们的父母也可以让他们过得很好。但是,这几个被拍摄的孩子却表示,人们只看到了他们家世背景的光环,而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努力。
片中“富家三公子”之一的约翰就是其中的代表。来看看他的人生履历:
7岁就开始读《观察》和《泰晤士报》;
14岁有私人钢琴师;
一路就读于私立学校,21岁考入牛津大学;
28岁成为高等法院的律师;
妻子是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
……
就这份简历看来,约翰的人生就像开了金手指般顺风顺水。但对约翰来说,家庭的确为他提供了变得更优秀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但真正让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是他自己的努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出生于更好的家庭,也意味着背负更重的责任,这也要求他们更加努力。他们更加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这价值与家庭无关。
在约翰21岁时,曾面对镜头说道:
在节目中,你们只看到了所谓的‘贵族子弟’。确实如之前计划好的那样,一步步走向名校。但你们只看到了所谓美好的结果,并没有看到他自己的付出。
35年后,约翰56岁,当他再次面对节目组的镜头时,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出乎人们的意料,旁人眼中的“富二代”在9岁时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而他的母亲为负担他的私立学校开销而十分辛苦地工作。他凭借个人的勤奋,很努力地拿下了牛津奖学金。
我们看到的“顺风顺水”,背后是水手在努力地与风浪搏斗。
爱让人生不再迷茫
2
对目前的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答案也许有很多。在片中,很多人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选择了“家庭”。因为,家人让他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与约翰相反,西蒙在片中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底层”的代表。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经常被大孩子欺负。他慢慢变得敏感又内向,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连睡觉时也无法放松。7岁时,西蒙曾做过一个梦。他梦见全世界都压在他身上,沉重得让他喘不过气。
一直到西蒙13岁的时候,他才被母亲领走。
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当有人问他:你妈妈出去工作的时候,你和你爸住吗?
他只能一遍遍地回答:我没有爸爸。
西蒙的人生没有什么目标,或者说有目标也很难去执行。他似乎一直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
21岁的时候,他进入一家冷冻食品厂打工。他说自己应该不会被困在这里,他有更多的理想。
然而,7年后,再次出现在纪录片中的西蒙依然在当初的那家冷冻食品厂打工。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作,甚至没有升职加薪。
也许,在看客的眼中,已经给西蒙的人生判了“死刑”。面对人生这场漫长的战役,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但是,对有些人来说,西蒙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或缺的;而西蒙也是为了他们坚定地生活着。
他们是西蒙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西蒙自己不曾拥有过父爱,所以他更想让孩子们体会到他不曾有过的那种关爱。为了方便接送孩子,西蒙特意换了一个离学校近的工作。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成为一个好父亲。
每当提到孩子,西蒙就格外的开心。他说,他就是要想办法给孩子们自己以前没有的。
导演问:比如呢,你给了他们什么?
西蒙说:一个父亲,不是吗?
后来的西蒙不仅仅是他的孩子们的爸爸,他还成了更多像他那样的孩子的爸爸。他和妻子去参加了收养孩子的资格培训,陆陆续续地收养过来自世界各地的130多名孩子。
他说:“我小时候待过的寄养中心太差了,那儿没有一丁点儿爱,我想开个不一样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该只有一种方式,也永远不会只有一种意义。爱是指引西蒙前行的明灯,照亮他迷茫的前路,也将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3
童年之所以让我们怀恋,不仅仅是因为那时候的单纯和快乐,更是因为童年充满了无数可能和让人充满期待的未来。每个人也许都写过《我的梦想》这样的作文,被问到过“你长大了想当什么”这样的问题。谈到梦想,孩提时代的我们眼里似乎都闪着光。
但梦想并不是都能实现的。
7岁时的托尼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赛马师。14岁的时候,他成了一名学徒,天天泡在赛马场,甚至还有机会和自己的偶像同台竞技。
一切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去的,但往往离目标越近,越让人感到恐惧。因为你慢慢地会更清楚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托尼也是如此。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其实不够优秀,缺少了那么点儿天赋或者是别的什么。
在21岁的时候,他决定放弃自己十几年来的梦想。毫无疑问,这对托尼来说是这个很艰难的决定。此后,他开始放逐自己,在梦想破灭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他在赌马场给别人跑腿买彩票,那时候连导演都断言:托尼早晚要进监狱的。
可惜,托尼让导演“失望”了。28岁的托尼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有美满的家庭。在那之后,他的人生也非常丰富而精彩:
学习表演课,还在电影《时间中的孩子》里获得了一个龙套角色;
曾经去西班牙创业,虽然最后创业失败,还是回到了英国;
年老后,在英国的郊区开了一个小小的马场,养几匹喜欢的马。
可以说,最终托尼还是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他的梦想。生活总是跟他开各种玩笑,他在无数次摔倒后,又顽强地爬起。即使没有结果,也绝不肯放弃。
正如7岁那年,他脸朝地摔倒后,依然能笑着爬起来继续奔跑。
托尼是许多普通人的影子,生活有时候很残酷,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电影《阿甘正传》有句著名的台词: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只要拥有脚踏实地的干劲,永不低头的勇气,你总能一直仰望星空,星空一直为你而在。
63岁时,这14个曾经的孩子回首过去,都变得很平和。当导演问他们是否为自己的人生感到后悔时,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不后悔。
人生有许多种打开方式,也有世俗所定义的“成功”或“失败”,但那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并在人生的暮年也能说出那句“不后悔”。
就如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阅读
真正拉开孩子间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心性
别让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风
小学生暑假看这些书,阅读能力提升一个档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