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
新学期就要到了
说到开学,朋友圈里又是“哀嚎”一片
孩子不想上学!
家长不想早起!
置办点新物件儿心疼银子!
回忆起辅导作业“气吐血”情景历历在目!
不仅如此,家长们在操心常规课程以外还得互相探听,同班级的那小谁下学期准备get些什么技能:
钢琴过了几级?
作文发表了?
新学了一个舞种?
英语说得贼溜?
家长Asaid:
培养个人爱好,必须滴!
家长Bsaid:
不行,我们家孩子可不能只傻学习,各种才艺决不能落下。
家长Csaid:
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
于是,开学前夕,家长们又要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上下了狠功夫。
的确,兴趣班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特殊技能,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享受生活。
不过,随着兴趣班的越来越流行,家长和孩子需要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兴趣班百利而无一害?
No!
培养兴趣无可厚非,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可就不对了!
在引导孩子参加兴趣班的过程中,家长们切记要避雷。
下面就带大家看一些不合适的兴趣班误区吧,犯同样错误的家长自动举手!
误区一 孩子没兴趣,家长瞎起劲情景再现
小A的爸爸一直有一个记者梦,不过迫于小时候的家庭条件,一直没有走上这一行。现在经济不错,于是决定让小A子承父志,自作主张给小A报了写作班,还经常带他去电视台参加互动活动。但是小A喜欢户外活动,并不喜欢和文字打交道,更不喜欢在每次活动之后都要写个新闻一样的日记。小A爸爸还不停埋怨小A不理解父亲的苦心,怎么语文成绩这么差。殊不知这是小A故意为之。
分析
所谓【兴趣班】,兴趣二字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这是孩子的兴趣,不是家长的兴趣。
大多数人都有一些从小到大的梦想,比如当个画家、书法家、科学家、舞蹈家……奈何经济压力或者各种其他缘由,都与梦想失之交臂了。现在的年龄或者其他因素重新追梦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
生个孩子,让他学!“父梦子承”多么理所应当!
WHAT!
孩子生来就有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为了追随你未竟的梦想。你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美其名曰让他的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可是各位家长,你们扪心自问,在给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之前,你们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吗?你们有考虑过他的想法吗?你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这种不需要的学习很可能是一种痛苦。
所以,别怪孩子讨厌你给报名的兴趣班。你再起劲儿,也得孩子喜欢才行。
误区二 学习目的不在技能在于攀比情景再现
隔壁家小明是这一片的小明星,钢琴、英语、小提琴样样精通,不光如此,口才也是非常好,时不时拿个演讲比赛,羡煞旁人。于是小C的妈妈也拽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声乐、书法、民族舞、大提琴,颇有赶超之势。但是妈妈给的压力太大,原本流转于四五个兴趣班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妈妈还经常拿小C和小明对比,搞的孩子都没有信心了,厌学情绪日益加重。
分析
亲友相聚,除了“学习咋样啊”,孩子还会害怕听到什么?
小编觉得,莫过于“给叔叔阿姨跳段舞/唱首歌/画个画……”了。
报个兴趣班、多掌握一些技能是好事,可是,家长眼中以“攀比”为目的的兴趣爱好简直是耍流氓。
家长们聚在一起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是对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漠不关心,只在乎孩子能不能帮自己挣面子,在亲友面前绝对不能输。
恕小编之言,小朋友难道不要面子的嘛!
这种从攀比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报N多兴趣班的行为只会让娃苦不堪言。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是孩子创造的内驱动力,家长之间的虚荣性竞争只是“塑料”目的。所以家长们,多问问孩子喜不喜欢、想不想展示,不要不管不顾地把别人推上前台为自己争光。
误区三 结果大于过程,只在乎成绩情景再现
小D是个乖宝宝,文文静静,从不惹事。妈妈担心她出门受欺负,看了一篇文章之后就受到鼓舞,立刻带孩子去报了一个跆拳道兴趣班。虽然小D平时更喜欢绘画这些轻量级的活动,不过她也觉得自己需要锻炼,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但是小D原本身体素质就很差,虽然她非常努力的和教练学习,但还是没有升级。妈妈看到依旧文文弱弱的小D十分不高兴,认为孩子辜负了父母的心思,不去努力学习技巧,只学了个皮毛。
分析
成年人看事情往往比较直接,在孩子兴趣班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
把孩子送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家长就希望孩子能捧个金闪闪的奖牌回来。
家长一门心思的盯着结果,无视孩子的付出,这就就很可能会让他们倍感压力。
试想一下,原本高高兴兴的提升却成为了以效果衡量的任务,孩子们仿佛是背上了巨大的“KPI”。
如果get这种兴趣的过程根本就不是快乐的,你又怎么能苛求孩子硬核发展呢?
家长们,你们可长点心吧,选兴趣班要适度,可不能乱来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