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有一个早产宝宝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想了半天,说了几个词:惊慌、担忧、心疼、不知所措……
我家轩辕宝宝,是早产儿,双胞胎,孕30周出生,体重1250克,极低体重高危早产儿,新生儿测评分数<3。住了42天保温箱才回家。
在医院住院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和死神的拉锯战,肺炎、呼吸暂停、急救……老公小哈隔三差五的去签各种通知书,病危通知、输血通知、可能意外情况须知……我在家里心如刀绞:我没有抱过他们,没有哄过他们,他们会不会很痛很难受?他们哭的时候有没有人理?他们那么需要我的关怀和安抚,可是我却不能陪伴在身边……
刚回家的时候,两个孩子的头还没有爸爸的拳头大,全身青青紫紫的,头发被剃了两边,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打针的痕迹,整个头型是扁的,连耳朵都是扁的,是长期侧睡的结果,身上的肉少的可怜,小手指细细的像两只小蜘蛛。
在养育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他们吃奶很困难,用了半个多月才学会吸吮母乳,即使用奶瓶喂也要用心看一下奶嘴是不是在舌头上面,早产儿的吞咽反射不够成熟,很多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事情都需要一点点锻炼。
因为长期哭闹,两个孩子都有很严重的疝气,一哭的时候肚脐和腹股沟就会鼓起来很高,大夫说,如果两岁的时候还不好就要手术了,我们找了很多方法,用硬币固定好压在肚脐上,定期热敷,好歹在马上两岁的时候,终于下去了。
同其他的小宝宝相比,他们更容易哭闹,而且一哭闹就很严重,像背过一口气缓不过来的样子,特别吓人,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安抚他们,几乎每天都挂在身上,夜里也是每隔两个小时一醒,带他们的第一年里,睡眠成了我最奢侈的愿望。
总有人问我,带双胞胎累不累?我只是苦笑,这么说吧,带完他们俩,后来带老三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养个娃这么轻松。
最让人难受的是那种无措感,我常常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那时候仅有的一点育儿知识只是了解母乳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医生在孩子出院的时候也并没有跟我们多说什么,我们也始终以为,只要孩子出了保温箱,就一切都正常了,慢慢总会长大。
时隔这么多年过去,我总是会想,要是那时候,有一个人能清楚的告诉我,早产儿需要注意的一切,也许我就不会那么辛苦,也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今天,我想把自己这些年慢慢积累的一些关于早产儿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很忌讳说早产这个话题,总觉得不详,但事实是这个群体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约为10%。也就是说,每十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是早产儿。
其中,32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儿,被成为高危早产儿,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我国,26周早产儿存活率仍仅为50%,28周左右的早产儿存活率为61%,32周左右早产儿存活率为74%。
庆幸的是,32周之前出生的高危早产儿还在少数,而保温箱技术以及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也让早产儿面临的死亡风险慢慢降低。
但其实并不是出了保温箱,出了医院,早产儿就不再需要关注,他们的康复,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产儿的理想康复状态,是在一周岁的时候达到正常儿童的发育标准,否则就很可能面临发育迟缓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早产儿出院之后,一定要定期到儿保科做发育进度检查,检查肌张力,检查运动能力,检查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康复。(这也是三宝妈这些年回想起来最为后悔和痛苦的一件事,如果当初我知道这些,轩辕也不会在快到三岁的时候才发现发育迟缓的问题,错过了干预的黄金阶段。)
早产儿的体质相对足月宝宝要弱,尤其是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所以一般医院会在孩子出院之后给孩子开一些维生素D和铁剂,不要只补充两三个月就停了,一定要坚持1-2年,因为贫血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影响都很大(我就是那个补了两三个月就停了的家长,所以轩辕贫血了很多年,直到六岁之后才有所好转。)
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早产儿,容易出现口呼吸的问题,容易造成口腔上颚凹槽或者高颚弓,牙釉质容易出现异常,导致早产儿比正常宝宝更容易出现龋齿的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呼吸的情况,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并矫正,口呼吸不仅影响面容,更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发育。(轩辕的口呼吸和龋齿都很严重,一开始不知道跟早产有关系,而且发现的也比较晚,近两年才开始矫正)
同时,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发育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一些视网膜病变,或者出现视力发育异常、视野异常等问题;所以早产儿在出院后,需要进行长期的视力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愿每个早产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