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这个概念源于蒙台梭利,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于她,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一生会经历9个敏感期,每个敏感期都是刺激孩子某项能力增长的关键期。
1920年人们在印度救回两个狼女,她们用四肢行走,晚上还会发出狼一般的嚎叫声。研究人员训练她们写作、绘画。但是最终狼女的智商也只相当于婴儿。
而另一个在二战时期迷失在森林里的士兵则不同,他虽迷失二十年,因为长期与世隔绝,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障碍,但是在回归社会后便很会恢复了。
这两个案例足以说明敏感期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每个敏感期的小细节,并正确引导,就能够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
语言敏感期(0-6岁)
身边有很多孩子到了3岁依然只会叫爸爸妈妈。家长应该反思是不是没有注意孩子步入语言敏感期的小细节。
误区一、忽视孩子的呼唤
有的家庭是一个看护人照顾孩子,一边看孩子还要一边做家务,难免觉得疲惫。常常让孩子一个人玩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少,缺少语言环境。孩子自然就说话晚了。
误区二、太过善解人意
孩子小手对着水杯一指,家长马上把水拿来。孩子指指嘴巴,家长就知道孩子肚子饿了。这类不说话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觉得没有必要说话,反正我不说大家也都懂我的意思,不说还更省力气。
发现语言敏感期开始的小细节
1.重复简单词语
大概在孩子8-9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重复“bababamamama”这样的单词,这正是他们开始学习语言的小信号。
2.变身复读机
小融想吃饼干,妈妈拿给他的时候对他说,你拿了妈妈的饼干,要对妈妈说谢谢。小融说:要对妈妈说谢谢。妈妈说:你要和我说谢谢。小融重复,你要和我说谢谢。让妈妈苦笑不得。孩子听见什么都学着说一遍,简直和小鹦鹉似的。
3.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看见什么都会问,这是啥?那是啥?快到三岁的时候,
4. 满嘴屎尿屁,开始说狠话
“你是屎做的”“你是尿做的”回想小时候我们好像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感觉这么说很好玩,而且说完特别过瘾,这其实是孩子的语言诅咒敏感期。他们会特别喜欢把屎尿屁挂在嘴边,碰到谁让他不开心,还会说出拿刀砍死你这样的话来
这几点都是孩子们进入语言敏感期的小信号,一个大的语言敏感期又分为很多小的敏感期,注意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如何引导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小的时候不会讲话,有的人认为,说了他们也听不懂没回应,不如不说。但是孩子可以通过感官来感受时间,一切都是接收的状态。那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多和他们沟通,比如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养育者可以自言自语,“这是树,绿色的”“宝宝你看那是花,红色的”这个过程也是孩子积累词汇量的过程。
2.注意把握情绪,平静对待
当孩子说出难听的,或者不该说的话时,父母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去批评孩子。因为他们并不理解自己说出这些话的真正含义,有可能是在模仿,有可能是觉得好玩。
如果家长的反应强烈,有可能会更加激起孩子的模仿欲望,或者他们会为了引起家长注意而不断重复。
如果是偶然无意说出,忽略他。
如果孩子在生气时说出我恨妈妈,或者我要把妈妈杀死这样的话,请先平静内心,安抚自己的情绪,因为哪个妈妈听见这话都会很伤心。然后肯定孩子的情绪,问孩子是不是生妈妈的气。接着可以做正确引导,告诉他如果生妈妈气,可以对妈妈说,妈妈我很生气。最后告诉孩子他这么讲妈妈会伤心,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
3.耐心
当孩子变成复读机或者行走的提问仪时,请不要敷衍或者回避。重复是他在积累词汇,而提问是他在学习,我们家长更不应该放过这个好机会,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一边回复答案,一边引导孩子思考,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
比如去动物园玩的时候,孩子指着熊问,这是啥?家长可以回答,这是熊,你看他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棕色。家长可以继续追问:你知道熊喜欢吃什么么?孩子如果不知道,可以给他稍作解释,接着引导你知道还有别的颜色的熊么?
这样一来二去既可以帮助孩子增长知识,还能教会他举一反三联想的能力。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第一次当爸妈的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我分享的经验能帮你解决育儿困惑。我是王咨骅,一位80后职场宝妈,愿与孩子共同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