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教育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首先:孩子在面临成长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肯定的。
另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让孩子面临更多问题。
举个简答的例子:拿1+1=2来说。
孩子刚学完数字,对于第一次接触“加法”来说,1+1就是孩子要面临的问题,他不知道如何算,也不知道结果是多少。
而对于父母来说,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如何计算1+1等于多少。
玉石我们拿来两个苹果,先放一个苹果,问孩子“这里有几个苹果?”孩子说:“一个”。好,我们现在再放一个苹果,问孩子:“现在加上一个苹果,有几个苹果?”孩子看着苹果说:“两个”。
于是,孩子知道了“1+1=2”
用苹果取代数字学习算数,就可以认为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它帮助孩子完成了“1+1=2”的学习,我们可以认为孩子成长了,提升了。
然而,容易让我们忽视的是:孩子在解决了1+1的问题之后,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比如:
用爸爸拿苹果取代数字的方式学习算数,孩子开始了联想:
一个苹果+一个苹果=两个苹果,那么:
一个桃子+1个桃子=两个桃子
以此类推……
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完美的提升,突然,一个问题困扰住了孩子。当孩子拿吸管在桌子上做实验的时候:
1滴水+1滴水……为什么还是1滴水?
当然了,作为大人你很容易发现问题的原因在哪,因为水是相融的。可对于刚刚学完1+1的孩子来说,他却无法理解。
于是,我们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然而,反观这些现象我们发现,虽然我们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有益”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帮助孩子“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得持续的成长。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好的,是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
然而,有些问题却能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让孩子停滞不前。
同样的例子:
孩子不知道1+1等于几,他觉得这个题很难,而且一点都不好玩,他不想算了。
这个时候爸爸说:“没关系,你先玩,等你想学了,我再教你。”
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孩子对数字失去了兴趣,等他想学了再教他?估计你是等不到了。
其次,孩子在你的处理方式中获得了一种更轻松的处事方式:事情拖一拖就可以逃过去了。于是,他养成了做事拖拉的性格。
所以说,有些行为会阻碍孩子的探索,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些事,必须引起重视:
1.宠溺
关心、体谅、包容,是我们对孩子爱的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包容没有了底线,一旦体谅失去了原则,一旦关心没有了约束,那么爱就变成了宠溺。
宠溺孩子,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在孩子的观念中,一切都可以用爱来解释,一切也可以用爱当做借口。
这个题太难不想做了,你还让我做?你不爱我了?
扫地太累不想做、自己穿衣服太累不想做、刷牙洗脸太费事不想做……
渐渐地你发现,孩子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儿”,连穿个衣服都不会。
2. 放纵
宠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放纵,对孩子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宠溺是一种行为上的照料,会影响孩子行为能力的成长。而放纵更加危险,放纵往往会导致孩子道德品质上的缺失。
比如,孩子觉得好玩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家长不加理会,于是践踏草坪在孩子的意识中就成为了“被允许的事”。
比如,孩子对爷爷不尊重,家长觉得“他只是个孩子,没必要计较”。于是,在孩子的意识当中“不尊重老人”也成了“被允许的事”。
长此以往,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无疑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3. 从不惩罚孩子
我们知道,奖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在对的事情上加以奖励,可以强化孩子“做正确的事”的意识。
简单的说,做好事可以得到奖励,所以孩子更愿意做好事。
但同时我们需要知道: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没有惩罚远比没有奖励危险的多。
因为惩罚代表的是:做错事之后爸爸妈妈的态度和反应。
如果孩子做错事没有得到惩罚,即便你告诉他这件事是不对的,他也不会有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孩子的成长已经要面临各种问题和阻碍,作为父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付出,不应该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因素。
想要对孩子好,至少先得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
宠溺肯定不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