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妈的日记本
生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就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让幼儿多动手能促进大脑很大一块区域的发展,当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锻炼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儿童早动手,多动手,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这对儿童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训练和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呢?
一、儿童动手能力差的原因
1.其实宝宝的许多技能的习得是模仿大人的结果,如果家长平时跟宝宝相处和互动的时间都极少,宝宝很可能就没机会通过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从而练习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利于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
2.很多家长担心儿童太小不会做事,怕他们出事,或者是怕儿童损坏家里的物品,许多事不让儿童自己动作去做,而由成人包办,儿童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
3.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儿童动手的小天地。儿童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儿童可活动的空间太小。
4.儿童动手材料少。爸爸妈妈花钱买的玩具,外表虽美观,但大多数是机械或电动的,不能拆拼,儿童缺乏动手材料。
5.当儿童长大之后,开始尝试获得某些技能的进步时没有得到及时肯定,或在宝宝对某些技能产生兴趣时未得到充分鼓励,都会使他对有利于发展精细动作技能的行为逐渐丧失兴趣。
二、对儿童的危害
1.语言发育迟缓
因为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脑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同的,所以儿童的语言也会发育迟缓,出现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情况。
2.自信心不足
动手能力差属于本体感发育不良,本体感是自信心的根,精细动作发育不良的儿童,无论做什么都会慢同龄儿童半拍,时间长了,就会让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3.写字速度慢
儿童由于对小肌肉控制不灵活,所以就常常感觉自己手指僵硬,做起事来,也不得心应手,如果需要动手的时候,就无法做到很好的协调配合,动手能力就呈现一种弱势。儿童自从上小学后,就会面临大量的家庭作业,但是由于儿童不能很好地控制手指和手腕的灵活程度,写起字来就会很慢,作业总是比别人多花时间,考试上,也会吃亏。成绩自然就会不理想。
三、怎么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
1要尽早训练儿童学会用手
三四个月的儿童就常常喜欢看自己的小手,一会儿五指分开,一会儿转动着手心、手背、欣赏自己手的活动。这时家长可以摇篮上方儿童伸手可以摸到的地方悬挂一个光滑、彩色、消过毒的球铃,让儿童碰撞或抚摸,玩具被儿童碰到时,来回摆动会发出悦耳的音响,他就会感到高兴。儿童会抓学爬之后,可以在他周围放些小手鼓、球、积木等简易玩具,让他爬去抓,以便锻炼他早期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他的动作协调性。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的衣袖不宜过长过小,即使冬天也要让小手露出袖口,好让他的双手自由自在地活动,去触摸玩弄各种使他感到有趣的东西。
2.让儿童实现“自己动手”的愿望
儿童常常在两三岁时,出现走路不要父母搀、吃饭不要成人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试试的情况,父母要不失良机,因势利导地给予适当的帮助。例如,为训练4岁幼儿自己穿鞋、脱鞋、家长可以给幼儿提供稍大些的鞋,使儿童在容易脱中尝到自己动手的甜头。在给他玩各种玩具时,要先进行示范,逐步启发他的想象力。如教儿童搭房子,家长可以提示他,“我们住在楼上,怎么办?”儿童就会用几块积木搭个梯子。还要及时教儿童扣钮扣、洗手帕、使用筷子等,让他尽早学会自我服务。也可以让他给爸爸、妈妈拿拖鞋、吃饭时摆碗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此之外,家长可把动手能力的锻炼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如刚买回的桔子、豆子、盐等,不但要让他们亲自看、闻、尝,还要让他亲手摸一摸、剥一剥,这些不仅能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及其动手的灵敏性、准确性、锻炼儿童的耐心、自信心,同时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更充分的开发。
3.为儿童提供一个动手的小天地
儿童在幼儿园锻炼了初步的动手能力,回到家里,父母最好为儿童准备一些废材料,如布条、旧挂历、乒乓球、各种包装纸盒、橡皮泥、剪刀、浆糊、彩笔等,安排一个角落、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同时家长也要参与。如用布条和儿童一起做毽子,做好后同儿童一起玩踢毽游戏,这样就能使他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获得一定知识和动手经验。只要儿童认真做事,并愿意尝试,喜欢尝试,家长就应给予表扬、支持和引导,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
总之,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有益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尤其在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方面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年轻的父母们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细心观察、认真引导、要把对儿童的爱落实在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爱的情感而剥夺儿童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把“干预”变成“参与”是家长锻炼儿童动手能力的重要的心理前提。另一方面,父母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不可以单凭生活经验。因此,适当地学习有关知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是家长锻炼儿童动手能力不可忽视的必要准备。
(本文由宝妈的日记本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