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统计过,总共加了多少个宝妈群?
如果说车里有油、卡里有钱、手机有电,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安全感,那么作为一个老母亲,微信里存几个宝妈群,也是必备安全感的标配之一。
解疑答惑、拼团学习、抱团吐槽……让老母亲们不再束手无策,生活如虎添翼,带娃得心应手。
但是,然而,but,宝妈群也是李鬼李逵般良莠不齐、参差不一。
优秀的宝妈群各有千秋,崩坏的宝妈群如出一辙。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一个靠谱的育儿根据地呢?
下面是一个朋友给我分享的宝妈群避坑故事,可以说这是她赴汤蹈火、呕心沥血,用生命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饱受垃圾信息摧残
刚开始加入宝妈群时,还是感到很开心的。
礼貌介绍了自己,发了个红包,然后把自己的问题发到群里。
但让人无语的是,红包很快被抢完,但却没人回答问题,紧接着蹦出来一条信息竟然是
“我家孩子在参加满月照比赛,求点赞!”
看到有宝妈发了这个,这个群瞬间就被点燃了。
其他宝妈也纷纷把各种链接、二维码、砍价邀请统统甩出来,瞬间被刷屏,点都点不过来。
到了晚上,求赞、砍价、拼团的信息终于消停了。
正要长舒一口气,看到有人在群里抱怨说:
“刚才和婆婆吵了一架,老公居然还帮着她骂我!”
话题一出,宝妈们都激动了,纷纷数落起自己婆婆和丈夫的不是,一时间群里成了吐槽大会,抱怨声此起彼伏,像是看了好几部婆媳大战的口水剧。
讲真,工作+带娃就已经够心塞的了,还要看这么多负能量爆棚的信息,一点也感受不到鼓励和正能量,还让本来就看老公不顺眼的宝妈们,更加火大。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本来正在吃饭,打开宝妈群一看,几张便便图就跳了出来。
原来是一个宝妈想问大家,这便便看起来健不健康,虽然不是恶意,但还是一阵反胃,于是果断点了退群。
把宝宝带好已是实属不易,实在是没必要让无意义社交和无效信息来污染你的生活。
抱着学习的初心加入,却浪费时间看了一堆不想看的东西,这是不靠谱宝妈群的第一宗罪。
无处不在的金钱陷阱
过了几天,跟着朋友进了一个据说经常有福利的宝妈群。
没多久,群里就有人开始发广告招宝妈兼职,有几个宝妈附和说他们家工作很靠谱。
一看这文案,写的好让人心动,就按照联系方式加了QQ。对方说要先交200押金,现在骗子这么多,还是要多个心眼,赶紧查查吧。
一查,果不其然,是骗子本人没错了。
因为谨慎躲过一劫之后,又看到群里有个宝妈秀她家用的纸尿布,吸水性好,透气防漏,宝妈说可以帮大家代购一些。
看大家都买,就跟着买了一包。
给宝宝用的第一片就出问题了,屁股捂得发红,宝宝一直在哭。
于是赶紧反映,但就在群主打算踢人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那几个人的头像和名字了。
偶尔宝妈群主也会发起团购,被鼓动着买了几次,一个小书包动辄500块,一双小鞋子也要300块……拿回家一看,东西也还行,但就是卖太贵了。
看着让人心惊的账单,一阵肉疼。
其实仔细观察宝妈群,就会发现,常见的基本构成就是:运营成员+微商、代购+打广告的+ 相关专业人员+纯宝妈。
很多商家看中了宝妈们的消费能力,借机潜伏在各种宝妈群里,互相做托,寻找机会打广告、卖产品,让宝妈们防不胜防。
宝妈群里想要掏空你钱包的人,总是比想解决你问题的人要多得多,自己钱包里的钱,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花了出去,这是第二宗罪。
散播各种误导的育儿方法
群里经常有妈妈咨询一些小孩子常见的病痛,然后问大家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宝妈群瞬间变成“我比医生懂”群。
这样的问题和回答你有没有见过:
宝宝便便不正常,拉不出屎?肯定是喝奶粉太多上火了!要吃中药降火!
宝宝眼屎变多了?用母乳滴眼睛;宝宝脸上有疹子?用母乳擦擦;
宝宝拉的便便颜色不对?形状不对?揉肚子就能治好!
宝宝消化不好?喝点益生菌!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我的宝宝黄疸还没消,医生让照蓝光,我该怎么办?
宝妈们瞬间分成几派:
1.听医生的保险;
2.不要听医生的,都是骗钱的,晒晒太阳就好了;
3.吃茵栀黄,我家小孩就是吃这个好的;
4.你母乳有问题,别喂奶了;
5.推荐一款祖传中药,药到病除。
......
一群宝妈七嘴八舌,不仅没有解答问题,最后还因为各自的观点吵了起来。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拿着不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养孩子,当遇到质疑的时候就说“那你怎么解释我小孩就是这样好的?” 他们宁可更相信唬人的偏方,也不愿意相信科学的结论。
宝妈群里,相信这些说法的人真的不少,辟谣都忙不过来,你解释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这是第三宗罪。
如果想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一定先找专业医院或组织系统学习,孩子不舒服,找医生好好咨询一下,这才是正道。
宝妈群里一通胡乱讨论,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甚至会被带到坑里去。
无处不在的优越感和鄙视链
宝妈群里还有一条鄙视链。
很多新手宝妈都爱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应该买什么奶粉呀?
这时候,如果有个宝妈回答某个国产品牌的奶粉还不错,马上就会有人出来说:
国产奶粉能吃吗?三鹿忘了吗?你想吃成大头婴儿吗?宝宝成长就这么一次,怎么不舍得给孩子多花点钱呀!
然后就有妈妈推荐:
“用澳洲的XX,用新西兰的XX,再不济也要香港买的XX,孩子奶粉是大事,你没钱也一定要买好的。”这些品牌有的甚至都没听过。
除了奶粉品牌鄙视链,还有经典的奶粉和母乳之争。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
“干嘛喂奶粉呀,这种人工制品对孩子一点都不好,为了孩子健康一定得喂母乳呀!”
你要是说没奶水,她又会说:
哎呀,你真是自私呀,没奶水多吸吸就好啦!我都被咬出血了还坚持喂的,吃母乳的孩子才最健康的呀!
这样的鄙视链无处不在。
剖腹产的妈妈被顺产的妈妈鄙视,保姆带娃的被婆婆带娃的鄙视,在家坐月子的被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鄙视……
这是第四宗罪。
其实每个宝妈的情况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现有条件来选择育儿方式就OK了,没必要各种攀比斗气,毕竟每个妈妈都想把宝宝照顾好,没必要对别人指指点点,更不要给对方扣上道德高帽。
无处不在的焦虑感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放学回来后发现,孩子变得沉默胆小了,于是就到宝妈群里去问:
“孩子怎么变这样了?”
宝妈们纷纷出谋划策:
肯定是没吃好没睡好,身体不舒服了,你照顾孩子出了问题;
你是不是不太懂孩子的心理,教育方式有问题,随便叱责了孩子;
你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孩子变得不自信了。
虽然得到的回答并不符合诉求,但还是礼貌地感谢了群友,客套了一句:
“我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带娃,有时候忙不过来,幸亏有你们帮忙给建议。”
一个宝妈马上质问:
“你怎么不全职带娃呀,还要上班?你知不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最敏感了,一定要牺牲一下自己,才能把小孩教育好呀!”
依旧客气回复:
“工作实在太忙了,过段时间还打算把娃给老家奶奶带一段时间。”
谁知道就捅了娄子,群里的宝妈纷纷说:
“为什么不带在身边自己养呀?和妈妈分开的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还影响亲子关系!”
“对呀,这么小就离开妈妈,太可怜了!我就不舍得,生了孩子就辞职了,妈妈亲自带孩子才是最好的。”
“赚钱有那么重要吗?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母爱更重要啊!干嘛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全职妈妈不仅鄙视非全职妈妈,更是各种亲子关系处不好就会毁了孩子一生的言论。很是疑惑:
为了孩子未来努力的妈妈,难道就是不爱孩子的吗?
越想越郁闷,越想越气愤,于是干脆一口气,把所有的宝妈群全退了。
慎加宝妈群,做舒心妈妈
我问朋友,你退光了群,不就跟你一开始进群找知己的想法相违背了吗?
朋友笑着说:我现在花时间去看育儿书籍,还买了专业老师讲解的育儿课,啥问题都解决了。
再说了,我仔细观察了女儿好几天,发现她就是觉得上了幼儿园有点不习惯,我把以前刷群的时间都拿来专心陪她玩,现在她比之前还要开朗的多呢。
听朋友说,她还花时间交了一个医生朋友,有什么疑问都直接问医生,不再让混杂无效的信息困扰自己了。
宝妈群存在的意义,本来十分美好。
新手宝妈对未体验过的一切充满了迷茫和恐惧,有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能少走很多弯路。宝妈经历相似,能互相理解,在一起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还有很多专业的宝妈群,不仅能给出专业的知识,还能带着宝妈们采购到好用的必需品和靠谱的学习平台。
但现在不专业的宝妈群数量众多,混杂了太多杂乱的信息,也扰乱了正常的社群秩序。
很多人都是凭着自己的认知来给出建议,因此难免会有偏颇。
孩子不舒服,就应该及时去咨询靠谱的医生;育儿知识上的疑惑,向可靠的个人、平台和机构寻求帮助;
如果想要加入宝妈群,尽量通过靠谱的渠道,譬如权威的公众号、育儿网站等官方渠道等,这样才能遇到更多专业的群友,避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每个妈妈都希望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不要行差踏错一步,因此十分焦虑,焦虑又促使我们去搜集更多信息,急于去寻求别人的建议。
育儿的过程也是妈妈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我们逐渐能够用平和的心态,从盲目对外寻求帮助,到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
与其向外界寻求解决对于孩子的养育疑惑,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好好相处沟通,毕竟谁也不如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甚至成长速度也不一致,有的孩子8个月就会说话,有的孩子2岁了还表达不够清晰。在排除病变的情况下,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毕竟都是第一次做妈妈,毕竟没有谁是不会犯错的,接纳自己,宽恕孩子,慎选宝妈群,做舒心妈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