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感统训练的孩子
1、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感统训练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热词,很多教育机构经常拿这个词来吸引家长们的注意。
这不,我们小区就有一个大妈,把孙子送去教育机构进行感统训练。
和她聊天谈起这件事,她说:“我家孙子特别调皮,都上二年级了,还是坐不住,总是需要盯着才肯好好写作业,我听老姐妹说起这个感统训练,她说特别有用,我就去她说的那个教育机构问问,你还别说,人家老师说的情况跟我家孙子的一模一样,说是什么感统失衡,我就把孩子送过去训练训练。”
过了半个月左右,又碰到这位大妈,问她孩子训练的怎么样了,她一脸郁闷的说:“别提了,一点效果也没有,在那儿看着好好的,一到家就还是老样子,说什么感统训练,肯定是骗钱的。”
之所以没有效果,很可能是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是感统失衡,也可能是这个教育机构方法不得当。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感统失衡做充分的了解,免得将孩子出现的问题归因错误,导致错过了重要的纠正期。
2、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衡?要想知道感统失衡的真正意思,先要明白什么是感统。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是指儿童的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理论,是在197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提出的。
爱尔丝博士
说具体点,感统就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已的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概括来说,感觉统合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与大脑和身体的发展息息相关。
据调査显示,大部分儿童都存在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只是有些孩子程度比较严重,比如走路不协调、多动等,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有些孩子不太明显,比如晕车、恐高之类,不影响平时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这种感觉统合能力与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
孩子通过感觉器官进行学习的过程
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入大脑,大脑对身体做出指令,孩子的肢体才能做出反应,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大脑无法精准的接受来自感觉器官传达的信息,那他就无法做出准确反应,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感统失衡。
所以,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感统失衡,肯定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
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了感统失衡?感统失衡的儿童大部分在智力上并没有缺陷,甚至智力水平还常常处于平均水准之上,但是这些儿童在学习和行动上经常会有困难,其中1/4的儿童因为学习能力的缺失而导致在学习上严重落后于同龄儿童,却被家长误以为是智力上的缺陷。
感统失衡的儿童会在一些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家长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来进行判断。
01、无法确定惯用手;
一般孩子三岁左右就会发展出惯用手,大多数孩子是右手,少数孩子是左手,他们会用这只手完成拿笔、用剪刀、用筷子勺子等动作。
如果左右手混乱使用,无法确定惯用手,会影响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
无法确定惯用手
02、吃饭时,饭粒撒得到处都是;
因为感统失调,唇部周围的肌肉张力不强,在完成咀嚼动作时会受到影响,吃饭时就会把饭粒撒的到处都是。而且,这些孩子在咀嚼泡泡糖的时候也会感到很吃力。
03、无法掌握倒水的技巧;
倒水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对于感统失衡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在倒水的过程中,他需要把握水壶与杯子的距离,还要控制水壶倾斜带来的力量变化。
感统失衡的孩子倒水很容易洒出来
04、剪指甲时容易紧张;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会讨要剪指甲、洗头发、剪头发之类的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可以适应这些活动。而对于那些触感特别敏锐、防御过当的孩子来说,年龄的增长并不能让他们适应,他们经常歇斯底里的反抗,而家长却无法找到正确的原因。
05、无法对东西进行正常排序;
当视觉空间判断能力缺失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排序上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将物品按照颜色或大小排列,或者左右鞋子经常穿错等,都属于感统失调的表现。
排序困难
06听写测试有困难;
感统失衡的孩子对听到的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在进行听词、或者听句子等测试时会漏词、漏句子。
07、走路不协调;
感觉统合不好的孩子走路也会不协调,比如害怕高处,对需要平衡的窄路或者不光滑的路面表现明显的抗拒,这是因为他的平衡能力或者前庭发展不全,导致了感统失衡。
当然,并非每个感统失衡的儿童都有以上的表现和问题,有些是个别情况,有些是几方面都有,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感统失衡的原因。
4、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衡?总体来说,感统失衡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找到原因,家长们才能对症下药。
01、先天因素;
l 孕妇怀孕时缺乏休息、工作忙碌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导致的胎位不正;
l 孕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等;
l 孕妇年龄较大、难产缺氧等;
l 家族有类似的学习障碍疾病等;
孕妇生活和情绪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
02、都市化因素
现代儿童居住环境大多是单元房,打闹空间较小,缺乏活动空间,对孩子的运动能力、肢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发展不利。
而且,孩子放学到家之后需要写作业,还有其他的技能训练,跟其他孩子的玩耍时间就会减少,交际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03、家庭教育因素;
一部分家长过于看中学习成绩,导致孩子思想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于溺爱,保护过度,不给孩子尝试和犯错的机会,缺乏锻炼。
情绪失控的孩子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在进入社会时觉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和同事好好相处。
找到儿童感统失调的可能的原因,家长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
5、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可以做些什么?01、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个错误认知;
虽然越来越多的早教理论强调感统训练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家长存在一定的误区。
感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提升;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不清、情绪无常、爱哭粘人等情况,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就是年龄小,等长大了就好了。
但其实,感觉统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训练真的很有必要。
他们需要从小接触周围的事物,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接收外界的刺激,通过训练让大脑能够指挥肢体做出准确反应,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
把感统失衡当做一种病,给孩子乱贴标签;有人以为感统失衡是一种病,但其实,大部分孩子身上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很多成年人也有感统失调。
比如晕车、恐高就属于感统失衡的情况,所以即便孩子有感统失衡,家长也不要过于恐慌和焦虑。只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统训练,孩子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的。
还有的情况就是,孩子不属于感统失衡,只是情绪不佳或别的原因,却被某些教育机构强行安插上感统失衡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自然没有很好的效果。
不要乱给孩子贴标签
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和了解关于感觉统合的相关知识,给孩子正确的指导,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认为孩子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有的家长认识到了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却把这个任务直接推给了教育机构,认为交给老师自己就无需费心了。
但是,亲子关系才是感统能力发展的基础,家长是孩子感统能力发展的重要“老师”。
在训练的过程中,只有家长才能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的变化,在孩子踟蹰不前的时候,能够给孩子加油打气,在孩子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给予孩子充分的表扬。
不仅能够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认为感统训练没有必要;感统训练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使他们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平衡协调能力、行为能力、组织控制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的提升。
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统训练,能让儿童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准确判断,使儿童的肢体动作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也是儿童学习能力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在肢体方面有很好的感统能力,他就可能发展成为舞蹈家或运动员。所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感统训练,并非可有可无。
每个孩子的感统能力有差异
02、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情绪稳定、营养均衡;
孕妇在怀孕期间的情绪变化会直接让胎儿感受到,如果经常情绪变化过大,会使孩子的健康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孕妇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太过焦虑。
另外,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太辣的、太咸的、太甜的事物都不宜多吃,更要避免抽烟、喝酒、咖啡、浓茶等。
在怀孕月份比较大的时候,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注意观察胎儿的胎位变化,注意脐带是否顺畅,这些都跟孩子以后的触觉、听觉等有很大关联。
一般来说,怀孕期间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每天的饮食要有肉、蛋、奶、蔬菜、水果等,还要有一定的户外锻炼,不需要在床上躺着不动。
营养均衡
03、感统训练要从小开始;
对于孩子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3岁前的预防期;
6岁前的矫正期;
10岁前的弥补期;
所以,关于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越早越好。在孩子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很难改变。
04、非常简单的家庭小游戏,帮助孩子训练感统能力;
触觉小游戏:让孩子用手触摸不同温度的水,感受不同温度带来的触感,当然,前提是要安全。
用小梳子给孩子梳头,刺激孩子的头皮,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玩,训练精细动作。
找几个不同质感的东西,让孩子感受粗糙、光滑、柔软的差异性,教孩子表达出来。
给孩子挠痒痒,孩子大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家长轻轻挠一下咯吱窝或者小肚子,孩子就会乐不可支。
孩子很喜欢抓痒
触感小游戏并非只有这几个,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想到很多的小游戏,在快乐的亲子氛围中增强孩子的触感。
平衡感小游戏:爬行,几个月的时候,孩子就可以慢慢爬行了,这是非常好用的平衡感训练方法。
坐摇篮,摇篮的左右摇晃也可以使孩子得到一定的平衡训练。
大点的孩子可以坐秋千、走平衡木,当然,一定不能强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选择。
模仿小动物,可以模仿小狗、小猫、小蜗牛、小青蛙、毛毛虫等,这些动物不同的行走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也让孩子平衡自己的四肢。
本体觉小游戏:各种球类游戏,各种球是大多数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玩具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球类。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整理衣服、扫地、洗袜子、收拾玩具、剥蒜等,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
一起做家务
跳绳,跳绳需要孩子控制双手的摇摆幅度,还需要两条腿精准的跨过绳子,是非常好的训练游戏,做到并不容易,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蒙眼睛捉迷藏,眼睛被蒙上以后,孩子需要通过听觉来判断其他人的位置,很好的训练孩子。
横着走路,像螃蟹一样走路,跟平时的走路习惯不同,让孩子学会控制前后左右。
视觉小游戏;黑白棋子,黑白棋的颜色对比很鲜明,能够刺激孩子视觉的发育。
彩色图片,不同颜色的图片可以刺激孩子是视觉,这个从几个月就可以进行训练啦。
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形状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孩子观察。
颜色连连看,在纸上画出不同的颜色物品,让孩子将颜色相同的连在一起,帮助孩子认识不同颜色。
听觉小游戏;多跟孩子说话,多多交流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听觉,更是训练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思考我们的话是什么意思,他该做出什么反应。
听儿歌,很多儿歌都很朗朗上口,多听儿歌,学会唱,对听觉是很好的培养。
大自然的声音,多带孩子到公园去,听听鸟叫、水流声、风吹树林的声音,鼓励孩子模仿出来。
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嗅觉味觉小游戏;水果大会,不同水果拼盘,让孩子闻一闻,品尝一下,并且说出不同水果的味道,学会用词语描述出来。
糖水、盐水、白醋、白开水等放在一起,让孩子尝尝,感受不同的味道。
还是那句话,游戏只是形式,家长们可以通过各种安全可用的游戏来训练孩子,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多和小伙伴们玩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预防大于治疗,家长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他进行一定的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形成较高的感统能力,无论是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还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角度,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家长们可以多多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一个小游戏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
参考书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李娟
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
作者:四点老师,一儿一女的妈妈,凌晨四点看书更文,教育行业从业十年,专注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