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很自私,特小气。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18个月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终于发现“我”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个体,也慢慢知道了“我的”,会捍卫自己的东西,时刻宣誓那是“我的”。
同时,一直到学前期,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的阶段,自己的小玩具,小勺子不愿跟别人分享。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自己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去碰。
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自私,只是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已,爸爸妈妈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1用交换来学会分享
小朋友之间互换玩具,互相分享,这样每一个人有一个新玩具玩。
建立简单的规则,让孩子遵受,比如一人玩一次,几分钟后再交换。
2家里的东西不要让孩子独享
好东西都给孩子吃,会让孩子习惯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的,而不考虑别人也有需求,不会分享。所以有好吃的东西,大人孩子一起吃,一起分享,让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潜移默化地学会分享。
3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如果家里来小客人了,而小朋友见到喜欢的东西都想抢,本来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孩子肯定不愿意,俩孩子打起来了,大人怎么办呢?
聪明的父母会自己拿钱领小客人去商店再买一个。父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小小的心灵自我意识很强,也不明白分享的意义。而且本来东西就是孩子的,维护自己的东西是最基本的权利。父母过分干涉会导致孩子长大软弱无能的性格。
4树立乐于分享的榜样
爸爸妈妈平时的一切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跟着模仿学习。树立乐于分享的榜样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引导。
相反,如果爸爸妈妈平时不爱分享,爷爷奶奶们来了,买了好的东西也不拿出来,那孩子有好东西也不愿意与人分享。
5及时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如果孩子主动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要及时的表扬,告诉孩子做得很棒,爸爸妈妈很喜欢这样的行为。慢慢地孩子会知道,分享行为是好的,分享了被认可也会让孩子感到很快乐!
只有分享是自愿的,而且是开心的,分享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你学会了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