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强调过,读绘本的最佳方式就是亲子共读,而亲子共读的核心就是互动。互动,互动,互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爸爸妈妈在给宝宝读绘本时,一定要注意多和宝宝互动。而想要让宝宝愿意和爸爸妈妈互动,就需要增强宝宝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感。
那么,爸爸妈妈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参与到阅读中来,和爸爸妈妈一起互动呢?下面,我来说说2个方法。
有时候,我在给宝宝读绘本时,会发现绘本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与宝宝的生活联系较弱,宝宝很难听懂。这个时候,宝宝就会对绘本不那么感兴趣,读绘本就变成了爸爸妈妈的独角戏。
碰到这种情况,我会尽量用宝宝能听懂的词语读给宝宝听。只有让宝宝理解了绘本中的内容,宝宝才可能愿意参与到阅读中来。不过,有些比较抽象的或宝宝比较少见的事物,却不是靠三言两语就能帮助宝宝理解的。
阅读要联系生活经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爸爸妈妈最好把该事的具体过程,或该物的具体形象呈现在宝宝眼前,宝宝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比如:当看到“推开”这个词,爸爸妈妈应该在宝宝面前做出推开门窗的动作;当读到“书包”时,想让宝宝知道书包是什么,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拿个书包给宝宝看。
除了让宝宝理解故事而把绘本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之外,爸爸妈妈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反应,以及爸爸妈妈想通过阅读让宝宝学习到什么的目的,在阅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增强与宝宝的互动。
比如:宝宝在看《逃家小兔》时,会一直指着图案说“兔子、兔子…”爸爸妈妈就可以问宝宝:“你见过兔子吗?”然后和宝宝讨论生活中见到兔子的经历。
如:“宝宝,我们都在哪里见过兔子呢?”宝宝可能会说是在其他绘本,或电视上,或在有养兔子的人家里。也可以问宝宝:“宝宝,你觉得兔子喜欢吃什么呢。”宝宝可能会联想到之前看到兔子吃东西的情景,会说:“吃胡萝卜。”当然,宝宝也有可能会答不上来。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顺便和宝宝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不过,在和宝宝讨论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注意别把话题说得太远,讨论过后要记得回归到绘本主题中来。如果想要避免跑题,就需要爸爸妈妈在和宝宝讨论时,多提问一些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题。
比如:在读《逃家小兔》时,爸爸妈妈询问宝宝兔子喜欢吃什么的问题,就问得很棒。因为绘本中就刚好有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去抓变成小鳟鱼的小兔,而兔妈妈用的“鱼饵”就是小兔最爱吃的胡萝卜。这样,爸爸妈妈只需要打开这一页对宝宝说:“宝宝,你答对了。你看,小兔看到胡萝卜就跑过去了。”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继续和宝宝接着往下读绘本了。
把故事演出来不过,有些事或物,可能受到条件的限制,爸爸妈妈无法把具体的过程或形象呈现在宝宝面前。那么,或许还有一个方法,可以间接呈现给宝宝一个过程或形象,帮助宝宝理解,这个方法就是演故事。
把故事或故事中的某个形象演出来,不仅能帮助宝宝理解故事,还能满足宝宝好奇、好动的天性,增强宝宝阅读中的参与感。
比如:我在给宝宝读《大卫,不可以》中大卫看电视上的超人这一页时,考虑到宝宝从来没有看过有关超人的动画片或图片,不知道什么是超人。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扮演一次超人给宝宝看。
我从床上拿来了宝宝的大毛巾,把大毛巾的一条短边披在我的双肩上,并把大毛巾剩下的部分甩在身后。接着,我在原地跳了几步,又朝着客厅的方向跑了出去,让速度带起身后的毛巾,让毛巾飞起来。
宝宝看了我的表演,很是兴奋,还嘟喃着想让我也给她披上大毛巾变超人。
除了让宝宝理解故事而演故事之外,一些故事情节简单又贴近生活的绘本,也是非常适合用来角色扮演的。当然,如果宝宝比较大了(一岁半以上),能够大致理解一些故事情节,表达一些内心的想法,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宝宝来一场真正的表演,让宝宝也担任表演中的角色之一。
比如:像我之前提过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就非常适合角色扮演。爸爸妈妈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边看着图画演,但是不一定要照着文字读出来。除此之外,爸爸妈妈还要允许宝宝不按“剧本”出牌,当宝宝联想到其他事情时,要配合宝宝,让宝宝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改编故事。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有小栗色兔子和大栗色兔子2个角色,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时,“演员”要注意模仿角色的声音和动作,用甜美清脆的声音来模仿小兔子,用成熟沉重的声音来模仿大兔子。另外,“演员”还要模仿兔子的动作(注意安全),做出各种宽而大、长而高、远而广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宝宝(或爸爸妈妈)的爱。
在表演的过程中,宝宝还可能由小栗色兔子联想到《逃家小兔》中的小兔子,宝宝可能会想要“逃跑”,找个地方躲起来。爸爸妈妈不妨配合宝宝,当爸爸妈妈找到“小兔”时,别忘了抱抱宝宝,这同样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在读绘本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把故事里的角色或情节,更形象地呈现在宝宝的面前,在帮助宝宝理解的同时,也使宝宝代入到故事情节当中,真正让宝宝参与到阅读当中。
我是@腻腻妈,青云计划获奖者,坚持更新育儿知识。目前已发表“关爱乳牙健康”、“辅食添加”系列文。想了解更多养育宝宝的知识,请关注我。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向拍摄者致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