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会员妈妈发过来的喂养安排,我把它发往育儿群后,立马引起了一大片宝妈的轰动。
这是一个刚满周岁的宝宝:
早上
7点左右起来,8点吃早餐(白粥或者玉米粥都加适量小米,配炒蛋或者蒸蛋),10点左右喝150毫升羊奶粉;
中午
12点半吃午餐(瘦肉粥、南瓜粥、玉米粥都有加适量小米,青菜,配菜有鱼肉),下午14:30喝100毫升奶粉睡午觉;
下午/晚上
17:00左右起来,18:30吃晚餐,粥类或者煮汤面等,晚上9点喝150毫升奶,9点半睡觉。
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宝妈们的轰动呢?
因为这位妈妈在餐次安排上非常合理,不管是辅食还是喝奶都很规律有序,还帮助孩子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而这一点是很多妈妈都做不到的,甚至喂养上一塌糊涂,胃口小得可怜。
再就是感到和日常中接触到的一些喂养知识存在理解上的冲突,如书里教的、儿科医生讲的,都似乎不太一样。
所以,很多妈妈都好奇了。
比如有的妈妈问:
每次喂养相隔才2~3个小时,孩子上一顿的食物能消化完吗?三正餐三加餐会不会存在过度喂养?
这里我们要知道,这个刚满周岁宝宝的正餐与正餐之间的间隔是在4小时以上的,而加餐才是在两正餐之间,间隔为2~3小时,加餐的食物种类也仅是奶类。
由于上午到中午的消化能力强,加餐间隔2小时;到了下午和傍晚的消化能力差,加餐间隔3小时。
刚出生的宝宝消化奶类只需要2~3小时,满周岁后的消化功能更强了,时间还会大大缩短。
加上奶类里70%左右都是水分,只有30%是营养成份,还是好消化的营养,不像辅食一样需要多次消化的食物。
所以不存在喂养频繁或难消化的可能。并且,在营养学里,这样的餐次安排才是最佳的喂养安排。
毕竟孩子的胃容量小,辅食一次吃得不多,只能通过加餐才能满足全天的能量以及营养需求。
比如有的妈妈问:
记得儿科医生建议辅食吃7、8成饱就好了,而且每次相隔3~4小时再吃下一顿的。
由于胃容量的发育标准会因个体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科学喂养的定义是,每次进食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胃容量的80%,这一点儿科医生讲得没错。
包括中医上也有提到,若要小儿安,须有三分饥与寒。
至于每次间隔3~4小时再吃下一顿,这里是指两正餐间隔时间,但不包含加餐,这也是对的。
所以,幼儿园的孩子会有上下午加餐的安排。连三岁的孩子都需要加餐才能满足全天营养需求,何况胃容量更小的满周岁孩子。
比如有的妈妈问:
餐次安排因每个孩子而异,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那么吃,吃不下能硬塞啊!
这点讲得非常对,对于脾胃功能正常或者说强大的孩子,可以给予正常的餐次安排;
至于脾胃功能差或者说是弱小的孩子,只能说通过减少加餐来保证正餐的摄入正常。
所以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加餐吃完就吃不下正餐了,而有的孩子加餐吃完正餐继续的。
这里妈妈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得提升孩子的脾胃功能了。
而不是说,孩子胃口小、消化差、吃不了,我也没办法呀!然后就不再努力了,放任不管的。
比如有的妈妈问:
我就是这么安排的,但还是很瘦,要不要减少一顿奶量,因为辅食吃得少。
这类孩子就属于脾胃功能弱的孩子了,没办法,只能暂时减少加餐来保证正餐的摄入总量了。
等脾胃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后,消化能力增强了,食物排空速度快了,这种情况下加餐就不会影响正餐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满周岁的孩子能一天吃三正餐三加餐的原因。
和脾胃功能正常的孩子对比,这样的餐次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只有和脾胃功能差的孩子对比,这样的餐次安排才会显得似乎不合理。
同样是吃奶,人家孩子2个小时能消化完了,你家孩子4个小时都消化不了。
这里就不能怪食物了,只有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才能给予孩子健康的成长。
作者:小儿好养。来跟我学育儿,让孩子爱吃饭,让孩子少生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