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赏识——激发潜能的武器,人性当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没有一个小生命为了 挨骂而活着,作为家长,轻易不要对孩子说出泄气的话。孩子喜欢被人夸,懂得如何运用赏识,让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妙给糖”,让你成为100分好妈妈,也能成为教育专家。
孩子内心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赏识和肯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想要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做到赏识孩子,没有赏识也就没有教育。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组男孩,先让他们一起长跑消耗体能,接下来,对第一组男孩给予严厉的批评,对第二组男孩给予热烈的称赞。接下来研究人员对这两组男孩进行体能检测,结果发现被批评的男孩无精打采,体能处于崩溃状态;而被表扬的那组孩子精力十分旺盛,体能恢复得十分迅速,而且充满自信。
结论:在教育孩子的时多给予适当的赏识,学会赞美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她们的关注和认可,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有利。但不能过多的赞美,不然孩子容易膨胀,将来走在社会上,心理也会十分脆弱的,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让孩子觉醒,自觉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孩子相对于大人来说,知识少,经验少,缺乏思考能力,所以是一个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的群体。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暗示教育,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方说,孩子不太喜欢数学,那就带他去科学馆之类的活动中心,给予他一些小问题,暗示爸爸妈妈也不会,他回答出来了,给予肯定和赏识,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表扬的声音、语调、手势都要形成暗示,以表达“你做得非常好!“的意思。
02多一点赏识,让孩子更看重自己。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好”还是“不好”。作为父母要不断的肯定自己的孩子,发出“你能行!”的正面信息,让孩子越来越有信心。相反,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心存过度的担心和保护,对孩子发出的是“你不行”的负向信息,那么时间长了,孩子会真的认为自己不够好。
孩子能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实际上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简单来说就是,好的往往更好,坏的往往更坏,多的往往越多,少的往往越少。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种效应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导致“优生更优秀,差生更差劲”的现象。
对孩子的赏识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作为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及心理,遵循一定的赏识原则才能够让孩子在赏识教育中受益。
首先,赞赏要及时。如果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取得了小小的成功,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及时的赏识可以强化他的记忆和感受。
其次,要根据具体的事物进行赏识和表扬。一些不符合孩子内心的空表扬,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表扬一定要很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受到表扬。
最后,要发自内心的表扬孩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表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是虚伪的,孩子也不 会觉得这些表扬有什么意义。赏识是一种交流,在赞赏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发自真心,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
03真心期望孩子变好,孩子就会更好。无论是谁,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爸爸妈妈都能正确的评价对方,而不是总说对方的坏话,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会从小有这样的概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就不会培养出心胸狭隘、爱搬弄是非的孩子。当父母给予孩子评价时如果能够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再多一些肯定,那么孩子一定会朝着父母鼓励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道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 “配套效应”,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明明是班上的调皮鬼,一次和优秀的同学发生争执,老师知道后,明明以以往的经验,觉得这次一定挨骂的,结果老师经过询问,搞清原委,分清是非,公正处理,结果明明大为感动,一反常态,主动向老师道歉认错。老师则因势利导,告诉明明“你也有很多优点的,老师心里有数看着眼里,这次老师想让你来当咱们班的纪律班长!” 明明为了做个好班长,一改原来的恶习,不仅遵守纪律、关心同学,把班级管理得很好,而且课堂上也变得很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结果成绩很快提高了。
父母要想改变自己的孩子,不妨也给孩子几个有价值的“身份”,让孩子能够在潜移 默化中朝着与“配套”配套的方向发展。相信孩子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努力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与身份之间的差别,努力达到“配套合一”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而是要让他觉得你是出于真正的信任,真心期望孩子变好、他就能够变好。
04妈妈的谎言也能成“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提出过“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可以通俗的解释成为暗示效应。
罗森特尔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情感和观念,总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任何人都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在学校当中,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所谓的“差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对这些差生们有特殊的意义,按照这个效应的理论,多对这些所谓的差生鼓励和肯定,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帕瓦罗蒂就是在家人的期望当中取得成功的,当帕瓦罗蒂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祖母就会常常将他抱在膝盖上,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认为你有着高超的音乐天赋。”在家人的支持和期望之中,帕瓦罗蒂走上了舞台,并实现了祖母的期望。成名之后的帕瓦罗蒂说:“如果当年不是祖母和父亲积极地鼓励我,估我水远都不会站在舞台上了。我的老师含辛茹苦地训练我,但是并没有一位老师说我会成名,只有我的祖母和父亲,她们的话鼓励了我。”
当人经常听到期望的语言时,就会变得非常自信,这个时候的心理、生理都会调整成为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每个家长都要对孩子有一个好的期望,而且能够透过这些言谈举止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多对孩子说“这次有进步,下次努力加油”之类鼓励的话,这些积极的外部信息能够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并激发出蕴藏于自身的巨大潜能。
05罗森塔尔效应: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一个叫作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能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罗尔斯小时候,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其他孩童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疼。幸运的是,罗尔斯所在的小学来了位叫皮尔·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罗尔斯正调皮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能成为纽约州的州长。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 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他成了班里的主席。40多年间、他 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大人的一句夸奖,有时往往是不经意的一句赞许,都会被孩子放在心上,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1968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来到了一所小学,说是要对孩子们进行一个试验,他们从一年级至六年级中各抽出三个班,对这些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来趋势发展报告”。测验结束之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称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名单上列出的学生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尔后,罗森塔尔又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又来到这所学校,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奇迹出现了: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而且更乐于与别人打交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罗森塔尔是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大家心目当中具有很高的权威,大家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虽然老师们答应对这份名单保密,但是他们还会在日常上课时忍不住对名单上的学生更多一些的关注,眼神、通过音调等途径来向孩子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这些学生在老师们的影响下,逐渐对自己树立了信心,最终也成为了优秀的学生。这种变化就被称做“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期望效应”,期望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以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期望效应”常常可以发挥出强大而神奇的威力。
也有人用很通俗的讲法来讲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发展得更好,就应该努力为孩子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望,促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更坏的方向发展。有人曾经对犯罪儿童做过专门的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很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小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不良少年,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朝这样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在孩子们的眼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但是这种成为天才的可能性,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的天才那样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个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地说,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马斯洛说过,每个人都有满足自我的需求,然而得到正确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满足自我最好的途径。一个没有任何经历的小孩子,他的心理本来就是不健全的、所以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所以,想要一个聪明、听话、乐观健康的好孩子,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吧。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留言评价,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的话题,可以告诉我。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老涵的爸B谢谢你了!#关爱新妈妈##育儿##婴幼儿##育儿经##头条育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