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经常会发生欺负人或者被人欺负的情况时怎么办?
孩子很聪明,学习能力强,但不太会和朋友一起玩、社交能力较差,怎么办?
怎样培养出开朗外向,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的孩子?
其实,上面这三个问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同点,涉及到孩子的“社交智力”。
▼何为“社交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社交智力指的是与人交往并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觉察、感知并理解他人的情绪、行为以及动机,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能力。
简单来说,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为人处世的“情商”。
这个概念尽管简单,包含的内容却很复杂。比如对他人瞬间情绪的感知以及洞察,并迅速思考出自己应当做出的反应。
孩子虽小,可在社交智力方面也会有不同表现,这对日后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要用心观察。
这与天分有关,比如孩子的性格因素,但后天的引导和练习也同样重要。
01常被家长忽视的“社交智力”,为何如此重要?很多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对还在学校中的孩子来说并不重要。
这实际上就是大家普遍都有的一个误区,社交智力的表现不但影响交际,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与其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提高,不如着重培养“社交智力”,这才是孩子未来成就的真正驱动力。
来自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玛莎·布朗森教授,就曾在一部个人创作中提到根据相关案例分析后得出的结果:那些与同学和朋友间互动能力更强且容易被接受和认可的人,往往都会在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取得较高的成就。
即使是处在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都可以通过他们有什么样的“人缘”来预测得出。
不夸张地说,社交智力好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学习好的孩子。
这个观点的最好例证就是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就算智力发育程度好,如果处理不好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成绩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些影响。
科学家又从人类进化史上进一步验证了社交智力的重要性。
人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高等级的生物,而且现代人的脑容量足足是500万年前祖先脑容量的二倍之多。
既然人类变得更聪明了,但作用是什么呢?
一位英国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变聪明,为的就是解决人际关系这样的复杂问题。
比如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猜测别人在想什么或者会做什么,然后再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这可比那些有公式的数学题难多了。
所以,孩子的社交智力必须要得到家长的重视,以免将来长大后难以融入社会,得不到本应获得的成功。
02社交智力的发展阶段解读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算起,社交智力的发展总共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认知具体的存在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会分辨出什么是物,什么是人。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很喜欢盯着别人的脸看,特别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此外,宝宝还很喜欢主动与外界交流。
研究人员还发现,才刚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就会模仿别人的表情了。
如果你家宝宝正好在零到两个月大之间,可以做做下面这个实验:
先把宝宝抱起来,然后盯着他看,再重复10次吐舌头的动作。接下来,宝宝有八成概率也会重复你之前的动作,这说明宝宝有着与他人交流的心理和情绪。
因而,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就是多陪伴,并及时对宝宝的行为做出回应,给予爱和关怀。
第二个阶段:认知情绪的存在
宝宝对情绪的感知和分辨能力,也是很小的时候就具备了。
比如年龄比较小的宝宝看到别人哭了,自己也会跟着哭,年纪稍大点的孩子如果看见别人哭了,则可能主动安慰。
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面前装哭,为的就是让宝宝过来抱抱自己,给自己擦眼泪。
可宝宝长大后是否还具备这样的心理,就要看家长的引导是否到位了。
▼当孩子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是培养社交智力的好时机
曾有人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具体是在桌上摆出十件物品,再让四岁的孩子按照喜欢程度排序,并答应把孩子最喜欢的物品送给他。
可孩子排序过后,研究人员却说刚才自己搞错了,要送的应该是孩子最不喜欢的那件物品——一双袜子。
这对孩子来说可谓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刚才已经说好的了,为什么最后给自己的是最不喜欢的那件呢。
但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吗,哪能所有事都如自己所愿呢?
这就需要孩子学会面对失落,并能调整好心态,家长也要及时帮助引导,而不是任由孩子一味发泄不满的情绪。
实际上,孩子沮丧之时,正是培养社交智力的最好时机。
※实验到这里还未结束,研究人员又测试了父母4种不同引导方式导致的后果。
引导1: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最不喜欢的物品本身转移到精美的外在包装上。
引导2:给孩子拥抱,并进行温柔的安抚。
引导3:让孩子接受现状,并提示孩子可以把袜子做成玩偶,企图让孩子看到这件物品的优点。
引导4: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研究人员遵守约定,换成最喜欢的“小汽车”。
其实这4种引导方式严格来说都各有道理,但就培养社交智力单方面而言,明显引导1和3更好,能降低孩子的悲伤和愤怒指数,使其变得乐观。
而引导4则让孩子的脾气变得更暴躁,因为父母只教孩子如何通过表达不满来解决问题,而没教他们如何调节负面情绪。
第三个阶段:认知思维的存在
第三个发展阶段就稍显复杂了,毕竟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太能想出别人的意图。
但成人往往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最经常遇到的就是责备孩子不喜欢分享和故意撒谎。
在心理学家的眼里,如果孩子能发现别人的意图可能会和自己的不同,就已经是一件相当厉害的事情了。
在认知发展完善之前,孩子的物权意识和对撒谎的后果并不明朗,因而很多错误都是无意识的。
认知和分析出别人情绪和想法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智理论”,但四岁前的孩子并不具备。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孩子不听话的种种行为,真的不是故意和家长作对,他们只是单纯无法自控。
家长对此要有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遵循孩子意识发展的自然规律。
03如何培养娃的“社交智力”?1)建立孩子可依赖的关系,提升安全感
孩子小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陪伴,这也是一个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依赖关系的重要阶段。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与外界建立关系,不仅限于与父母间,像是其他家人和幼儿园的老师同学也是可以的。
但家长同样需要知道的是,这种依赖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真的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错过了对孩子的陪伴,在这之后就更要加倍付出,才会弥补。
原生家庭的良性亲子关系,对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多向孩子描述自己的感觉和思维
“感觉”是提高孩子社交智力的关键点,因而也需引起家长的格外重视。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谈话方式都是表达命令和警告意思的祈使句,却很少和孩子讨论自己的具体感受。
拿孩子将杯子打碎这件事来举例,大部分家长都会首先想到是孩子不小心,于是围绕着这个错误进行沟通。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社交智力,家长可以这样说:“你打碎了我最喜欢的杯子,现在我很难过。”
这会让孩子知道“感觉”都是有原因的,而这种解释也会帮助孩子懂得控制情绪。
3)多给孩子创造社交的环境和机会
这点看似容易,却也要付出真正的努力才行。
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孩子太过调皮,担心给自己惹出麻烦,便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
家长实际要做的应该是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接触和经历外界。
所谓实践出真知,孩子只有真正置身于社交之中,才能快速且高效地获得“社交智力”这项能力。
本文旨在告诉各位家长孩子社交智力的重要性和引导方法,也希望大家能更好帮助孩子培养此方面的能力。
毕竟一个善于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人,肯定也会有一个更光明和成功的未来。
关键词:社交智力、情商、性格养成、早教、父母课堂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