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90后小妹妹M来向我咨询,她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大女儿5岁多,二女儿两岁多,上半年她和丈夫离婚了,姐姐归她,妹妹跟爸爸。孩子爸在北京工作,妹妹日常在老家由奶奶照顾;她也要工作,姐姐日常由姥姥姥爷照顾。两个孩子瞬间成了“留守儿童”。
M这次来咨询主要是因为老大姐姐不听话。我问她孩子都有哪些表现,她说:由于孩子长期由姥姥带,跟她一点也不亲。孩子喊姥姥叫妈妈,跟着姥姥睡,十分惧怕妈妈。我问,孩子为什么怕妈妈?你都是怎么跟孩子交流的?
她说,虽然她和孩子,姥姥姥爷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跟孩子的交流非常小。平时的饮食起居、接送孩子上幼儿园都由姥姥姥爷负责。她刚离婚,工作压力也大,对孩子没有耐心,脾气暴躁。当孩子哭闹撒泼不听话时,她控制不住情绪,就会动手打孩子。我又问,你会怎么打?打完之后呢?她说,她会拎着孩子胳膊,打孩子屁股,然后把孩子关小黑屋反省。
听到这,我已经很清楚孩子为什么跟她不亲,为什么害怕她了。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妈妈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对待中丧失的。
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有一天,孩子早上跟姥姥撒泼哭闹怎么也不上幼儿园,家人的做法是:“你再哭我就打电话告你妈了啊”,用这种威胁的方式吓唬孩子。给妈妈打电话说孩子不听话,妈妈在电话那头直接说:“打她屁股,看她去不去”。结果孩子在电话这头听到了,一下子就从地上起来,乖乖的去上幼儿园了。从此,家人总是用这一招“威胁,恐吓”孩子。
现在老大姐姐非常没有安全感,幼儿园老师也反馈说,孩子和其他小朋友, 特别是跟男孩子不知道怎么相处,朋友不多,在幼儿园话也不多,不太随群。
我又问,离婚后孩子爸爸多久来看孩子一次?姐妹俩多久见一次?M说,近一年来,孩子爸就来过一次,带孩子出去玩了一会,孩子平时想念爸爸,要和爸爸视频通电话,爸爸都会挂掉,不接孩子电话。妈妈也是近一年来就见妹妹了一次,见了就抱着亲。老人见到思念已久的孩子,更是宠溺的不得了。
我相信有很多家庭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年轻父母平时忙工作挣钱,孩子有老人带,当和孩子之间出现情感交流问题时,亲子沟通的方式又经常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以暴制暴,因为这样好像能更快地“解决”问题,最终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亲子关系差。
我有几点感受和建议分享大家:
1、M和丈夫其实是有感情基础的,婚后生了俩娃,工作压力也大,妈妈经常责怪孩子爸不顾家,不管孩子,自己还跟单身时那样潇洒,于是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离婚。我想说,如果没有原则性问题,夫妻最好不要轻易离婚。妈妈要给爸爸锻炼、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爸爸一般进入到父亲的角色会慢一些,妈妈要耐心,放心,放手让爸爸多介入育儿、婚姻家庭生活。方法不是数落、责怪、抱怨、指责,而是应该引导、鼓励、表扬爸爸去做。这个过程需要妈妈智慧和心胸。
2、老人不要越界,过多的参与隔代教育。老人觉得是在帮孩子,其实当你介入越多的时候,年轻小夫妻的责任感越是培养不起来。现在孩子成了老人的孩子了,妈妈爸爸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孩子每天吃的怎么样,睡的怎样,心情怎样。 孩子小时候,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养育”好孩子,而不是“教育”,当你都关心孩子每天最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的时候,孩子感受不到你的爱,和爸妈的感情自然不深。
所以,一方面老人不要介入太多,要主动撤出,让爸妈起到育儿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年轻爸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自己再当小孩子了。
3、小孩子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是为了渴求父母的关爱。大人离婚不是孩子的错,不应该让孩子为大人的错误买单。这个案例很明显,离婚后两个孩子一下子都变成了留守儿童了。孩子想爸爸,爸爸却不见。孩子妈妈也变成了“用打人”这种方式管教自己的“坏妈妈”。孩子好可怜啊!
0-6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亲密感的关键期,孩子没有安全感,跟最近的爸爸妈妈都不能建立亲密关系,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哭闹任性来反抗,最可怕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把父母的离婚,家庭的不和谐都“归责”到自己身上,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爸妈离婚,导致自己没人爱。这样的孩子内心是内疚的,痛苦的,不自信的,感觉自己不被人爱,是自卑的。
我们平静的想一想,这一切,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让幼小无知的孩子承担这样的后果。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形成要产生多大的影响啊。孩子好可怜。
孩子生下来是要被我们爱的,被我们养育的,不是让我们来嫌弃、打骂,管教的!陪伴孩子是最低的底线!是爸爸妈妈最低的底线啊!我们要孩子生下来,却让他们为我们成人的错误买单,承受那么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孩子可怜,成人造孽啊!
希望每一个年轻爸妈,尽早成熟起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理性处理各种关系,不要让孩子在本该快乐的童年失去父母的爱。
娟子妈妈:《娟子妈妈讲故事》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教育人,儿童阅读推广大使、正面管教讲师,婚姻情感咨询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