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CC放学,老师跟我说:CC刚才哭了,因为临放学老师讲了一个永远不跟妈妈分离的故事,听到动情之处她就哭了。
我接出来后依然郁郁寡欢,挂在我身上不肯下来,我心想许是沉浸在悲伤地情绪里不能自拔,谁成想,回家的路上就在车上睡着了,我看时间,傍晚6:00。
非常不对劲,一摸额头,果然很烫。
近两天有点流鼻涕,我下意识的怀疑,也许是感冒。
折腾了一晚上没睡好,最高温度烧到了38.8,照例坚持了坚持没用药,准备观察看看。
第二天一早,还是烧,但吃早饭没有异常,一小碗炒饼都吃掉了。
大概上午10点多给她备了一份火龙果,吃到一半说嗓子疼。
用棉签抵住舌头一看,原来是疱疹性咽峡炎。
(这就是CC喊嗓子疼时,我在她咽峡部看到的疱疹。)
既然是疱疹性咽峡炎也就没什么好担心了,护理已是轻车熟路,只是幼儿园最近是去不得了。
恰好傍晚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通知,说从昨天至今天,班里过半数的宝宝都出现了发烧症状,有些去医院就诊的已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
因为传染性太强,为了宝宝们的健康,班级已做停课处理了,不管发烧还是没发烧的孩子,都统一下周一视情况再送。
看来又一大波病毒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所以,有必要写一写疱疹性咽峡炎了,希望能让身处水深火热中妈妈们少一些焦虑。
之前咱们分析过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他们症状很相近,甚至常常被误诊,但还是不一样的,今天就主要扒一扒疱疹性咽峡炎。
先来说点让妈妈们宽心的。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跟感冒一样,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发病周期一般是7天左右,如果判断准确、护理到位,不需要用药也能自行恢复。
所以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跟大部分的病毒性传染疾病一样,就算病毒是用生命在捣乱,它们大概也就能蹦跶个7天,最长10天,短的2-3天就可自愈。
接下来,咱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详细发病周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时,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周期
1、潜伏期:(一般1-2天)
跟所有的潜伏工作一样,你是看不出任何症状的,但是病毒已经在娃的体内玩儿命复制了,而且,已经具有传染性了。
2、前驱期:(一般1天)
宝宝会突然出现很明显的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检查也会发现咽部有发红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起病较急,你会发现孩子突然就蔫儿了,就像这次CC发病,开始老师跟我都没在意,因为她听故事之前一整天的情绪和精神都很好。
另外该病一般高热起病,严重的体温会到39~40℃或更高,CC班上有个小朋友温度到达了41度。
C爸提示:
这个阶段也是家长们带娃就诊的高峰期。
往往一见孩子高烧不退,家长们就赶紧送医院,但这个时候疱疹还没出来,所以去了医院也是白去。
即便出现嗓子发红,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手足口啊。在明确的疾病指征(疱疹或其他)出现之前,医生是不能也不敢随便下诊断的。
所以CC第一天烧,我虽然紧张,但是也明白,发烧立马去医院不是好的选择,此时去医院只能退烧,而这一点,在家就能做到。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等24小时之后症状出来,或者24小时之内出现新的急症或其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带去医院,医生也好对症治疗。
3、症状出现期:(前驱期之后的第二天)
这个时期症状就开始明显了:喉咙出现充血现象,多集中在咽颊部,且能清晰的看见直径1-2毫米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此时即便在家自查,基本也能判断出一二。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阶段的疱疹还是水疱状,其实宝宝是不觉得疼的,所以第二天早上CC虽然还在发烧,但是早饭吃的还好。
C爸提示:
医生判断疱疹性咽颊炎最直接的方式是检查宝宝喉咙深处的疱疹,但是医生可不是娃他爹妈,下手也是很“粗鲁”的,要生生的掰开嘴抵住舌根。
C爸教大家一个在家自查的小妙招,可以让宝宝少受些哭泣和惊吓。
等宝宝睡着之后,一位家长落座将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的脖子枕住一侧胳膊,尽量让孩子头部向后仰,仰到一定程度嘴巴就会自动张开。
另一只手手持棉签,用棉签轻轻抵住舌根,另外一名家长配合打光。(事实上,我通常都是自己咬着手电打光)
如果咽部有充血、红肿或是疱疹、溃疡,都能一目了然。
看CC的嘴巴里,咽部已经出现明显的疱疹。
掌握了这个技能,平日孩子不明原因的发烧或是口水增多,都可以先在家自查,而不必慌乱就医。
4、症状消失期:
红色疱疹2-3天内破溃为白色或黄色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
在此期间有些宝宝仍有可能会发烧,但是基本在溃疡形成的同时,体温便开始下降了。
C爸提示:
说是症状消失期,但这个阶段,才是宝宝最难受的几天,因为水疱破烂、溃疡会引发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小宝宝会出现明显的口水增多,拒食拒水,大宝宝会直接告诉你嗓子疼。
有的妈妈会觉得怎么越来越严重了?
其实这是在往痊愈的方向发展的哦。
看完发病规律之后,各位的担心是不是少一些了?
所以,你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疾病不太建议立马送医院!
简单的来讲就是:症状没出来之前,医生也不能判断;3-24小时之后,症状出来,自己也能判断。
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护理
1、该不该用药,怎么用?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这类自限性疾病,即便是吃药、治疗,也没有更大的帮助,等待自愈对孩子来说是最不折腾、最好的方式。
唯一的推荐用药,就是退热类药物:CC这次最高烧到38.8,我们虽然没有用药,但是若宝宝因为体温升高引发严重不适,建议适当给孩子吃点退热药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关于发烧的用药和护理之前很详细的介绍过,就不展开了。文末推荐我都放了相关阅读。
2、宝宝不吃饭,怎么办?
患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咽喉部会很疼。
可以多喂白开水,白水对病变的咽喉部刺激最小。
如果真的费劲,冰牛奶也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证营养供给,也可增加液体入量。
还可以喂宝宝一些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菜粥、面条汤。
3、要不要送医院?
只能说大部分得这个疾病的孩子,不需要去医院也能自愈。
但是也有极个别孩子会因体质问题而出现重症,这个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另外,手足口初期也容易被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口腔内出现疱疹,要随时观察手心、足心或其他部位有没有疱疹。
如果发现孩子精神萎靡、呕吐严重,浑身发抖等等任何你认为严重或异常的表现,别犹豫,第一时间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01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超强,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传播,可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通过日常接触经过口感染。
同时,咽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所以咳嗽、喷嚏等也可造成传播。
简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病从口入。所以宝宝入口的东西要注意卫生。
02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宝宝的碗筷、入口玩具可以用这两种方式来消毒,已经患病的宝宝衣物、被褥都应在阳光下暴晒。
03
最后还是老三句,勤洗手、勤通风、人多不要凑热闹。
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长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