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是以魏坤琳等育儿专家写的科学育儿指导书,不同于多数育儿类书籍的切入角度,这本书是结合这些知名教授、博士、科学家结合脑科学原理教你如何搞定“熊孩子”的,他们秉持以儿童为中心,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寓教于乐中养育出聪明的孩子。
书中的理论不是纸上谈兵,书中的作者都已经为人父母,大量案例都是取自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也没有佶屈聱牙的专业词汇来吓唬我们,而是放下学者身份,平易近人地娓娓道来,让你觉得好像在与朋友闲聊探讨育儿困惑。
1. 真正的聪明包括神经智力、经验智力与反省智力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他们会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但是脑科学家从科学角度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不仅包括天生的“神经智力”,“经验智力”与“反省智力”同样重要,三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千万不要不屑一顾,这个认知很重要,对我们以后培养孩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魏坤琳理论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有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除了神经智力是天生的,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都是后天培养的。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就是培养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的过程。
我在中学时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伤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为生来聪明,父亲带他到处炫耀而忽视学业,以至于最后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明,更多的是后天不懈努力。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很多人知道他有天分,却忽略他从四岁就开始拉小提琴的努力,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光叫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只看到短期成绩,不注重持久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即使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也会输在终点线上。
2. 接纳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进行说教,这样的效果并不会很好,不是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让他们感到厌烦,就是让孩子丧失独立能力,对你唯命是从。短期来说你可能会觉得省心,孩子不叛逆,很听你的话,但长期来说,他不会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也没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在成年后迷失自我。
每一个成年人都是从幼小的孩童成长起来的,所以要更好的换位思考,成年人总是会觉得孩子的很多烦恼都是自寻烦恼,仅仅是因为小朋友不跟我玩,老师批评我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闷闷不乐,但回想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觉得这是天大的事情?
如果这些感情,你无法与孩子产生共鸣,他也很难跟你掏心掏肺的交流,因为等待他的都是批评和否定,他又何必一次次自讨没趣?
《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是对忙碌奔波与生活的家长的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去关注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