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虽然电视剧《小欢喜》已经结局,但是关于教育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最近,很多朋友在聊天的时候,都会提到剧中乔英子的妈妈,其实,她真的是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的缩影。
为了女儿,她辞掉了名校教师的工作,想着法子给女儿补身体,只要有时间就帮女儿选卷子,就是希望孩子能考上名校。她甚至不惜在女儿的房间给她装上"隔音墙",就是希望女儿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不受影响。
为了让英子好好学习,妈妈给房间装上了隔音墙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孩子上,不得不说,这种付出的确让人觉得很伟大。但是,结果呢?
在这种爱的包裹下,英子患上了中度抑郁和焦虑,因为不堪忍受压力,差点儿跳海。但是,妈妈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妈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的时候,她也就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抑郁
因为平时在高校做心理咨询工作,我总是会见到很多学生,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他们真的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听到一些声音,大家会问:
"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脆弱呢?动不动就活不下去了?"
"谁不是这么走过来的,怎么就这些孩子受不了?还是他们自己有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去了解这些孩子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对焦虑的父母,他们无限地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当孩子稚嫩的肩膀无力承受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放弃。
父母焦虑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01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父母焦虑,容易导致孩子抑郁。
就像电视剧里的英子那样,妈妈给的压力,她消解不了,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其实,这并不是导演为了情节好看而夸张杜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因为父母焦虑,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大有人在。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说过:"多个独立调查显示,刑事案件有三分之一是发生在亲人之间,肇事者经常是爱的名义行恶……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常见的谎言之一。"
父母的焦虑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从而抑郁
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孩子本身有一股成长的力量,父母只是压制,这两股力量就会在孩子的身体里打架。
随着父母不断地以爱的名义不断施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反抗就是不孝顺,就是对不起父母,他就只能也去压抑自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抑郁。
抑郁不仅仅来自于伤害,还来自于“爱”
02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父母过分焦虑,容易导致孩子退行。
我接待过这样一个孩子,明明已经14岁了,但是几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母说,以前孩子不是这样,热情主动,什么事情都主动帮忙。
但是,从上了初中之后,孩子就渐渐不主动了,到现在什么都不会做了,他还经常说:"孩子就宝宝,宝宝不就是什么都不会的吗"?
其实,孩子不是真的不会做,而是他出现退行了。
心理学上认为,退行"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
孩子之所以退行,是想要抵御焦虑
自从孩子上了初中,父母就一味地要求孩子有个好成绩,觉得这样才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父母回家恨不得吃了他。慢慢地,父母的焦虑就会影响到孩子,而孩子找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退行,以此来回应父母的焦虑。
从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父母焦虑绝不仅仅是父母的事情,它还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导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
03 孩子之所以厌学,也与父母的焦虑有着莫大的关系。
不仅如此,有很多孩子厌学也不是因为自己不爱学习,而是因为父母的焦虑。
"我讨厌学习,妈妈监督我、批评我,总是在说我,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我妈就知道问,考了怎么样啊?她只知道关心成绩,而从来不关心我!"
"我要是考好了,我爸妈就高兴,考不好就生气,难道我就是一个考试机器吗?"
我不止一次地从孩子嘴里听到过类似的话,他们气愤也不理解,为什么父母永远看到的都是成绩,都是自己的不努力,而一切的好都变成了理所应当。
父母将自己的焦虑全部传递给了孩子,孩子在焦虑下透不过气,觉得学习就代表着痛苦,他就会用厌学来作为反抗的一种方式。
厌学不是因为不想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焦虑
父母的焦虑其实可以理解,毕竟我们真的希望孩子变得很优秀,但是焦虑却不能解决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所以,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做的就是放下焦虑,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应该放下焦虑,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健康成长。想要让父母放弃焦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父母期待着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就仅仅是这份期许,就难以让父母放弃焦虑,给孩子轻松的环境。
前几天,朋友家的孩子跳楼自杀了,仅仅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孩子觉得无法面对父母的付出和期待,留下一封遗书,孩子就跳楼了。
朋友捧着孩子的遗书,嚎啕大哭。他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就这么想不开?就是个成绩而已,怎么就不活了呢?这次不好,可以复读再考一次啊!"
很多父母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想不开
这些话让人听起来,他真的是一个不给孩子压力的父亲,可是,孩子活着的时候,他却不是这样,逼着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不让孩子吃饭,当这些往事与他的话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显得如此苍白。我们不能总是等到孩子出了不可逆转的问题时,才想起来放下焦虑。
想要放下焦虑,第一点需要做的就是,父母将注意力从孩子转移回自己身上,我们先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只要求孩子。
父母要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回自己身上
第一点,育儿先育己,父母首先要懂得做自己。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就某种意义而言,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人生的起点,父母在山顶,孩子不会生在山脚,父母在山脚,注定你的孩子不会活在山顶。"
父母是孩子的起点,想要让孩子爬得高,父母得先做好自己。
想要让孩子爬得高,父母得先做好自己
六神磊磊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朋友很郁闷地问他:"为什么自己家的小孩不喜欢读书?"
他答到:"你家里有书吗?你们两个人平时就喜欢打牌,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你孩子会喜欢读书才怪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先关注自己的成长,我们是否还学习看书,我们是否还在接受着最新的理念,我们是否能够看到每个人的优点从而欣赏靠近他,父母的这些言行其实都是在教育孩子,让孩子以更好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就像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样,"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父母的言行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第二点,父母要懂得照顾孩子的感受。
"小小的孩子,有什么感受?哪儿来的那么多事儿"?
"只要你听话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和你没有关系"。
很多父母都很少去关注孩子的感受,他们不是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是觉得孩子的感受根本不重要。但是,当孩子真的患上了抑郁症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孩子的感受其实是不能忽视的。
当父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充满恐惧、愤怒,或者是不满,而这些负面的感受,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所以,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又或者在你意识到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句对不起,这样孩子都会觉得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看到,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看到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个拥抱,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不要总是关注孩子飞的高不高,更要看孩子飞的累不累,在孩子疲惫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在孩子难过的时候,给孩子一句安慰的话,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最后一点,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父母会不放心,所以,大家总是希望可以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好的那条路去走,但是这条路真的是好的吗?其实未必。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这条路一定是窄的。
父母因为担心出现问题,所以限制了这条路的宽度,希望孩子就一直朝着前面走就可以了。但是,孩子却未必喜欢,所以他会想往左面走一走,或者往右面走一走。
但是,当他发现哪儿都不通的时候,他就会痛苦,实在不行的时候,他就只能从这条路上跳下去。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要仅仅是一条窄窄的路
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是给孩子空间,而不是压榨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然后有空间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加以引导和帮助,但是绝对不太替代。
就像演员杜江在《爸爸去哪儿》里送给嗯哼的那段话那样: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
本文由陆北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