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内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损,他们就会陷入消极情绪的泥潭里不能自拔,时常被消极情绪干扰着,影响着学习和日常生活。
小梨发育没有同龄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级上属于倒数位置,她一直为这个问题而感到自卑,经常下意识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几天她决定通过运动和喝大量牛奶来令快速长高,可是因为运动过度,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被送进了医院。她知道同学们听说了她的事,情绪非常消极,甚至不愿意去上学。
孩子一直被消极情绪干扰,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可以帮助孩子恢复积极的心态。
01.“ACT”疗法是什么?美国的斯蒂文·海耶斯开创了关于解脱心理困境的治疗方法——“接受与实现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疗法。
“ACT”疗法的主要观点是:
当人们拼命抑制自己思维的时候,只会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会没有办法去考虑如何创造、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观。这种疗法更注重如何改变人的思维观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内容。
消极情绪在人生里不可避免,与其躲避,不如主动正视、承认、接受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这上面,因为它只会让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价值的事情上去,创造自我价值,用积极情绪打击消极情绪。
虽然这个疗法还没有那么成熟,但是可以借此控制并调节情绪,重新认识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02.“ACT”疗法的作用认知疗法是攻击和改变否定性思维,这样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长反问:“你真的很胖吗?别人真的在意你胖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样的确会使孩子不那么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会让她愈发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错误的话,用最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或许使事情得不到解决。比如工作上面的确是做错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尔犯点错误没什么大不了,这样不只影响了工作,还影响了别人。
而“ACT”疗法让人重新面对、认识自己,扩大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看待问题的思维和情感方式被矫正。
比如孩子看不进书,觉得一看书就疲惫和头疼,但是又担心自己不看书成绩会不好。其实感觉有“看不进书”的想法时就想着逃避,同时行为又加强了看法,导致最后看不进书,又产生了消极情绪。而“ACT”疗法则让孩子充分观察、了解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向目标前进。
孩子可以分析自己看不进书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够专心,也可能书本对于自己来说太枯燥乏味了,那么可以通过听书讲解或者其它的学习方法去获得要学习的内容,重新调动自己的能量和兴趣。
03.家长要怎么具体使用“ACT”疗法,帮助孩子恢复积极心态?✔先接受消极的心理,削弱消极心理的力量
面对消极的情绪而不是第一时间否定,而是先接受情绪,人处在消极的环境里,利用压力鞭策自己,更能驱使激励自己向前发展。
比如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而心情不好,那么就要承认自己的在学习上的确做得不好,接受这种消极情绪,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失败的原因,勇敢地面对,也不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消极情绪上面,而是集中精力驱使自己努力学习。
不要沉浸在消极心理带来的痛苦里,消极情绪是一直存在不能被消灭的,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一个去挑战,而是削弱消极心理的力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确立自我价值观上面。也不要控制自己去刻意忽视消极情绪,因为这种不合理的暗示反而会增强负面情绪的力量。
✔找到人生的价值,积极规划人生意义
在削弱了消极情绪的力量之后,家长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积极规划怎么去实现。
在应对消极情绪之后人会疲惫,会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方向。这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孩子在消极的环境中,能够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积极的一面,会知道怎么驱散周围消极迷雾,往什么方向追寻,怎么追寻。
孟子曾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在消极的环境里,人要在痛苦之中冷静理智地分析,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奋起。
因为心理和行动上的积极,就可以使得消极的那一面自动减弱,让积极情绪占据内心更大的位置。
当孩子沉浸在消极情绪里的时候,家长善于使用“ACT”疗法,让孩子接受消极的心理,重新找到真正的人生的价值。
今日话题:
你的孩子有长时间沉浸在消极情绪里吗?通过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好的见解吗?欢迎留言分享。
————————
我是玉螺妈妈,是三岁宝宝的妈咪,也是一名专业育婴师。
借助宝宝成长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儿小知识,帮助大家成为更好的父母。
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