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永远不会生病,是每个宝妈心中的愿望,可一旦孩子真的生了病,宝妈也只能接受现实。虽然现在的卫生条件很不错,但孩子们的身体依然娇弱,大病不会有,小病倒是时不时地来“拜访”一下孩子。相信许多宝妈都经历过宝宝发烧的时候,宝宝不断的哭闹、滚烫的额头和身体以及其他的各种不良反应,无一不牵动着宝妈的心。
如果是年轻的宝妈,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急得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都是因为没有经验。我们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判断宝宝是否发烧发热。
一、如何判断宝宝出现发烧的症状
1. 用手摸
以前我们小时候发烧时,爸爸妈妈都会先用手摸一摸我们的额头,看看热不热。用手摸孩子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诊断办法,如果孩子是容易生病的体质,宝妈就应该时不时摸摸孩子的额头、手或者脖子,宝宝的体温会最先表现在这几个部位。
正常状态下我们的手背是要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低一些的,如果用手感知宝宝的温度时,家长觉得宝宝明显比自己温度高,那很可能就是发烧了。家长也可以用自己的额头和宝宝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更加直观。
2. 体温计测量
在许多家长的观念里,只有生病了才会用到体温计。然而,定期的利用体温计,也是检查身体的一种基本手段。许多时候宝宝在发低烧,家长难以发现,等发展成39、40度的高烧时家长才急着处理。其实家长在平时就应该定期给宝宝量一量体温,时刻都确保孩子的体温在健康范围内。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给小宝宝最好用电子或者红外线的体温计,不要用老式的水银式温度计。一是水银温度计的测量头是金属制的,贴在宝宝的皮肤上会让他感到非常不适;二是水银对人体有伤害,有的宝宝不老实,量体温时乱动,很容易把温度计击碎导致水银泄露出来。
3. 发烧的其他几种表现
除了人为的感知与测量以外,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出大汗:宝宝发烧时,身体内的温度往往比测出来的更高,为了保护自己疏导热量,身体就会排出大量的汗液,宝妈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出了大汗,一定要非常注意。
怕冷:越是发烧发热的人,就越会怕冷。发烧时由于体内有大量的热排不出去,身体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热源,较大的温差就会让人感到非常冷。
宝宝发烧往往没有什么征兆,说来就来。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疾病,我们家长一般很难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这时就需要家长学会一点处理的手段。
二、孩子发烧之后,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1. 让孩子出汗
如果只是单纯的发烧、身体发热,那么问题还不是很大,家长可以采用最传统的办法,让孩子出一场大汗。可以把孩子包在被窝里,用手捂住孩子的额头,一直捂到孩子轻微的出汗。这时再注意观察孩子胸口的起伏,如果起伏稳定了,那说明呼吸顺畅了,家长的工作首先告一段落。
2. 喝淡盐水
孩子发烧时最佳的排热方式除了出汗以外,还有排尿。然而孩子体内温度如果过高,是很难排出尿液来的,这时父母就可以用小勺舀一点点细盐制成淡盐水,喂宝宝喝下去。盐水对于排尿具有促进作用,宝宝排出的尿液多了,体内多余的温度自然也被带走了。
3. 喝姜水
宝宝发烧大多是因为在外面着了凉,体内有寒气。生姜水是驱寒的最好选择,如果宝宝嫌生姜太辣,宝妈可以在里面适当放一些红糖。宝宝喝了之后很快就能出汗,睡一觉就会好了。
一些父母听信了外界的传言,使用了一些不当的方法给孩子“降温”,实际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处理孩子发烧时,这些误区家长需要避开。
三、家长在处理孩子发烧时,可能走入哪些误区?
1. 用冰块敷
我们在一些电视剧里都看过这样的情节,孩子发烧了,家长用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其实这是错误的行为,孩子发烧严重是虽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但是冰块的温度太低,容易冻伤孩子的皮肤,一般降温时还是建议使用温水。
2. 吃了退烧药之后还吃别的药
孩子发烧是因为身体内有炎症,吃了退烧药之后并不能马上见效,一些心急的家长这时就会再给孩子吃一片别的药。而不同种类的药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化学反应,家长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宝宝中毒。
3. 用酒精擦拭孩子的皮肤
宝宝在发烧时,皮肤上的毛孔是大部分张开的,抹酒精虽然具有挥发吸热的作用,但同时也会把寒气带入宝宝体内,会阻碍退烧甚至加重病情。
宝宝最难处理的还是宝宝半夜发烧,这个时候家里的大人都在睡觉,宝宝突然一哭闹,家长很难反应得过来,而且夜里医院的各机构也处于低效工作的状态,如果再碰上看病的人多,宝宝更难得到治疗,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在送孩子去医院之前,先在家里简单的处理一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