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妈私信糖果妈妈说,“发现孩子有些不合群,而且非常的害羞,这让父母很苦恼,将来如果孩子一直这样内向下去怎么办?不善于交际的孩子还有什么光明未来吗?”
首先纠正一下宝妈的观点,内向和不合群不能划等号,内向也绝对不是一个负面标签。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差的确是很让人担心的事情,很多家长都是一味的担心,却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案例:想玩秋千,爱而不得的女孩儿
4岁的茉茉(化名)有天随家人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个滑梯,许多小朋友都在这里玩耍。茉茉其实从进入公园开始眼睛就没离开过这个滑梯,但是迟迟没敢去和小朋友玩。
妈妈示意她自己过去,茉茉却有些不好意思,她和妈妈说那些小朋友我都不认识。奶奶随口说道:“都4岁了还害羞,真没出息。”或许是被奶奶的话激到了,茉茉缓慢地向滑梯走去。
刚走到滑梯的梯子处,茉茉还没等向上爬呢,一个大一些的男孩儿厉声呵斥:“你是谁啊?谁让你过来玩滑梯的?”这一喊给茉茉吓了一跳,她赶紧从滑梯旁边薅起来一把小草,然后小声地辩解说:“我是来拔草的,不是玩滑梯”,然后迅速跑回了家人旁边。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因为家人乘凉的凉亭和滑梯距离较远,所以父母并没有看清发生什么事情,过后问孩子,茉茉只说不想去玩了。可嘴上说着不想,眼睛又开始不自觉地向那边飘。
爸爸推了茉茉一把,让她再过去玩,谁知茉茉竟然哇哇大哭,细问之下才知道刚才孩子被人“骂”了,爸爸火冒三丈,拉着女儿去指认不让她玩滑梯的男孩儿,随后双方家长开始互相指责、谩骂,茉茉哭得更伤心了,滑梯始终也没玩上。
分析:
在这场社交风暴中,茉茉的家长其实负有很大的责任。
第一,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明显表现出害怕时没有陪伴,仍然让4岁的孩子独自去承担社交压力;
第二,面对孩子“退缩不前”的举动,奶奶的做法是用言语“激将”,爸爸则是粗暴地推孩子,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在感到孩子受委屈后,没有理智地解决问题,而是当着娃的面来了一场家长间的冲突,让茉茉误以为这都是自己的错,以后更不敢轻易地社交了。
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胆小的属性?
其实,小孩子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社会阅历欠佳,出现胆小、害羞的行为都很正常,这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但是在日常行为中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胆小属性都是家长无意间的行为造成的,很多时候父母还不自知。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1、过度保护,依赖性强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标准时,入学前看身体健康,入学后看成绩高低,只要满足了这两条界限,其他都不是问题,都可以由父母代劳甚至包办。于是很自然地就出现了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现象,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很强。
比如,他们缺乏必备的生活技能,在和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连最基本的手工制作,或者是过家家时清洗碗筷做样子都不会,这样很难有孩子愿意和你一块玩。
再如孩子被教育不能碰一点泥沙和水,于是他们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像泼水、玩泥沙这种事情都不屑于去做,这样在社交中就很容易落单,格格不入。
2、父母爱“宅”,孩子缺乏社交经验
以宅男、宅女自居的年轻一代,很多已经结婚有娃了,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父母,即使是休息了也喜欢宅着。每天醒来刷手机、追剧,很少外出,或者即便是外出也很难有聚会性质的活动,加上很多家庭仍然是独生子女,很少接触不到同龄人,这样孩子的社交空间和经验其实非常有限,无形中也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从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对社交可能也会漠不关心,或者想和别人亲近,却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不懂的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也不知道彼此的界限感在哪。
从而就会出现宝宝打人、抓人的现象,其实他只是想和你玩耍,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还有的孩子会破坏别人的玩具,这样的娃肯定不会受欢迎,可是怎么办呢?没有人教过他如何分享,如何友好地相处,宝贝还以为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呢。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3、给娃贴负面标签,经常责骂孩子
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的害羞,从而就断定这孩子“没出息”、“没见识”、“没人缘”,家长可能随便的一句话,给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长期反复出现,就会让孩子无意识地也朝着这个方向走,从而打消了宝宝对社交的欲望,而变得孤单和寂寞起来。
此外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点从娃的社交中也能窥见一斑。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连累到孩子受到责骂,这样的孩子本身就缺乏自信和爱,受原生家庭恶劣的影响特别严重,你不可能指望他到外面去强装笑脸,非常有爱心地与人交往,这点父母要反省一下。
如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呢?
社交能力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考验,从孩提时代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超高的社交能力,这样才能收获更为出彩的人生,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和幸福生活增加筹码。
1、 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
父母应该多带着孩子去小区和同龄宝贝接触、玩耍,多领着孩子参加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活动,让孩子见世面、长知识,遇人不感到陌生和害怕,这是进一步交往和发展的基础。
宝爸宝妈还应该多行动,参与或组织家庭、朋友聚会,让同龄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多交流、沟通,给孩子创建高质量社交搭建平台。
2、 允许孩子多尝试
要剔除包办的思维,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应该教会宝宝用肢体动作打招呼,例如欢迎、再见、谢谢等,差不多在孩子2岁时,就应该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了。比如孩子应学会分享的原则,知道基本的礼貌用语,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等等。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有时候两个孩子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家长不必刻意阻止,那是他们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交流呢,只是你听不懂而已。孩子在下雨天想出去一起玩耍,你不妨就给他穿好雨靴,带好雨具,偶尔让他们撒个欢踩个水也不是不可以,不要一味将孩子关在家中。
允许孩子多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这才能真正的成长。这其中最忌讳像例子中的茉茉的奶奶那样,我们主张给孩子社交留有空间,但是一定不要强迫和推搡,要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和意愿再去交往,强求不得。
3、 利用游戏和绘本发展社交
模仿和扮演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妈妈可以拿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偶玩角色游戏,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体验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孩子的社交经验。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以此为媒介来传达一些社交理念和技巧。
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绘本,多跟孩子讲一些小动物或小朋友之间如何交朋友的故事。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应用于实践。“纸上谈兵”也是小朋友掌握社交的一方面,都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最后,祝愿你的宝宝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社交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