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女儿正式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还有两周我就要上班了,趁着上班前让她提前适应适应。
女儿才两岁半,虽然提前进行了训练,让她自己吃饭、上厕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教给了她,但我的心里还是担忧的。
到了幼儿园交给老师后,我在那陪了她一会儿,借口上厕所悄悄地走了。
当我从校门口出来的那一刻,有种恍然的感觉。我就这么把孩子扔下了吗?孩子真的上幼儿园了吗?内心有片刻的放松。
回到家后,看着没有孩子的家,我突然有种久违的自由。自从孩子出生后,除了上班,我没有一刻和孩子分开过。
平时保姆看着,我忙碌了一天回家还要看孩子,我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了。
面对这久违的自由,我内心欢喜、雀跃,我迫不及待地跟同事说:我把闺女送幼儿园去了,我终于自由了!“
同事在那边开玩笑地说:“你就得瑟吧,后妈!”
是啊,还真是有点像后妈,我不应该担忧、焦虑,手足无措吗?
可是我却觉着这样挺好的,再也不用收拾家务时有个小尾巴在后面跟着,再也不用我做饭时有个声音求“抱抱!”
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彻底地没有人打扰。
02于是我打开了电视,随便看起了刘涛演的《我们都要好好的》,剧中的刘涛饰演的寻找,是一个5岁半孩子的妈妈,她做了七年的全职主妇,而丈夫为了这个家一直在外奔波着,没有时间陪伴。
长此以往,她得了抑郁症,而且严重到她不能好好的照顾孩子。 为了改变现状,让自己好起来,重新找回原来的自己,她选择了离婚并且净身出户。
在面试时,她说:“我一个人照顾我的孩子,没有请阿姨,更没有依赖老人,我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在佩服寻找对待孩子的用心上,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正是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上,忽视了自我成长,在老公长期忽视的情况下,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我不禁想起在家保胎的那两个月,大夫禁止下楼,所以我除了去医院就只能在家待着,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人说话,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玩手机、看电视,怕对孩子不好。
只有等到我老公下班回家后,才能让他陪着说说话。
我老公都说:“你怎么现在这么黏我。”
因为长期不与外界接触,再加上怀孕,我那时就变得特别敏感。
生了孩子之后, 我也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没有人帮忙,那时孩子还小,和她说话她也无法给你回应。
再加上天气比较冷,也没法带着孩子出去溜达溜达,所以那时候是又累又烦躁,感觉日子过得特别煎熬。
后来幸亏提前上了班,我的心情也有了缓解。如果当时我继续在家照顾孩子,那估计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所以,对于一些生了孩子就辞职在家的妈妈来说,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的。
因为长期和外界隔绝,眼界就变浅了,心情也会越来越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照顾孩子,其实孩子也得不到快乐,因为只有妈妈快乐了,孩子才会快乐。
03我建议妈妈们要自私一点,这里说的“自私”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是对孩子非打即骂,而是在兼顾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自我的提升。
曾经在校门口看到一位妈妈,因为老师叫住过马路的孩子,告诉她的孩子不要跑,结果她就以为老师故意为难她的孩子,在早上孩子们进校门、很多家长围观的情况下,和老师大声地争执。
那种情况下,看到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体面的事情。这位妈妈因为她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所以辞掉工作,每天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孩子。
因为孩子生病,她怕孩子出门会感冒、会磕碰,所以从来没有带着孩子出去玩过。
三年级作文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去过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结果她的孩子写不出来。我问他:“你没有去过海边吗?”孩子摇摇头。
那个瞬间,我替这位妈妈悲哀,更替这个孩子悲哀,要知道,大海是我们这里最普通的地方了,学校后面就是海。
因为过多地担心孩子,这位妈妈阻断了孩子探索世界、欣赏世界的脚步。她的焦虑,让她把孩子养在温室中,最终孩子的世界也只有这一方天地而已。
其实她完全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可以和其他的妈妈们聊聊天,和姐妹们逛逛街,可以去健身房健身,如果怕花钱可以在小区散散步,在家做做操,去疏散内心的焦虑。
但是她没有,每天送孩子上学后不是收拾家务,买菜做饭,就是看电视上网。她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这些做法对孩子有没有造成不好的影响,也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生活有没有意义。
如果她能多爱自己一些,就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就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如果她能多爱自己一些,她就可以多一些快乐,这份快乐就会传递给孩子,生活才会更美满。
04晚上女儿回来,开心地抱起幼儿园统一购买的小被子,说:“这是我的!”
然后把小被子盖在自己的身上,美滋滋地笑着。
问她去幼儿园好吗?她开心地说:“好!”
明天还去幼儿园吗?她高兴地说:“去!”
你看,当我们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受欺负、受委屈、吃不饱、口渴了的时候,其实孩子却适应的很好。
所以,当孩子可以自己走路时,请妈妈们放手;
当孩子可以独立时,请妈妈们放手。
妈妈自私一点,孩子才会幸福一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