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走心育儿堂-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学习接受事实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学习;一种是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学习,而主动学习是经过自己大脑思考的学习。没经过大脑思考的东西,即使学了,也十分容易遗忘;自己主动去思考学习的东西,即使过了很久,也依然牢牢地记在脑中。
既然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好,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总是习惯性的去被动学习呢?
很大原因在于父母的"注入式"教育。小顺快到识字阶段了,小顺妈妈赶紧买了几盒识字卡片,每天都带着小顺识字。"上、下、左、右。" 小顺妈妈念一遍,让小顺再跟着读一遍,"上、下、左、右。"
当认识景物时,"弯弯的是月亮,圆圆的是太阳,有五个角的是星星。" 小顺妈妈觉得这样说才能让孩子快速记忆,"记住了吗?"她问,小顺点点头,好像是记住了。
晚上一家人出去散步时,小顺爸爸指着天上圆圆的月亮给小顺看:"儿子,你快看向左边,那个月亮好不好看?"小顺疑惑地转了转头,说:"爸爸,左边哪一边?天上那个圆圆的不是太阳吗?妈妈说月亮是弯弯的!"
小顺妈妈听了孩子的话,羞愧得不行,心想再也不能这样笼统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了。
这样的"注入式"教育导致了孩子对任何事实都是习惯性接受,不求甚解。而真正具有出色的思辨力的人,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规律和奥秘,正如牛顿从树上掉落苹果一事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只是一味的将知识告诉孩子的话,会让孩子变得对父母或者可以告诉他答案的人产生习惯性的依赖,最后变成被动接受事实。
▲为什么孩子总是习惯被动事实,却不爱动脑思考?
☞家长教育方式错误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不少家长就在后面看着,一个人不行还要两个人一起。孩子要是有一点小动作家长就督促,他们认为不做小动作就可以看进去书,写下去字,其实不然,还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会让孩子讨厌去主动去学习,从而被动的接受事实。
孩子在主动问问题的时候,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去探索问题,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而不能像上面小顺的妈妈,直接把所有的知识打包给小顺,这样子容易让小顺习惯被动的去接受事实。
☞现有的教育机制和环境
目前的教育环境并没有合理的方法让孩子们去主动学习,没有给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且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没有引导孩子向积极自我探索的良好环境上发展。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一个孩子不会去主动学习,那么等待他的就剩下习惯性的接受事实了。
☞孩子没有自己的观点
相信家长经常对宝宝说"宝宝乖,要听话",或者在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时候说"你这么怎么不听话"。在家长的心中听话的本质就是要让孩子和自己的观点一样,如果孩子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那么孩子的想法就是错误的。这样下去,很多孩子就懒得想自己的观点了,就会习惯性的去接受事实。
思辨一词来自《中庸》,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思辨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他不是分辨颜色,大小之类的活动,而是比较类似于搞清楚"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孩子一旦有了思辨能力,就有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就不会去习惯性的接受事实。我们家长要教的也是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呢?
▲运用CRAP方法培养孩子思辨力
看到这四个字母,经常写论文的人一定不陌生。这个方法是由作者尼克·西奇诺(Nick C. Cicchino)提出来的。
CRAP其实是取自四个单词的首字母。分别是Credibility(时效性)、Relevance(相关性)、Authority(权威性)、Purpose(目的性)。
为什么我们要用写论文的方法来锻炼孩子的思辨力?岂不是有点"杀鸡焉用宰牛刀 "的意味,有人会说孩子能接受得了吗?
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利用此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如何动脑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不是被动接受事实。
当孩子看到一个现象或获悉一个事实,最好能要从四个方面去思考
▶准确性 引导孩子这样思考:这个现象或事实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反转?
▶相关性 引导孩子这样思考:这个现象或事实自己有何联系?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影响?
▶权威性 引导孩子这样思考:这个现象或事实的来源出自哪里?可不可信?
▶目的性 引导孩子这样思考:这个现象或事实发出来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没有被利用?
R-A-P四个步骤过了一遍后,思维框架就出来了。
相信各位家长们也会遇到孩子习惯的接受事实,却不想去思考的时候吧。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辨力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情状况,需要孩子们独立的去试,一次不行就试两次。大人只要在旁边稍微的引导就行。
当孩子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用出去。孩子慢慢就有自己的思辨力,就不会去被动的接受事实,而会去主动地动脑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因他人的言论而盲目从众。
今日互动话题:孩子们习惯接受事实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欢迎家长们说出自己的做法一起讨论交流。
————————
我是走心育儿堂,每天分享育儿故事、育儿小知识,与你一同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想知道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