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小侄女来我家,给我画了一组“公主”图,要我也画一下,我想半天,画了个“小仙子”,她看了,这样点评:“阿姨你不是很会画画吗?我看没比我画得好啊。”
确实,有对比才有伤害!虽无图但真相在!
想当年,我曾是街坊邻居口中“读书好、会画画”的“好苗子”。在画画这事上,儿时的我不说有“天赋”,但确实比同龄人多那么点悟性吧。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很愿意画,很喜欢画。画画可以让我忽略父母的各种唠叨缓解学业压力,真的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
但是,我终究还是把这项技能给荒废了。
一是我的父母并不认为我能把绘画这项技能当饭吃,因此我未能获得更多学习绘画的机会。
二是我没有勤加练习,后来工作、成家、养娃,到现在我都忘记最近一次提笔正儿八经作画的时间了。
曾经被众人夸“很会画画”,但现在画得不如8岁小女孩,是种什么体验?
我想到了王安石在《伤仲永》里讲的故事:“神童”方仲永出名后,被父亲当做工具到处炫耀而未再继续学习,最后沦为普通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现实地说明:天资并不可靠,后天的教育环境相当重要。我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我感怀自己消逝的“天赋”,是想告诉你:
父母能发掘孩子的天赋并予以支持和引导,是孩子之大幸。
01 天赋和多元智力何为天赋?北大人文博士黎荔这样看“天赋”:
我见过许多的传承了父母天赋的孩子,可以从神秘的基因遗传上解释,可以从家庭环境、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解释。
总而言之,一个生命所曾经努力的一切,在下一个生命轮回中,以能力或天赋的形式再度出现。因为父母能够敏锐洞察并极其珍视理解这种天赋,所以会让孩子自由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不去干涉,并且竭尽所能支持他。
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只是一种特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发生改变,甚至这种特质完全消失。只有特别执着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将天赋转化为职业的人。
所谓天赋,就是对于某一领域中的细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它培养很难,丧失却是极快的。
总结一下天赋的三个特点: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做某些事时,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天赋难被培养,如未强化练习,丧失极快。天赋带来“心流”体验:在做这种自己擅长的事情时,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甚至不管外界的评价如何,自己已经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奖赏和回报”。多元智力理论是啥?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独立的智能: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自然能力、人际能力、个人能力。
有的孩子擅长数学计算或空间想象,有的孩子在视觉艺术领域更聪慧,有些在音乐和舞蹈方面表现过人……比如,拥有“语言能力”智能的孩子,对词语的声音、韵律、意义和语言功能更为敏感,他更适合从事的职业可能是诗人、记者等。
加德纳强调,把一个具有某种自然潜能的人转变为一个成熟的社会角色都需要长期的教育过程,文化价值观和学习机会影响着儿童的天赋能否被发现及表现。
多元智力理论旨在说明儿童存在各种天赋,鼓励父母挖掘孩子的天赋,因材施教帮助其发展。
耶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滕伯格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称之为天赋。一旦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赋后,顺应天赋去努力,更容易取得辉煌的成就。”
02 天赋被发现并开发的孩子,人生有多幸运骨子里透出自信《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中提到:
有特长的学生不容易被欺负,比如乐器、绘画等文艺才干。
要多让孩子学点课外的东西,任何学习带来的成就都能让孩子更自信。
现实中,在学业上表现良好的孩子通常也有课业之外的兴趣爱好,例如运动、艺术或音乐,通常他在这些兴趣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学业中同样优秀。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及案例分析发现,存在一种“学习迁移原则”。所谓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孩子完全可以把学音乐过程中发生的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转移到学数学上。
另外,当孩子具备某种特长时,在这项特长中建立的自尊心也能转移到其他领域。例如,有些父母看孩子学习成绩不咋地,就反其道发掘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长并加以培养,结果反而对学习有促进。
我朋友家的孩子成绩中等,但在篮球、足球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我朋友没有采取威胁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上来就不让他踢球这类做法,反而十分支持他踢球,奖励他取得的成就。因为有家长的支持,这个孩子把在运动中获得的自信带到学习中去,结果成绩稳步提高。
富有创造力“心流之父”心理学家米哈里教授在其著作《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中提到:
一位作曲家告诉我,当创作进展顺利时,他会体验到一种狂喜。不需要思考,会忘记了时间,音乐自己会“流出来”。
类似的话,米哈里教授从运动员、诗人、象棋选手那里都听过。
米哈里将这种“完全沉浸其中、毫不费力、聚精会神的入迷状态”,称之为“心流”,他认为:
富有创造力的人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驱动他们不是出名或赚钱的欲望,而是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富有创造力的人还喜欢面对新的挑战,这可以带来个人的成长。
创造的过程产生的心流体验,让他们更热爱自己从事的活动,可以从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和幸福。
把天赋发挥出来的孩子,在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上,总是格外有创意,“心流”带来的灵感一个接一个,“原创”能力得到极致发挥。一个几乎能把某种技能发挥到极致的人,总能让身为普通场外人的我们感慨“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有积极的人生观天赋被尊重,被保护的孩子,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拥有充分的选择权。这样的孩子,遇到挫折不会轻易被打败,因为他们“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坚定地去做,不受别人的影响。”
欧阳娜娜说,从5岁时第一次触摸大提琴,她便决定这是自己要走的路,并得到父母的支持。
2011年,刚满11岁,一路被保送进台湾师范大学附中音乐班,2012年,成为台湾“国家演奏厅”最年轻的音乐表演家,2013年,获得北美著名音乐学院柯蒂斯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随后经历休学、演戏、重回学校,被黑,被骂到被赞,但她直言:
我的家庭给我的教育一直都是: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再来就是要很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所以无论我遇到什么事情,我都知道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化解的。”
欧阳娜娜开挂的人生,尽管像是“生而幸运”,但却不得不说,她乐观的人生态度,来源于良好教养的滋养。
欧阳娜娜,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03 平衡天性和教养:父母可以这样做发现孩子独特的天赋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孩子们没有有能无能、有才无才之分,所有的孩子都毫无例外是有能又有才的。应该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他们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并开发它、孕育它、培养它,使之充分显露出来。
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从与孩子的亲密互动中,发现孩子独特天赋 为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寻找机会,然后激励他勇往直前。
能够意识到孩子的强项并加以开发的父母,等于增加了孩子成功的机会。试想一下,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挖掘肯定的父母,相比关注孩子的缺点,时刻唠叨的做法,哪种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豆瓣评分高达9.2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Geeta和Babita在一次与男性的无意打斗中,轻而易举就把对方撂倒了。那一刻,父亲惊觉孩子可能遗传了自己摔跤的天赋。说干就干的父亲随即决定尽一切力量培养女儿们,尽管培养过程充满了各种冷眼、不解、鄙视……但电影最终给我们展示了孩子“天赋+培养=成功“的人生公式。
吴军博士在《硅谷来信》中提到: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即使兄弟姐妹,爱好也会相差很大。我的二女儿也尝试过她姐姐做的一些事情,但是很多不喜欢,就没有继续,不过她也慢慢找到了两个她喜欢的活动,一个是打高尔夫球,另一个是唱歌剧。我们家其他人都不唱歌,甚至不唱卡拉OK,因此谁也没有想到她有声乐的天赋,仅仅学了一年就能得奖,还到卡内基音乐厅去表演。
电影《摔跤吧爸爸》
一定要刻意练习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一万小时定律,这是否定有“天赋这回事吗?非也,这个作者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要有所成就,离不开可以练习。
我在的一个学习群里,有个小伙伴展示她的画作,我们一致夸她画得“真好”,被问到秘诀,她回复:
要画得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地画,一直画。
有一本记录艺术大师们日常生活的书:《每日仪式:艺术家们如何工作》
书里描述的161位大师的日常生活作息及他们的工作习惯,一般人轻易做不来。看过之后你就知道,原来灵感的喷薄而出,宛若神人的艺术造型,均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功秘诀,非要有的话,只有一个:
不断重复,刻意练习。
钢琴家郎朗2岁半就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无师自通地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出了基本旋律;
5岁时获得东三省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第一名;
7岁时参加首届沈阳少儿钢琴比赛获第一名;
9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科……
这些成绩背后,朗朗的生活是这样的:
年幼时,朗朗每天都保证在近6个小时的练琴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还要加倍练习,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被钢琴占据。
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读书时,朗朗练琴之勤奋使得学校破例延长琴房开放时间。
童年朗朗,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支持孩子喜欢的而非你喜欢的吴军博士直言,“孩子的天赋要靠挖掘,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东西。”
我儿子的乒乓球教练讲过这么个事:
李飞一年级时,就被爸爸送到了乒乓球队。这孩子在乒乓球技能方面,能力中等。按教练的说法,这孩子如果能再努力再多加训练,也能是好苗子。但是,李飞对打乒乓球的态度就是“差不多就好”。到了4年级,李飞和教练提出不打乒乓球了,教练问为什么?他说实在不喜欢。教练又说不喜欢的话怎么勉强自己打了那么几年,多不爽。他说,因为那是爸爸喜欢的,被爸爸逼着没办法,自己忍着打了几年,再也不想忍了……
教练讲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建议家长别强迫孩子,如果孩子真不喜欢这项运动,强迫之下既不能产生好的结果,还影响亲子关系。
最近热播的《小欢喜》中,“学霸女孩”英子热爱天文,去天文馆做志愿者,想考南京大学的天文系,而她妈妈宋倩,却看不上女儿的这点爱好,认为无用、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在学校的百日誓师大会上,英子把自己的理想“CNSA(中国国家航天局)”写在气球上,妈妈宋倩写的是“北大清华取其一”,还要求英子写“考到700分”。英子不愿意,争执之下,气球破了,母女俩不欢而散。
《小欢喜》剧照
这就好比“快乐教育”,很多家长会用自己认为的“快乐”来取代孩子真正的“快乐”,最后的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还被指责是“毒害”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表现与常人不同的优势或极大的兴趣(当然是正向的,值得被鼓励的兴趣),请不要以影响学业为借口而遏制或以功利之心冠以“无用论”之名了,请挖掘孩子的天赋,支持他,而且很重要一件事是,要狠狠地监督他,进行刻意练习。
别用自己“认为的好”去限制孩子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别辜负孩子的天赋,更要引导好孩子,即便有再高的天赋,后天不加以强化和练习,也会泯然于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