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孩子,遇见你,是我人生重来的唯一机会】
中国有句俗话,两岁三岁狗都嫌。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暂时的现象,而这一阶段是新手爸妈最“黑暗”的时期。
如何与两三岁的宝宝相处,成为了全世界家庭共通的课题。即便是在人口老龄化已达巅峰的日本,妈妈们仍面临着“叛逆期”的亲子挑战。
针对这一现象,本土纪实作家古川雅子进行了深入调研,让我们跟随她的笔触,来了解一下日本妈妈们是如何应对这些“狗都嫌”的宝宝的。
“本想消耗他的精力,结果消耗的全是我的”
横滨市一处幽静的住宅区里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里有秋千、话题、弹簧动物摇椅等。1月中旬的一个傍晚,中泽环女士(31岁)带着儿子在这玩,一边想着什么时候跟儿子说该回去了。
“很晚了,回家吧。”
大儿子正处于“叛逆旺盛期”。就算妈妈叫他,他还是继续跑。最近他喜欢捡小石子儿,然后投进水沟,捡一个扔一个,捡一个扔一个,当孩子意识到要回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回家后,中泽环女士得准备晚饭,还得给不到1岁的小女儿换尿片、喂奶。若是大儿子还没玩够,夜晚精力大爆发,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从托儿所回来,中泽环女士就会带着儿子去公园玩。差不多两次有一次“我骂也好哄也好,儿子都不肯回家,跟石头一样硬”。硬拽他回家他会大声哭闹,引来周围人的注意。
“带儿子到外面玩本意是想消耗掉他的精力,结果消耗的是我的精力。做晚饭、洗澡、哄孩子睡觉这些晚间任务所需要的精力,在我回到家之前就已经消耗没了。”
丈夫是系统工程师,回到家基本上孩子已经熟睡了。现在,连儿子刷牙都可能爆发母子间的战役,中泽环女士一个人的育儿奋斗成了日常。
2岁儿子精力旺盛,不到1岁的女儿又需要时刻照顾着。两人若是一起哭起来,那真是走投无路。
儿子一到2岁时,中泽环女士的心里有一瞬间觉得儿子“一点都不可爱”。跟他说什么他都说“不要!”警告他他就扔玩具。有一次,玩具没弄好,儿子就拿着金属的玩具打妹妹的头。中泽环女士很生气,大声呵斥了他。但每天晚上小孩睡着,又会给自己开“反省会”。
养育叛逆期的孩子压力变大,对孩子发脾气又感到自责。这一阶段的父母都面临着这些问题。
佐藤MEGUMI是一位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做过线上线下超过1000件以上的育儿谈话和压力诊断。她说,“叛逆期”是孩子从婴儿向幼儿、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自我启发的成长过程。从2岁到3岁,孩子的探索欲求和自我意识会增强,对父母的指示和建议就会抗拒,所以父母的心理负担就会随之加重。
“孩子在叛逆期时,自我意识会变强。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来做。一言以蔽之,叛逆期就是‘促进自立期’。”
“最孤立无援时,孩子的叛逆偏偏又达到了顶点”
从育儿环境来看,孩子2岁时开始,育儿方面的支援开始变少,进入了“无援期”。3岁开始才可以上幼儿园,0岁以上可入的托儿所又很难进。等着进托儿所的孩子当中,0~2岁约占86.8%(2016年数据)。
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惠泉女学园校长大日向雅美指出,丈夫以及娘家、婆家对孩子的照顾本来也没有个定准,在“无援期“更会大大变少。
“从怀孕到孩子1岁期间,周围所有人都来庆贺与帮忙,参拜神社、孩子百天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但孩子到了2岁,大家就开始不怎么帮忙了。孩子这时候也会走了,活动范围也就变大了。虽然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变多了,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麻烦。对于父母来说,这一时期身心负担皆变重了,更需要帮助才是。”
冈山市的石黑TAKUYA(化名,38岁),迎来了2岁女儿及3岁儿子的“双重叛逆期”。儿子2岁时突然进入叛逆期,跟找工作撞上了,而且还没法把儿子送进托儿所。“当时,孩子也离不开我。我的精神压力达到了最高峰。”
石黑先生的妻子(33岁)在生孩子前得了精神障碍(综合失调症)。她说她对带孩子很不安。石黑先生休了1年的陪产假,做些在家就能做的工作,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带孩子。2016年12月,石黑先生辞了工作之后,一方面要全力照顾孩子,一方面还要继续找工作。现在,家中生计就靠接一些能在家做的活儿了。
石黑先生的女儿今年2岁,开始会自作主张了。3岁的儿子还会找理由,说自己的想法时越发伶牙俐齿。
虽然,石黑先生以前的公司是有陪产假的,但休陪产假遭到了同事们的冷眼。这也是石黑先生离职的理由之一。
“实际上陪产假已经形同虚设了。虽然社会上提倡父亲参与育儿,但还是希望制度能赶上现实情况。比如在带孩子非常辛苦的时期随时可以使用的“叛逆期休假”制度,让大家的选择能更多些。”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是在反抗”
2、3岁孩子与父母的“战役”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大日向校长指出,“叛逆期”其实以前就有了,只是因为时代不一样,叫法也就不一样而已。
40、50年前就诞生了心理学用语“第一次反抗期”,区别于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成为了育儿方面的用语。
但是渐渐有人提出,”反抗“一词似乎越来越不符合儿童这一时期的表现。大日向校长是这样解释的:
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并不是带着类似于拔刀相向那种“反抗”的心情在跟父母对着干的,而是开始萌发出自我意识,想自己一个人尝试一下的欲望越来越强。
就好比想要踩油门,但是没有刹车,又不知道怎么正确控制油门,所以有时候就会飙起来。也就是说,孩子想尝试着自己来的时候,可能不被允许,所以就会出现“叛逆”。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种数十年前所用的“反抗期”的字眼并不合适,所以说法就变成了“叛逆期”。
“恶魔”这种说法不益于孩子成长
“叛逆期”并非日本特有的现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理海大学于2008年通过家庭访问开展了调研,统计2岁~3岁的孩子对父母说“NO!”的次数。调查对象是60对母子。最少的家庭是是1小时5次,最多的是1小时55次。
英语里本来就有“Terrible Twos(2岁凶),Horrible Threes(3岁怖),Wonderful Fours(4岁妙)”的育儿俗语。还有夸张的说法:拒绝听话的叫“DEVIL(恶魔)”,从叛逆期”毕业“的叫“天使”。
这些英语俗语流入到日本,被翻译成“魔鬼的2岁”、“恶魔的三岁”。在TWITTER等SNS社交平台,#魔鬼的2岁#这一话题讨论的人层出不穷。
“就算孩子不听话,但他才两岁,应该还是想要父母守着”,大日向校长提醒新手爸妈,“有些话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还是得多注意。”
“恶魔”这种比较重的表达用在孩子身上,会产生误解,以为这个小孩‘故意不听父母的话,故意要跟父母对着干。
父母每次严厉斥责完孩子,自己也会感到低落。大日向校长更推荐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更加正面积极的、温和的词语,例如“叛逆期”、“挑战期”去形容孩子的特殊时期。
想办法不要过多地与孩子“正面交锋”
大日向校长说:“叛逆期时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在于不要过度地与孩子正面交锋。”
“正是因为这一时期与孩子的正面相处太多了,大家也就有了烦恼。可以留一点给自己的时间,能用上的服务和机构等尽量用。有的母亲会觉得,怎么可以为了自己休息就花钱把孩子放去暂时托管,但我想说的是,花这笔钱是有必要的。这正是为了让大家能稍作修整,让大家享受带孩子。”
住在广岛市的土津川奈津纪女士(40岁)还留着女儿小杏(4岁)“最叛逆期”时被抓拍的哭脸照。她边指着照片边说:“这张是在商场,小杏一步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坐车坐了1个小时去的。我都好久没买东西了。结果那天我一件衣服都没买成。那时我每天都在吼。'你别这样'、'小杏是谁,我已经不认识了!'、'随你的便!'这些都是育儿经里的禁用词,可我没忍住,都说了(笑)。”
这是津川奈津纪女士亲手做的相册,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成长。
将孩子的每时每刻都拍下来,暂时抛开父母的身份,以纯粹欣赏照片的方式看着照片中的孩子,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保持距离”。
“平时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很难跳出'带孩子‘’的角色。但事后回想,光是看照片时,都觉得点不适应当时的我了。退一步换个角度看,当时的情况换做是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深呼吸让自己停顿一下吧。”
“今后,如果我在街角看到类似这样的亲子,我会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也想用更加温和的词语去形容。如果看待这些家庭的社会观点变了的话,那么2、3岁孩子的育儿环境也会变的。”
【粉丝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赋究竟是什么,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在对话框输入“测试”,答案就在那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