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当婴儿呱呱坠地时,我们就多了一重身份,一份责任,承担起为人父母的重担。
对于像我这样的80后,关于成长似乎没什么记忆,小时候大多是放羊式自由成长。父母不懂教育,基本上不怎么管教,所以童年在无拘无束中悄然度过。即使偶尔做了错事,也不过挨一骂或一顿打就过去了。
成年后很多时候怀疑自己的性格,有时候觉得挺外向,但更多的时候觉得也挺内向。遇事犹豫不定,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优柔寡断?
如今做了父母,才深深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零至六岁的陪伴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习惯,思维乃至一生尤为重要。
樊登老师在《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中,非常及时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书中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无条件的爱;第二部分,陪伴孩子成长;第三部分,亲子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在每一部分当中,作者又结合自己多年来阅读到的书籍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述,有理论,又有生动有趣的事件解析,让人轻松领悟。
第一部分,无条件的爱
这一部分重点是要了解孩子童年生长的一些秘密。比如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外部秩序、内部定向、孩子内向与外向性格的区别。从大脑的构成以及外在的行为分析,让我们更加明确,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
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了解孩子的天性,不盲目的下结论。
②不断然指责孩子。
③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爱。
④了解孩子叛逆的行为。
第二部分,与孩子一起成长
这一部分主要了解孩子的焦虑的成因,成长的每个关键期;学习正面管教的一些方法。
有时候翻看相册,你会发现孩子竟然长得如此之快,一切都恍然如昨天。这个成长的小生命学会了各种本领,作为父母伴随着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育儿问题。
我认为,更好地陪伴孩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不做直升机父母,要学会减轻焦虑。
②了解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提供一些关键性的帮助。比如心理健康的保护,人格完善的建构和艺术的熏陶等等。
③学习简易尔森的“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的方法。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 —— 简,尼尔森。
第三部分,重点是介绍亲子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社会能力;如何与孩子友好相处等。
我们可以怎样学着做?
①借鉴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第一步,发生了什么事儿?
第二步,问双方的感受如何?
第三步,鼓励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四步,双方提出想法后,家长可以说“我帮咱们写下来”。
②了解青春期的两大问题:成瘾和叛逆。学习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③了解吼叫的原因:来自遗传;喜欢迁怒于人;吼叫和愤怒极会导致虐待;吼叫跟健康也有很多关系。
这里有个有趣的“踢猫效应”,告诫我们愤怒和吼叫的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多大:
老板因为工作原因非常生气骂了主管,主管回头骂了员工,员工回到家里骂了老婆,老婆觉得气不顺就骂了刚好来送信的邮差,邮差出门儿生气地踢了猫,猫转身抓了老板。
④了解戒吼的策略——ABCDE专治吼叫的办法。
这本书从爱、陪伴成长、亲子沟通三大块进行了细致地阐述,介绍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书中参考的十余本关于家庭教育书籍,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其中有些书是我早期看到的,樊登老师这次在书中将这些书中的精华一一罗列,无疑又加深了理解。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洗礼,更多的是行动上的改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更是我们的责任。
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行为,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对每个家庭尤为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