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跟大家好好扒一扒,那些充斥在广告和超市里的「儿童食品」。貌似只要是食物打上「儿童」二字,就「更健康」「更适合孩子」,但说真的,「儿童食品」只是商家为了营销创造出的概念。
“儿童食品”不存在?!1、真相一
目前,我国还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仅有的是针对0-36个月婴幼儿的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我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与欧盟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对于婴儿(0-6个月)的配方食品要求,差异较小,大部分指标比较接近;但是对于较大婴幼儿(6-36个月)的配方食品,我国的指标要求相对宽松。而对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并没有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等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2、真相二
目前所谓的“儿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没有太大差异,通常只是把大包装换成精巧的小包装,价格就比同类成人食品高出一大截。更有商家为了吸引儿童,会额外多添加一些色素、香精、糖等。
3、真相三
除了营养成分,“儿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也并没有单独针对儿童进行添加。目前,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时,是以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为参照而制定的,对于年龄在婴幼儿和成人之间的儿童,没有允许摄入添加剂的具体标准。
这些食物不但没有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有的产品还可能妨碍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常见的儿童食品1.儿童牛奶 / 酸奶
儿童牛奶、儿童酸奶的一大特点就是「甜」。
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大部分的商家通常会添加很多糖、麦芽糖等甜味剂,有些产品还会加入各种香精。
1 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糖(有的家长会给宝宝买儿童酸奶),就算 1 岁以上也要尽量少摄入糖,过多的糖对孩子的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容易让宝宝蛀牙。
有些厂家还宣称,产品中还增添了很多营养成分,但是这些营养成分不一定适合孩子的生长需要,并且某些营养素过量反而会对孩子造成负担,增加肥胖风险。
2.儿童酱油
很多热销的进口儿童酱油,都打着「低盐」「低钠」的旗号,比如目前销量比较好的这两种进口宝宝酱油,都号称减盐。
可是看看营养成分表就知道,这款「儿童酱油」的钠含量一点也不低!!!
1 岁以下的宝宝不需要盐,也不需要酱油。1 岁以上不用刻意添加,过早添加咸味,会增加宝宝患成人期高血压的风险。
3.儿童奶酪
大部分「儿童奶酪」都属于再制奶酪,这些奶酪在发酵过程中都需要加入大量的盐,即使广告宣传含盐量很低,味道很淡,其含盐量也不会太低。
再制奶酪除了含盐量过高外,还可能包含奶油、干酪、白砂糖、乳粉、水及各种食品添加剂,所以并不适合给宝宝吃。
1 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选择含盐量低的天然奶酪,但也只建议少量尝试。
4.儿童肉松
宝宝咀嚼能力不好吃肉容易塞牙,所以肉松是个不错的选择。肉松虽好,但并不推荐市面上售卖的「儿童肉松」。
这些肉松一般都会添加很多盐、糖和酱油调味,口味会比较重,并不适合宝宝吃。
因为成本关系,很多所谓的肉松还会增加豆粉,减少肉的含量。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给肉松增香添色,还会用到甘草粉(一种比蔗糖甜 200 倍的天然甜味剂)、亚硝酸盐和色素等物质,所以这样的肉松更不能给宝宝吃。
学会看表才不会被套路【营养成分表】
1. 5种强制标示的营养素
如上图所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是国家强制要求标示的。
钙、维生素等其它营养素含量,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标示。
我们常说的看看钠含量、糖含量等高不高,看这个表就好啦。
2. 选择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食品
这样的食物往往更适合正在长身体的宝宝呀。
3.从碳水化合物含量判断含糖量高低
解释起来有点长,就告诉大家简单的判断方法,每100g该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的话,含糖量也就越高。
(▲某酸奶营养成分表)
打个比方,你在给宝宝买酸奶的时候,如果你选的酸奶,每100g中的碳水化合物超过12g的话,那含糖量就是有些高了。
4. NVR%是指营养素参考值
可以理解为这种营养素占一个成年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合理摄入量的百分比。
是不是解决了痛点!
以这款大家都吃过的甜饼干(净含量110g)为例,每100g该饼干含有2035kj的能量,对应的NVR24%就是指,每100g这样的饼干中含有的能量,就能够满足一个成年人全天所需能量的24%。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吃多了这样的饼干,那还能吃下多少其它营养更均衡的食物呢?
除了营养成分表,第二步的重点就是看配料表。
【食品配料表】
1. 配料越排在前,含量越多
配料表的各种原料要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列出,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选择天然原料排在前面的食品(如牛奶、鸡蛋、水果、水等),调味品顺序越往后越好(如白砂糖,食盐等)。
2. 配料表越短越好
配料表里食品添加剂也必须全部列出,对比后尽量选择配料表更短的食品。
❤❤❤成长的路那么长,我要陪你一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