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六和大家进行了一场关于如何克服孩子入园焦虑的直播。
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新鲜,两年前从小D开始上托儿所,我就写过了。
第二年她上了幼儿园,我又写了一遍:
上托儿所时写的:
《分离焦虑症|大道理要懂,但这些小细节才是搞定的关键》
上幼儿园时写的:
《纽约幼儿园园长分享|破解入园焦虑,这些准备工作现在做最有效
这次开直播,我给自己的一个任务就是不能炒冷饭,自己经历过三次了,再回头看,再提炼一下,看看会有怎样更加深入的认识。
没想到,这次直播后,很多人给我留言说,听我直播,感觉他们的格局也大了,情商也高了(我知道你们每次都是带着爱的滤镜的)。
当年我更多的只是和大家分享我具体“做了什么”。但这次的分享时,我开始提示大家心态调整,也就是“怎么看待发生的问题”。
这也是自己这几年当妈妈的成长吧,我现在愈发觉得,心态不对,思维模式不调整,即使依样画葫芦,结果也不会好。
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困境,其实就是我们底层价值观导致的,育儿的过程中去不断探究,就能帮助我们越活越通透。
老规矩,贴心的小助手小丸子又第一时间整理了思维导图,先放上:
点击图片,放大后看更清晰
幼儿园标志着,孩子第一次离开我们踏入社会。
踏入社会就会和人打交道,而在人际互动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碰撞,这时我们特别要警惕“受害者”心理。
最典型的就是幼儿园“被欺负”这个话题了,看到孩子回家时膝盖破了,或者脸上有一道抓痕,每个父母都会心疼。
不少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谁打你的啊?”甚至还有不少父母接下来每天都会问,“宝宝,今天XX有没有打你?”
这些看似是关心,但却是在和孩子传递“受害者”心理。就像我说的,这是孩子的第一次人际互动,我们的反馈也会变成他们的社交体验。
面对低幼孩子的这个“被欺负”问题,即使再心疼,我脑海里总会提醒自己这样一条轴,打闹、冲突、欺负、霸凌。
可见,这里面程度是不同的,其实大部分情况还都是归在打闹、冲突的范畴。
那不少父母会说啦,并不是啊,我问孩子“谁打你了”,孩子就会主动和我说是谁打他了。
要知道学龄前孩子语言发展并不成熟,想象和现实有时还会混淆,如果我们用引导式提问,“谁打你了”,那么得到的回答肯定是“谁打我了”。
因此,我每次都会问小D,“你脸上的印子是怎么回事啊?”,不先入为主,而是耐心地引导她说出事实。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在帮助她梳理情况,有时你会发现她并不在意(本来嘛,就是打闹);有时是误伤(比如抢玩具冲突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幼儿园阶段完全不存在后面两者,但是构成后面两者的前提条件是,对方是恶意的,针对人而不是事,反复出现。
我之所以很介意这个概念的区分,就是因为当我们自身带着“受害者”心理的话,就会剥夺孩子面对社交冲突的锻炼机会。
我们看到的只有孩子的无能,我们的询问关心也是在增强他的无能,那么慢慢的,孩子就真的“习得性无能”了。
一个默认自己无能的孩子,又怎么会有能力和他人相处,会享受幼儿园的社交活动呢?
不要养育一个自我中心的孩子,成了大多数父母的共识。但在面对幼儿园适应的情况下,我还是需要把这一点拿出来说。
倒不是说大家很“自我中心”,有时是不自觉下意识的表现。父母就像一面镜子,是会折射出孩子对待幼儿园的态度。
比如拿睡午觉这件事举例。的确有不少孩子3岁不到就没午觉了,而幼儿园又是必须午觉的。
有一些孩子就会因为“不得不睡午觉”,而不喜欢去幼儿园。
我真实见过好几例身边父母“谴责”幼儿园规定不合理的,我不确定他们在孩子面前是否会谈及,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这些不经意态度一定会影响孩子对待幼儿园的态度。
育儿很个人,每个孩子都不同,的确会有一群孩子早早就不需要午睡了,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就此而“谴责”幼儿园,那么就是有点“唯我独尊”了。
我反复在强调幼儿园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进入社会后,我们要考虑的一定不只是自己的需求,还有集体的需求。
小小午睡这件事,其实折射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理解集体需求。
并不是说非要强迫孩子午睡,但可以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会有午睡这件事,帮助她理解,还有大部分孩子都是需要休息的,解读规则。
然后再和孩子讨论,如果自己不想睡,那可以怎么做,又能不打扰他人呢?思考应对策略。
小D幼儿园就会执行一个规定,也是我们在家执行的,叫做“quiet time”(安静时光),也就是你可以不睡,但你必须保持安静。
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慢慢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要么大哭反抗,要么忍气吞声,在A和B选择之间,一定还有更多的共赢方式。
“关心则乱”,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个是人之常情。
我们现在总被告知“不要焦虑”,其实这本身是不科学的,焦虑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排斥焦虑情绪,而是与焦虑共舞。
一点焦虑都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这里提的是不要“过度”。那怎么判断这个“度”呢?
我给自己的一个标准就是,可以提前担心一步,但没必要提前两步或者三步。
这个方法对我很有帮助,也推荐给大家,尤其是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
举个例子,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我们焦虑孩子能否适应离开父母一段时间,这是合理的,这是第一步。
但有不少父母会脑补第二步,比如去了幼儿园被人打了怎么办?万一妈妈不在不吃饭怎么办?去了幼儿园不上厕所怎么办?
这些对我来说就是过度焦虑了。这些问题存在吗?肯定存在的,但是发生了再解决,没必要提前预计那么多。
入园焦虑这件事,其实父母的状态也很关键。如果我们过度焦虑了,那么这份情绪也会感染孩子的。
与“过度焦虑”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掉以轻心”,觉得自己孩子不会有啥问题的,也没当一回事。
这类心理尤其出现在一部分孩子第一天送去什么都蛮好,开开心心说再见,开开心心跑进去。然后家长就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孩子什么问题都没有。
但其实有一类孩子是这样的,他们第一天第二天也许都没事,但一周后就死活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
而人的心态很有意思的,一开始就做好长期心理准备的,反而能够理解这份思念和舍不得是合理的。
最要命的就是,第一周完全没问题的,之后的反复就容易让父母心态崩掉,觉得自己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这是“自我预期的管理失衡”。
更严重的就会结合前面几种心理,是不是幼儿园老师不好啊?肯定哪里出现问题了?结果反而不能更加客观地引导孩子疏导这样的情绪。
这里也解释一下,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大部分低幼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都会有舍不得和思念的情绪。
有一部孩子,一开始会因为幼儿园的新鲜有趣而暂时忽略了这部分情绪。
当新鲜劲过去了,他开始发现上幼儿园是常规活动后,这份情绪就浮出了水面。
这也就解释了,情绪总在这里,即使头一天没有表现出来,我们父母还是要当一回事地提前预热,主动谈论,帮助她疏导情绪。
关于情绪疏导怎么做,之前写过的这篇《纽约幼儿园园长分享|破解入园焦虑,这些准备工作现在做最有效》分享了很多方法的,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曾经谈过父母和孩子的三个阶段,领航、并航、护航。对我来说,孩子上幼儿园,就是第一次我们父母要切换跑道,开始和孩子并航了。
并航,意味着我们开始让孩子逐步自己来驾驶他们的人生飞机,踏上他们的人生跑道。
但是并航,也提醒着我们,既不是不管,也不是仍然握着他们的人生方向盘不放。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容器稳了,再大的问题都能解决。入园焦虑这件事,说白了就是想明白这四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