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个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反映情况时,听到最无奈的话是什么,他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第一句是:老师,这种情况,我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都没用。第二句是:老师,你对他严一点,该打的就打,我没意见的。两句话又把问题踢给老师。
打孩子是权势较大的父母对权势较小的孩子采取的措施,希望造成一种行为的改变。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看,小孩都处于弱势一方。父母打完孩子,孩子的行为有的发生改变,有的并没有改变,但很多家长却乐此不彼,背后原因很多。
下面这几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最无效,可是很多家长都有过,看看你中了几条:
1.我打孩子,证明我教育过了班级群里,小源的家长艾特小铭的爸爸,说小源被小铭打了,要求小铭的爸爸管管小铭,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家长也纷纷表示自己的小孩也曾被小铭欺负。
小铭的爸爸马上私聊老师了解发生的情况,小铭喜欢搞恶作剧,比如走在走廊,喜欢从背后猛推同学一把,或者走近同学朝人家耳朵大喊一声,看着同学受惊的样子很是开心。今天他就在后面推了小源,小源摔倒在地的。
小铭的爸爸表示要好好和小铭谈谈,他还说这种情况让小铭换位思考效果应该会很好。就在和老师私聊的这会儿功夫,群里炸了锅,其他家长不见小铭爸爸回应,都在各种议论:有的说家长再不好好管教就完了,有的说孩子的一些行为是模仿大人的,还有的说3岁看大7岁看老……
一直不回应的小铭爸爸突然发出一张图片,图片上小铭背上布满红印子,他解释,他已经教育小铭了。
第二天,老师问小铭昨晚为什么被打,他竟说不知道,只说爸爸打的时候,嘴里使劲喊:“叫你调皮叫你不听话,以后看你还打不打人。”说完拍张照片就不再说什么了。
很显然,小铭的爸爸把“打”当做向别人证明自己已经在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孩子改正的目的。
评判别人的养育方式似乎己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自己往往都不赞同别人养育孩子的方式,别人小孩调皮就说大人管得松,别人小孩老实就说大人管得严,总之,别人的方式都不行。
作为“别人”,我们大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有些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的,并不意味着永远,我们要从长期来看什么方式才是对孩子有帮助,要确定你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让孩子改正的事情上,而不是担心别人的评判。
蒙台梭利说过:
2、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有一次,孩子班级一位家长向老师询问孩子近段课堂表现,老师如实汇报说近段孩子讲小话比较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老师,下次掴他嘴巴,要给他点颜色他才会改的,在家我们也这样对他,他吃硬不吃软的。”
接着他还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家训,小时候他们犯错,他们的父母怎么对待他们,什么“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
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犯错的行为会有强烈的反应,他们觉得不能放任孩子,一定要履行父母的责任,在父母的“棍棒”下,一些不良行为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甚至再三反复出现,或者因为恐惧而变得顺从。
我们大多数人的管教理念都来自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以及经年累月的传统和想当然。“棍棒”确实出过孝子,但也出过很多逆子,时代不同,我们父母要与时俱进,不要只会采用粗暴行为。我们一定要学会放弃荒诞老旧的观念——“若想让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得先让他难受”
3.我这么付出,你却这么回报小珂妈妈是一位超级负责任的虎妈,期中测试一结束,她就迫不及待询问成绩,小珂成绩很不错,老师及时通知她,许久不见她回应,老师认为她也许没注意到。
第二天,小珂呆呆坐在位置上,课堂也没以前活跃,老师刚一提到期中测试的情况,她突然哇地哭起来,课后她告诉老师,昨晚她被妈妈打了,妈妈每天那么辛苦,早上提前起床准备早餐,接着送自己来学校,下班又赶着来接,晚上又陪着辅导作业,妈妈除上班时间外,其余的都用在自己身上。
妈妈说,妈妈付出那么多,爸爸连管都不管,自己却这么回报她,妈妈大声嚷嚷之后就动手打了。无疑,这位小珂妈妈不是在管教孩子,而是在撒气。她不过是挂着“管教”的口号来宣泄对爸爸不满的情绪,小珂只是无辜的导火索而已。
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说:父母打孩子,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是为了孩子好。明显地为了掩盖自己潜意识里的恶意。
家长们的“棍棒”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哪一天孩子翅膀硬了,打也打不赢,管也管不住,说也说不听,你们便再无招法了,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得了”孩子。
孩子犯错或达不到家长预期目标时,都往往有自己的理由的,家长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源,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单纯的用暴力来压制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也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错误,努力将其变成鼓励性的态度和行为。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陪宝宝写日记,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