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钟,解决你的育儿困惑
我家儿子6岁了,最近,我们只要不按他意愿做事,他就会说:哼,我生气了,我不跟你玩了,甚至还会说我打你。
比如,我说:
吃饭时间到了,吃完饭再玩,他会说:吃个屁啊吃;
一天晚上,奶奶不小心把他搭好的积木弄倒了,他就立马大哭,说我生气了,奶奶做错事了,我不要奶奶了,把奶奶丢火车站。
他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我真担心他的这样交不到朋友,请问老师,我该怎么引导他改正呢?
熊宝妈答这是关于孩子“使用攻击性语言”的话题。
为什么以前宝宝不高兴只会哭闹,可 3 岁之后一生气就会说“不好听的话”呢?这是因为宝宝的认知发展了,确切地说,是“抽象思维”发展了。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也就是说,宝宝逐渐形成了一些“概念”,比如:
什么是错误?奶奶弄倒了我的积木就是奶奶犯错了。
同时,他也有了“判断”,比如:人在生气的时候就会说一些严重的话:“我不跟你玩了”、“我打你”、“吃个屁啊吃”、“把奶奶丢火车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话。
而且,他还有了“推理”。比如,
犯错就应该受到批评甚至惩罚,不然他怎么会改呢?如果我犯错了,大人会很激动;那大人犯错了,我也应该很激动。
这些都是宝宝的“内在思维和逻辑”,宝宝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宝宝说这些话的目的,其实是在表达他的情绪和想法,以及他对错误和冲突的认知。那我们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1、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即使生气的时候,也要控制自己的语言,像,你再不过来就揍你,就不要你了,这种话要尽量避免;
和其他家庭成员说话时,也要注意哪些字词不能说,要换成别的词语,或说了要道歉。
比如:把脏话,换成我很生气,我不能接受,绝对不可以等。
当然,大人的口头禅在所难免,但父母要向宝宝承认哪些词语是属于“不好听的话”,哪些语言是绝对不能说的,哪些语言是需要节制的。
2、和宝宝说清楚,哪些事可以按他的意愿来,哪些事可商量,哪些事不能商量。
每个家庭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这样的界限,让宝宝懂得什么时候可以自主,什么时候需要合作,什么时候需要遵守规则。
要避免让宝宝经常感受到他和大人是对立的,只要我和大人有冲突,我都要听大人的,这会让宝宝很生气,马上就和家长对抗起来。
因此,父母可以使用更多与孩子合作的方法,比如:提前告知还有几分钟吃饭,请宝宝帮忙发碗筷,也可以给宝宝有限的选择,再玩 2 分钟还是 3 分钟?
只有我们更多与孩子合作,孩子才会逐渐学会与我们合作。
3、我们也要注意,教育的重点在于“下次怎么做更好”,而不在于证明孩子错了。
比如直接告诉宝宝:奶奶听到你说这样的话,很伤心,这样的话是属于不好听的话,我们不可以说,你可以换成“我很生气”,“我气极了”。
我们可以换成开放式的问题,你觉得奶奶是什么感受?下一次你可以怎么说呢?
并建议他如何健康地表达情绪,这样宝宝就能学到:犯错没关系,重要的是真诚道歉和知道下次怎么做更好。那么下次,他也就会宽容别人的错误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