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爷爷奶奶最疼孙子孙女,可去年网上的一个视频却看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视频中,奶奶对孙女拳打脚踢,28秒内踢了孙女23下。女孩无法站立,从收银台挪到角落,老人继续踢。
女孩被暴打的原因是,她想多买一个戒指糖,奶奶不答应,因此闹情绪,不肯去上学。
这是亲奶奶吗?
也许多要一颗糖在奶奶眼里是无理要求,奶奶可以拒绝,但是能不能换一种温和的方式呢?
同样是拒绝孩子,下面那位爸爸的方式显然优雅一些。
有一次和朋友去吃饭,等上菜无聊中,看到隔壁桌一对父子在点餐。儿子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点了有四五个菜,还要了2种饮料。
爸爸说我们2个人吃不掉那么多,你减掉2个,椰汁和果茶只能选一种。儿子不干,两种饮品都要喝。爸爸平静地说,要么选一种饮料,要么回家给你煮面吃。
儿子也没闹,接受了爸爸的方案。父子俩从美国队长聊到了王者荣耀,有说有笑,之前的事情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像上述情况中,面对孩子的欲望你会怎么处理呢?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去超市)时,我们经常用到以下方式:满足:不想伤孩子心,咬咬牙买给他。
打骂:再闹就揍你!
谎言:妈妈今天没带钱,明天再买吧
说教:妈妈每天上班好辛苦,还要赚钱供你吃穿……
这四种方式都不推荐。
先说第一种——满足:孩子很小,他根本分不清欲望和需要,看到什么都想要,新鲜劲过了不稀罕了。惯子如杀子,如果每次都满足他,伤的不仅钱包,更是孩子。孩子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欲望是无止境的,以后稍有不满足,以死相逼也不奇怪。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卢梭就曾说过:害孩子很简单,那就是事事都满足他,但是,这个满足并不等于爱。
第二种——打骂:这点毋庸置疑,打骂是家长无能的表现,无论孩子做什么,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第三种——谎言:也许你骗得了这次,那下次呢。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了不讲信用的坏印象,同时助长了孩子撒谎的习惯。
第四种——说教:这种方式看起来文明多了,其实没有什么用。此刻孩子满脑子想着那个玩具,什么大道理他都听不进。思想家卢梭还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如何有人情味地拒绝孩子?
鹿妈今天分享几个方法。
01
“我多希望我可以……”,一个简单的句子,有爱意地拒绝。
“妈妈,我想买一个小火车。”
妈妈A:“又买火车,家里都有10个火车了,你玩得过来吗?”
妈妈B:“这个小火车很可爱,我多希望可以给买给你,但是我们家已经有太多了,放不下了。”
妈妈B的回答是不是比较能接受一点呢?
为什么?因为妈妈B虽然同样不能给孩子买那个玩具,但是她至少承认了孩子的幻想,孩子不是无理取闹。
为什么承认幻想要比干脆的拒绝伤害小呢?因为妈妈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认为:当我们感到被理解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被爱。
你也可以用“你希望……”开头,比如“你希望妈妈能买那个火车给你……
“我多希望……”、“你希望”这个简单的句子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同理心。
这种方法的核心原则是:允许情绪,但是限制行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会有各种各样的渴望、情绪,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并允许他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不合理的行为我们就要作出限制或帮他纠正。
很多时候,解决了情绪,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这点在婆媳关系中也适用。婆媳发生矛盾时,妻子并非一定要老公去批评婆婆,只要老公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倾听自己,理解自己的委曲,妻子心里就好受很多。让婆媳矛盾升级的是老公躲起来,或者一味否定妻子的感受,说一些比如“你就不能包容一下我妈吗”之类的话。
02
将期待前置,把“不”咽下去,改成“好的”
谁都不喜欢被拒绝,感觉不被尊重。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不,孩子很难感受到被爱。孩子提一点要求就被家长冷冰冷地回绝,也很容易闹情绪。
其实家长可以来个软着陆,巧妙地把“不”改成“可以”,但是加上一点点条件。比如孩子该洗澡了,可是想看动画片,你可以说:“好的,洗完澡就可以看啦”。放学后想先玩会儿再做作业,你可以说:“可以,写完作业你可以随便玩了。”
当孩子听到“不”的时候,脾气立刻上来了,后面做什么事都带着情绪;而听到“好的”时,孩子的情绪得到缓冲,也更乐于配合。
其实这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原则,只是加入了一点说话的技巧,把孩子的期盼放到了前面。
03
寻找替代方案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尤其是当你认为孩子行为不当,或者要求过分的时候。
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父母不妨洞察孩子背后的真实动机,从而找出能满足这个动机的可接受的方案。
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别说“脏死了,别乱画!”。其实孩子只是想找个地方发挥创意,其实你只需要给他几张纸就可以了。
孙俪的2个孩子也喜欢在墙上乱画,但是她不想浇灭孩子的画画热情,于是她买了一些可以涂鸦的家具给孩子们任性发挥。
04
给孩子有限制的选择或者只实现一部分愿望
遭到拒绝后,孩子撒泼,有时并非孩子真的有多想要那个东西,而是他感觉他的主权受到冒犯,连一点小事自己都无法做主。
美国著名非盈利机构育儿资源主管克莱尔-勒纳表示,适当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会让他觉得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
既然如此,那家长只要给孩子保留选择权,就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抗。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其他可以接受的选项。不过选项不宜过多,二选一即可。比如前文点餐的父亲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还拿超市买玩具来说,你不妨这样拒绝:“今天不能买玩具,但是一会儿我们可以买一个冰淇淋,或者去广场喂鸽子。”
孩子要在家里玩水枪,你可以给他2个选择:A、家里只能玩积木;B、去户外玩水枪。
下次在孩子打滚撒泼前,不妨试试以上几方法吧。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脆弱敏感,也可以将三种方法组合起来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给出了不失尊重地拒绝孩子的四个步骤:
①承认愿望
用简短的语句说出孩子的愿望,表达的你理解:“你希望今天能玩一会游戏”
②指出限制
指出这个行为为什么不能满足:“我们的规则是周末才能玩游戏。”
③提供可以部分实现的途径或者备选方案
“周末2天,你每天可以玩1个小时游戏。”
④给予同情和安抚
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的失落心情,再次表达你的理解:我猜你现在肯定有点失望,妈妈明白的……
一般孩子会顺着你的引导把心中的不快表达出来。得到父母的理解,其实孩子已经释然了。
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时,只需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要光说“不”,一定要加上,一定要加上共情、解释与指导。对孩子引起的不适就小很多。
拒绝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不能惯坏孩子,同时又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拒绝四步法”,拒绝孩子不一定要当坏妈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