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然然妈妈,你能留一下吗?”课后,舞蹈老师把孩子妈妈叫住了。
妈妈心里咯噔了一下。
果然,老师避开孩子跟她叹气:“然然上课不太认真,练习时间也总在偷懒,这样下去的话,恐怕会跟不上,也很难有机会参加演出……”
但回家后,妈妈却对女儿这样说:“然然,老师说,你很有表演天赋,动作也很优美,只要再努力一点就更好了。”
“真的吗?妈妈,老师表扬我了呀?”
“嗯!所以然然要加油上课加油练习哦!”
过了一个月,舞蹈老师对然然妈妈反馈,最近孩子的进步很大,下周末有一个演出的机会,问妈妈是否有空带着孩子去。
“可以去的,谢谢老师!”妈妈拉着老师的手激动极了。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的一句鼓励,让孩子真的取得了进步。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犯一个错误:盯着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却往往忽略了鼓励的正面作用。误以为这样做,孩子才不会骄傲,误以为只有改正缺点才会进步。
但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多次说过的那样: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教育,能正着来,为何要舍近求远去用负面的方法和刺激呢?
2
近日,一条名为‘女孩连续50天被夸奖’的热搜迅速窜上榜单,热度高居不下。
原来这是日本的一个节目,先是对女孩进行连续50天的夸奖,然后再来观察节目前后女孩的变化。
最终结果震惊了所有人,连续50天夸奖后,女孩居然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节目组随机邀请到路人——神奈川的大四学生Kyouka,进行这场50日计划。
Kyouka对自己的长相很自卑,平时出门基本都带着口罩,也不擅长与异性交流。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Kyouka需要跟一名外教学习意大利语,随着外教不断地夸奖和鼓励,50天后,Kyouka的整个容貌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到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积极的鼓励和夸奖会给人带来认同感,可以帮助人提升自信。
作家林清玄做记者的时候,曾写过一篇小偷的报道,那名小偷作案千起,手法细腻。
他在文章最后感叹道:“心思如此细腻,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吧!”
这名小偷看后,感触良多,竟然真的洗心革面,并在二十年后成为了羊肉火锅连锁店的大老板。
夸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给人足够的自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如此。
3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
“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另一个方面,如果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到100%。因为这是你看到的全部。”
当关注孩子积极方面时,对我们和孩子都是令人鼓舞的。
当孩子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我们具体的夸奖是要有原因和鼓励。
“宝宝,你刚才自己认真拼图,真棒!”说孩子认真拼图,是夸奖的原因,夸奖的是孩子的行为。
“你真的太棒了,刚才是怎么拼出来的?”让孩子自己去分析一下自己成功的原因,从而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增加孩子继续努力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做出的一般行为和理所应当的行为,如果你都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那样表扬就会失去它的效力了。如果孩子取得了进步,那就值得表扬了。
“这是你收拾的房间吗?衣服叠的真整齐。”给一个赞赏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赞赏的真诚。
西尔斯曾说过:如果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你会毫不犹豫地表示赞赏,那么对那些不良的行为进行忽略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宝宝,今天自己刷牙很好哦,但如果能不把水弄得哪里都是就好了。”这样先夸一句,然后又进行批评的方式,相信没有哪个人会喜欢的。
我们可以只夸孩子自己刷牙的行为,忽略孩子弄脏的地面,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
当我们的夸奖越具体、越真诚,孩子越能体会到积极的一面,从而不断地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4
在泰国的公益视频《再努力一点点》中,喜欢足球的小男孩,在足球队的表现被教练不认可,并随时有可能会被淘汰。
母亲回去后对着孩子说:“今天你们教练夸你了,说你一直都很努力,在这之前,你完全不会去顶球呢,但是现在你时不时能做到了!再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呢!”
妈妈伸出手做出了再努力一点点的动作。
可是在训练的时候,男孩还是追不上大家的步伐,很沮丧。
然后母亲会对孩子说:“没关系,不需要超过所有人,只要努力去超过你前面那个人就好!”
最终在比赛的最后一秒,男孩用头顶进去了最关键的一个球,比赛取得了胜利。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完美的小孩儿,但是每个孩子有自己的闪光点。
只要父母愿意以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欣赏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骄傲的天使。
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哪怕这束光不够耀眼,都需要我们去赞扬,去鼓励,去欣赏和引导。
善于放大孩子的优点,就是让孩子将自己的梦想掌握在自己手里,做最好的自己。
来自父母的鼓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它鼓舞孩子不断前进,信心十足地奔向目标,不惧怕失败,不恐慌反对,一心向未来。
撰稿:一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