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承启医学
“睡觉”,这件我们花了约生命1/3在做的日常之事,充满了不为人知的奥秘。
7小时?8小时?没有标准答案。
人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要睡足7小时”;但据说撒切尔夫人、拿破仑、富兰克林等每天只睡4、5小时,即可保持清醒、料理国家大事;技术大咖或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多数是夜猫子,他们在凌晨时分创造力最高;宝妈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有“为啥别家宝宝已在梦中遨游太空,我家宝宝还跟他爸喝高了似嗨得不行?”。
种种现象说明,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睡眠习惯。
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生活在光明与黑暗不断交替的世界里,长久以来,身体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但如果睡眠真的完全靠光照来控制,那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人们怕是要“疯”:夏季全天24小时都是白昼,冬季整日见不到阳光。
而事实是,北极圈附近的人们同样拥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并不完全受光照控制。并且,现在的北欧国家是世界上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一批国家,其科技和经济都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诺贝尔奖、诺基亚、宜家等等都来自北欧)。
这说明,人的睡眠节律主要受内在控制,即我们的基因。科学家认为,睡眠的几个方面——包括何时入睡,睡多久,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遗传性的。
睡眠时长为何产生差异?
熬夜看球、熬夜追剧、熬夜工作,经历过这些的你是否隔天就处于“宕机状态”?而身边总有那么些“超人”——睡得少却精神好,偶尔通个宵,隔天也不太需要睡更多的觉来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996年,傅嫈惠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睡眠实验室主持教授)遇见了一名被“短睡眠”困扰的老妇人。老妇人晚上六点就想睡觉、凌晨一点就会自动起床,这样“不合群”的睡眠时间,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妇人一辈子四处就医却都无果。在她六十九岁时,发现两个孙女竟跟自己有一样的睡眠习惯。
傅嫈惠教授原本以为,这只是令人比较困扰的行为遗传,却意外发现了影响睡眠时间长短的基因,并在2009年发布了稀有的短眠基因研究:世界上真的有人天生可以睡得少!
越来越多实验研究证实了基因影响着睡眠。
2014年12月2日,国际顶尖精神病学杂志《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Psychiatry)也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表明每晚睡多长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因。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名为ABCC9的基因会影响人们对睡眠的需求。该实验收集了奥克尼群岛、克罗地亚等多地1万多位参与者的睡眠时间和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大家的睡眠需求差别极大:有些人睡4个小时就已满足,有些人则要睡11个小时才够。
ABCC9是一种古老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在果蝇身上也能找到类似的基因。研究者阻断果蝇神经系统中与ABCC9类似的基因,发现果蝇夜间睡眠时间明显缩短。项目参与者蒂尔·伦内贝格教授表示,在很多完全不同物种之间,基因对睡眠时长的控制很可能是基于相似的机理。
睡眠时长与社会功能及个人成就等有没有关系?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睡得越短,个人成就越高,因为少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社交、娱乐。著名的政治家、技术精英,基本都只需要4-5小时的睡眠即可保证战斗力。在小学生中的研究也证实了,睡得更少的学生各科学习成绩更好。
那为何长睡眠的基因型还未被淘汰呢?长睡眠型的人往往身体机能更加强健,这在对智力要求不那么高、体力才是刚需的古代更占优势。并且古代人工照明困难,夜幕降临之后基本什么都做不了,所以睡眠时间有的是。
而现代工业社会中,人工照明变得容易,对智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对体力的需求则随着各种机械和电子装置的进步而逐渐降低,因此短睡眠型人的优势逐渐得以体现。尽管如此,长睡眠型的人也可以在对体力和反应敏捷性有较高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取得较好的成就,例如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是长睡眠型的。
睡眠类型也由基因决定。
除了睡多久,啥时候睡、啥时候起也不能完全靠个人意志决定,而是由人体的“生物钟时型”所决定的,时型又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尽管年纪、性别、周围环境的光照等条件都会对睡觉形式有所影响,但总的来说,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是一种先天倾向。
睡眠相关研究已得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体内生物钟,并不会与他人的生物钟时间完全一致。因为每个人遗传基因中的“生物钟类型”不同,由此决定了是“清晨型”还是“夜间型”的睡眠类型。这就说明小朋友的睡眠规律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家里晚睡晚起或者昼夜颠倒的“小恶魔”其实是遗传了自己的基因。
英国研究人员做过一项大规模全基因组相关剖析(GWAS),其结果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旗下子刊)。研究表明,是不是“清晨型”睡眠或许与多达351个基因位点相关。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1000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现,有400对双胞胎的睡眠情况是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双胞胎都是异卵双胞胎,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构成是完全一样的,并且研究人员在比较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基因的时候注意到,基因在孩子的睡眠模式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幼儿晚上睡眠模式的影响。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宝宝能与爸妈同步,白天醒着玩耍晚上呼呼大睡,但有些宝宝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各种探索世界,必须采用“哄+拍+抱”三步曲循环演示才能短暂安抚。甚至有些天生的夜猫子,无论父母如何哄,他们总在夜里睁大了好奇的双眼。
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统计显示,成年人推荐睡眠时间是6-8小时,而通常5小时睡眠也是合理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顺应睡眠类型——“早鸟型”的人适合“早睡早起”,而“夜猫型”的人适合“晚睡晚起”。
如果反过来,硬要和基因对抗,例如强迫“夜猫型”的人早睡早起,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早早上床躺着却睡不着,强行睡着睡眠质量也不高,而天刚亮就被早早拎起来,会使得整天疲惫不堪、无精打采,也更容易生病。
所以说“早睡早起”并不一定身体好,“早睡早起”更不一定能确保一天精神饱满而学习、工作效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标准中也指出,“睡得香”才是睡眠质量的金标准。睡眠健康的标准不是睡的越多越早越好,而是要有好的睡眠质量。顺应基因,调整睡眠方式,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资料:
https://theconversation.com/morning-or-night-person-it-depends-on-many-more-genes-than-we-thought-110256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7/apr/09/science-of-sleep-genetic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8565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84759/
https://www.ucsf.edu/news/2018/03/410051/scientists-discover-how-gene-mutation-reduces-need-sleep
http://healthysleep.med.harvard.edu/healthy/science/variations/individual-variation-genetics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