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三岁娃互扇耳光?父母一个举动,抵得上一万句教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见到一个真实小故事:

一位妈妈和三岁的孩子打闹,孩子扇了妈妈一个耳光。妈妈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孩子又扇了妈妈一下。于是妈妈开始“反击”,也扇了孩子一个耳光,并告诉他如果自己不喜欢也不要对别人这样做……

故事的结局是,妈妈和娃互扇了二十多个耳光——最后,妈妈认输了。

而且,妈妈还相当不平:自己扇孩子耳光的力道绝对能让3岁的小孩感到疼,凭什么输的却是自己?

互扇耳光,教会了孩子什么?

这位妈妈输掉的不止是亲子之间的“儿戏”,而是和这件事相关的整个家庭教育,因为在这场“儿戏式”的教育行动中,妈妈教会了孩子一些和她想教的完全相反的东西:

第一,打闹是可以随时翻脸的。

“打闹”中不小心打到脸或者打疼了,都正常且难免。既然妈妈参与了这个亲子之间的“打闹”游戏,就需要接受这个游戏规则,不能被孩子不小心(这个场景中,孩子故意打妈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打了一下脸,就马上翻脸。

妈妈这么做,其实是告诉孩子:你和别人打闹,随时可以放弃游戏规则,把玩笑当真、说翻脸就翻脸。

孩子之间很多“打闹”最后升级成真正的“打架”,都是从这样一个“玩不起”的孩子开始的。

当然,更理想的情况是,父母尽量不和孩子做“打闹”游戏。喜欢打闹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都不会是让父母特别省心的娃。

第二,扇耳光是可以随意做的。

“扇耳光”是一种饱含侮辱意味的打人方式,也是最容易让冲突升级的肢体攻击,所以老话才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这位妈妈显然也是因为对被“打脸”有成人正常的警觉,才会在被孩子打到时停下来教育孩子。

但之后的和孩子互扇二十多个耳光,传递给三岁孩子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信息:扇耳光是可以用这种游戏式的方式随意做的,扇一下不过瘾,多扇几下也没问题。

这就让人非常担心了,要是孩子上幼儿园因为一点小事就扇别的小朋友耳光、上学后和同学发生点小矛盾就扇同学耳光,甚至成年后一言不合就扇别人耳光,这孩子得被别人打成啥样?

第三,妈妈是可以打的。

打人不好,打爸爸妈妈或者家里的其他长辈当然更不好——每对父母,都会这么教育孩子。

但互扇的方法,不但把孩子不小心打到妈妈,直接升级成了有意打妈妈,还等于告诉孩子:如果和妈妈有什么争执,可以用打妈妈的方式来解决,而且你还能打赢。

这就不免让孩子困惑了——我到底能打不能打呢?什么时候能打,什么时候不能打呢?

事实上,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的是:不小心碰到没有问题,但有意打,绝对不可以。

第四,打别人是正当而且可以持续的。

事情的起因是孩子,但把小小的不小心催化成“互扇”的,却是妈妈,而且还打着“教育孩子”的正当旗号。

妈妈的这个举动,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如果你有自认为正当的理由,打别人就是正当而且可以持续的。

事实上,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的是,除了被侵害时的防卫,任何其他情况的打人和持续打人,都是不良举动,不但别人会不喜欢、会反抗,也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甚至严重伤害。

“我也打你一下看你会不会痛”,为什么是糟糕的教育?

被孩子不小心或有意打了一下时、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时,很多父母都会自然地采用“我也打你一下”的方式来“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我打你,你会痛,你打别人,别人也会痛,所以你不能打人。

但这种流传甚广的方法,其实是很坏的示范,它会传递给孩子两个非常糟糕的理念:

第一,如果你找不到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就用你能随手捡到的最不动脑筋、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很多孩子特别容易和小朋友起冲突、遇到不高兴的事特别爱打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从父母这里学到:遇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用更温和、更理性的方式去解决。

让孩子知道你打别人别人会痛,真的需要实际去打孩子一下吗?毫无必要。

只要孩子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他一两岁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疼”了,告诉孩子“你自己撞到别的东西上会不会痛?你打别人,别人也是会痛的”就足够了让孩子明白了。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耐心的父母一定能用理性的方法,帮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同理心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明白“你打别人,别人也会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但这并不需要用“我也打你一下看你会不会痛”的方法来实现。

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传递给孩子的并非真正的同理心,而是一种糟糕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处事模式。

习惯这种模式的孩子,在和同学、小朋友发生小冲突时,第一反应会是:你侵犯我,那我也侵犯你行不行?!无论是成人之间还是孩子之间,大大小小的架都是这么打起来的。

示范和体验,是最高效的家庭教育

“孩子有xxx状况,我该怎么教育孩子?”如此提到“教育”时,父母们通常指的是使用“言语”来教育。其实真正高效的家庭教育,从来不是言语,而是行动。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对孩子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和最有效的方式。父母的行为,就是给孩子做出的示范;孩子在和父母互动中的体验,就是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收获。

无论是好示范还是坏示范、有益体验还是不良体验,都有立竿见影式的效果,抵得过日积月累的一万句教育。

很多父母喜欢用“我也打你一下看你会不会痛”来教育孩子不打人,可能也正是因为很清楚示范和体验在家庭教育中的强大效果,却忽视了,坏的示范本身,就是坏的教育。

如果父母像前面说的那位妈妈一样,把“我也打你一下”发展成亲子之间纠缠不清的“互扇”,负面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只用三两分钟,你就能教会年仅三岁、原本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扇耳光的孩子扇别人耳光,而且还帮助孩子从扇别人二十多个耳光中,体验到了扇人耳光的“快感”。

坏示范加上不良体验,效果一定不是让孩子从此学会不打人,而是让孩子变得打人“上瘾”。

关于“孩子爱打人怎么办”,真心爸妈之前已经写过多篇文章,您可以参看:

让爸爸妈妈抓狂的事: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孩子坏脾气爱打人?只批评孩子不管用,爸爸妈妈得这么做!

孩子挑食打人作业拖沓这样的小问题,爸妈换这个方法就轻松解决!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31.2 购买 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23.9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