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到底能教给孩子什么?
虽然阅读专家们都提倡亲子阅读是为了一起感受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孩子心灵。
但是在分秒必争的家庭干预中,读绘本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项目,所以我今天还是写得功利一点,跟大家探讨绘本的功能。
第一,利用绘本来教孩子认知。
小到食物水果、车辆、地点场所、生活场景,大到季节交替变换、世间万物的原理、为人处世的道理,都能利用绘本来教授。
坚持带涵宝读绘本这么久,我们的难度逐渐加深;我会根据他的认知程度来选择绘本。
比如初期,带他读的都是最基础的,有邦臣小红花那套认知小百科;有教授颜色的《点点点》+《变变变》,还有简单的生活常识,比如排队、如厕、购物、做家务等等:《小鼠波波》系列《小熊宝宝》系列《噼里啪啦》系列等等。
后来随着认知拓展,逐渐带他读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场景、职业介绍等等;
警察和消防员是做什么的?
面包是谁做的,怎么做的?
理发店是干什么的?
生了病要去看医生;
人际交往要懂礼貌,会用“请”和“谢谢”;
想吃水果蔬菜和零食,去哪里买呢?
等等一系列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都给他讲过了。
接下来准备将一些安全类的,比如《学会爱自己系列》,还有交际系列(因为日常交际是他的弱项),我买了皮特猫全四辑,等读完再跟大家汇报效果。
等他再大一点,有很多复杂的知识,比如机械的原理啊,宇宙啊,行星啊,国家啊,风土人情啊,都会利用绘本来教他。
用绘本教孩子认知,孩子懂得了之后,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泛化和巩固,检验孩子是否真的理解,是否能运用学到的东西。
第二,绘本能教孩子识字。
咱们80后,90后这两代人,好像从小的识字方法都是死记硬背。买过很多字卡,外加老师和家长一个字一个字教。
不过国外倡导的识字理论,是在阅读中教授。
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孩子感受字里行间的意思。
其实这跟学英文一样。传统的“中式英文”的学法是先学字母、音标、单词、句子。而国外的孩子,尤其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孩子,最科学的方法都是从阅读开始学习识字的。
我记得我能自主阅读之后,开始大量读书;小学六年级之前读完四大名著、经典小说,比如《尼尔斯企鹅旅行记》《福尔摩斯探案》《简爱》《海底两万里》《巴黎圣母院》等等。
从书里学到不少新词汇、句子和写作方法。当然这都是后话。
从读绘本中学习识字,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非要有一个适合时间,我觉得应该是四岁左右。当然在你教孩子认字之前,最好先带孩子读上一段时间绘本作为铺垫。
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指读?我觉得不管多大的孩子,书名一定要指读。
通过长长短短的书名,一个字一个字指读。或者举着孩子的小手,辅助他们一个字一个字指读。
通过这个方法为孩子建立最初的“字感”,感受文字的字音、字意思。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刚开始教授识字,在特别熟悉、文字精简的绘本中,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指读。
有些绘本字数很少,一页只有一句话。像这种就可以指读。比如我安利过无数次的《大大的小小的》。
还有个绘本名叫《抱抱》,全书就只有这两个字,“抱抱”。读完绘本,孩子就认识了这两个字。
利用绘本教孩子认字,我还要多一句嘴:读绘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读”,识字只是捎带着夹带的私货。比如每天给孩子读10本书,每一本的重点都放在识字上,这个就不妥了。
读绘本只是学习识字的一个积累。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可以系统地教授孩子汉字,买买字卡或者网红教材《四五快读》《小象汉字》之类的。
第三,绘本能提升孩子数学思维;
我在之前的文章《数学绘本、教具、练习册大盘点:给孩子们的数学启蒙方案NO.1》里提过几套不错的数学绘本。
像低龄宝宝适合的《你好数学》,大一点的孩子适合的《汉声数学》。利用数学绘本来教数学,这是一种方法。
另外,数学的概念,各种逻辑的知识,不光存在于数学绘本当中,其他绘本也能利用。
比如让孩子数一数画面里的事物:《我妈妈》中,妈妈做了几块蛋糕?
大小、长短、多少、高矮、胖瘦、宽窄、左右、前后、上下……这些最简单的数学概念,也都能在绘本里教授孩子。
数学启蒙不是靠刷题和搭积木训练起来的。我建议小龄宝宝从绘本里渗透数学常识、大一点的孩子,直接读数学绘本,效果更好。
第四,绘本能提升孩子的情商;
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未来 ,是人工智能时代。
未来会有很多基础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孩子靠什么胜过机器呢?当然是机器所不具备的情商啊!
情商这个微妙的东西,对于谱系孩子来说难度更大。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让孩子感知和体验之外,如果能从小用绘本一点一滴灌输,孩子会有很大的提升。
情商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情商是一种生活能力。想要提升孩子的情商,建议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
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
知道想达到什么目的;
听懂别人的意图;
能够感同身受;
能够处理好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而千千万万本绘本,就是能讲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家长费劲口舌解释不透,非常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考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长期绘本熏陶,情商考得是长年累月的积累、亲身经历、感受和体验。
就绘本来讲,它可以通过多种角度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比如让孩子理解死亡,有很多种绘本可以讲。家里亲人、身边的朋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世,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
讲死亡的绘本太多了:
《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了爷爷去世后, 不忍心离去,依然陪伴在小孙子身边;最后时刻当他们不得不分离的时候,小孙子终于理解了死亡的意义;
《爸爸》,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二十四孝老爸,他会陪着女儿一块玩耍、送女儿上学,给女儿扎好看的小辫子;这本书里一直都没出现妈妈的形象,直到最后,爸爸带着女儿去看望妈妈,原来,妈妈早已经去世多年。
还有《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外公》等等。通过不同的故事让孩子理解死亡意义。
死亡这个概念可能太抽象,我再举几个关于情绪的绘本。
生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生气汤》里,小朋友霍斯一天都很不如意,晚上回家,妈妈煮了一锅“生气汤”,搅散了霍斯一天的不愉快。
《请不要生气》,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比较中二,而且小小年纪就有直男潜质了
扯远了,小朋友总是爱惹老师、同学、妈妈生气;不过他也很费解,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总是让老师和妈妈跳脚。
七夕节,看了他许下的愿望,老师和妈妈都感动得哭了。
《菲菲生气了》,小女孩菲菲跟姐姐争抢玩具,气得跑出了家门。她是如何缓解情绪的呢?
关于“生气”的绘本,还有《大嗓门妈妈》《妈妈发火了》《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等等。
上面举了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关于为人处世、关于坚持理想、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主题都能在绘本中找得到。
为什么说绘本能够滋养孩子心灵?就是因为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万事万物的道理,通过家长的口述,传递给了孩子。这是几百万学区房都比不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五,绘本能教孩子语言;
语言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很多谱系娃语言发育缓慢,很多孩子三四岁尚无语言。有了语言之后呢,语言的丰富性跟同龄孩子相比还是落后一大截。
语言代表思维,代表知识体系。
与其说教孩子语言,不如不断给孩子扩充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孩子想表达一件事,他脑海中肯定有这样的存在。
绘本教会孩子认知和道理,为孩子构建了种类繁多的知识体系。
而且绘本中的语言丰富多彩,精雕细琢,能扩充孩子的词汇量。在特定的场景下作出正确的反应;
比如跟小朋友发生矛盾了,该怎样说;
跟家人逛商场走散了,怎么找人求助;
心里有哪些想法,想跟家人分享出来,该怎么表达?
……
绘本是最好的场景教学,通过绘本搭建的各种场景,等于把孩子代入进去,模拟真实发生的事件:通过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怎么办,怎么表达,来教孩子学语言。孩子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读绘本的好处有一万条,核心是:贵在坚持。
我最后再唠叨一条原则:每天绘本搭配得当,持之以恒,你会发现孩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一大截。
怎么搭配绘本呢?
1.每天坚持30-40分钟,选择6-10本书;
2.把你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分主题选几本,每天坚持读。按照难度逐渐推进;
3.详略得当,教授的重点,多分配点时间;
4.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题材开始和结束,让孩子有熟悉感,结束的时候有收获感。
举个例子:我每天带涵宝读绘本大概30-40分钟,选择八九本书的样子。
这几本书里,包括数学绘本、社交绘本、认知绘本、还有他最喜欢的食物类绘本。
最近教授的重点是社交和数学,所以这两种绘本我会详细讲,反复多角度提问,确定他是否听懂;随后在生活中不断泛化。
其余的绘本则考察他其他方面,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讲,但是精华的知识点,我想要他懂得的东西,一定全部get到。
今天这篇针对家庭干预,写得比较功利。绘本之美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我觉得在日复一日地亲自共读中,孩子一定能体会得到。
末代皇帝溥仪,晚年时经常帮人鉴宝。很多号称是古董的东西,他瞧上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是正品还是赝品。
溥仪说,自幼在宫里见得多了,见多了好东西,不入流的当然入不了他的眼。
孩子读绘本也是一样,你给他读最好的绘本,孩子只有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好,什么是美,世间的道理是什么,他也能分辨什么事美,什么是爱。心智逐渐被绘本打开,一步步走向成熟。
给孩子读绘本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