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妈的上一篇文章《从小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却为父母辩护,警惕,这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布之后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方是支持豆妈观点并渴求教育孩子正确方法的家长,另一方的家长则认为孩子犯错时采用打手心打屁股(惩戒)这些方式不仅必要而且有效。
那今天我们就延续上一次的话题,将教育这件事儿再深入谈一下,也算是对大家评论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的一个集中回复吧。
第一个问题:国外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家庭和孩子?把这个问题上升到第一个来解答,是因为下面的问题我会引用一些国外的数据和理论,如果大家不认为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适用于中国情况,那后面我所解答的这些问题,依然不能让一些家长认同。所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不论你是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首先都是一个“人”。作为人的自然属性,成长规律、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大同小异的。难不成,美国人还能比中国人多个心眼,德国人就比中国人多两个脑沟回?上面都是玩笑话哈,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普适性规律”上,你在哪个国家研究出来的成果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在有一些方面,地域文化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比如说,婚恋观、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跟人的社会属性比较相关的方面,不同的国家确实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像《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等基础性学科,我们肯定要借鉴很多国外的理论和数据,这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或者“崇洋媚外”,而是这些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世界可以通用的,因为大家无外乎都是“人”啊。再说,人家国外一个团队多少年时间的跟踪研究得出来的成果,咱们一句不适合中国人,就弃之不用,这是不是有点儿“自恃过高”呢?
所以说,我们不要一味地排斥,倒是可以怀着“听听国外的研究成果又何妨”的心态,同时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我们会有更大收获。
第二个问题: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有原则”地打有没有效果?很多家长提出孩子犯了错,怎么讲道理都没有用,只有打才能让他长记性,而且这些家长还提出:我们在打的时候都是“有原则"的,我们只打手心和屁股,而且在打之前会告诉孩子为什么挨打,也会控制力度不会死命地打等等。同时,不少家长表示打完之后,孩子改得很快,因为认为打是有效果的。
对于这些家长,我想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先讲好消息吧。你们的看法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有一个著名的流派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是支持和赞同的。这个流派的创始人约翰华生有句著名的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选择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华生也是“哭声免疫法”的提出者,他认为孩子哭时不能够抱,要等孩子不哭了才可以抱,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就不会总哭了。
同时“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也都是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当中发展过来的,这些方法在中国有不少家长很信服,并在积极施行。
总结一句话,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不过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种简单的训练方法,来把孩子培养成家长想要的样子。
就像一些家长说的:犯了错就要打,表现好就奖励,慢慢的,孩子就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了。这就是将孩子的行为跟奖惩制度形成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心理学曾经在世界上引起很大的轰动,也有不少的追随者。约翰华生在1915年还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可见其曾经的权威地位。
现在我们讲讲坏消息。约翰华生将自己创立的理论也充分地运用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但是,他的教育成果却不理想。华生的大儿子雷纳精神出现问题,曾多次自杀,虽然他积极学习精神分析疗法,但依然在30多岁时自杀身亡。华生的二儿子几乎一直在流浪。而女儿马丽也是沉默易怒,秘密酗酒,还多次自杀。大儿子雷纳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悲剧还延续到了华生的第三代。华生的外孙女玛丽特哈利说自己也是酒精成瘾者,经历三次婚姻,患有双向障碍,并多次考虑自杀,她认为自己的情况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最终这个“叛逆”的外孙女还成立了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一生都在做反对华生教育方法的工作。
你看,华生的这种教育方式在自己的子女和孙女身上都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你们还敢用这种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而且,我还要告诉你的是:华生之所以会创立出这么“冷冰冰”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可以像动物园里的驯兽师训练动物一样来“驯养人”,源于他自己就是自己家庭的受害者。华生的父亲皮肯斯是一位性情暴躁的小农场主,后来在华生小的时候就抛弃了家庭,而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美南浸信会信徒,华生从小是在严格的家教下成长的。华生小时受到同学欺辱,曾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华生的两次婚姻也不是很幸福。
华生曾经修习神学,后来又走上心理学之路,其实他也想找寻一条自我解救之路。但从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到“小艾伯特”实验被质疑“残忍”再到上千万的孩子因为行为主义教育方法导致在长大后出现匮乏安全感、睡眠障碍、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症状。最终,到晚年的时候,华生开始后悔,他表示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不充分。
所以,你说打有用吗?有用,从最简单的动物条件反射上来讲肯定是有用的,而且在短时间内的见效还挺快。但是打会长期有用吗?不会,因为人不仅仅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动物这么简单,家长打的行为多了,孩子也会“脱敏",让打越来越没有效果。而且,从华生的理论实践效果来看,打不仅长时间无效,还会有很多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的结论出来了:打骂短时间内有效,长时间无效,而且还会有负面作用。
第三个问题:不打也不骂,那用什么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心理学和教育学和任何一门科学都一样,都是在前人的不断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再发展的。华生的教育理念虽然在后来被普遍地否定了,但我们不能说他毫无积极意义,至少他的研究最终告诉我们什么方法是有问题的。
在当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这些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更有效的理念和方法。比如,豆妈在之前的文章《<银河补习班>爸爸邓超教育孩子,有了成长型思维,人生不怕失败》中分享过的“终生成长”的理念,而且在其中我也分享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个新的方法一“情感引导”教育法。
在介绍这个方法之前,首先,我再次希望家长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基本观念:打骂、打压、责怪等等方法都不是“教育″!教育应该是指导、引领、引导孩子从事情当中,包括成功的事情和失败的事情,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当中获得成长,包括知识、经验、感受、领悟等等。
同时,我也澄清一下,不打不骂并不代表孩子不需要挫折教育。但请注意“挫折教育"的重点在“教育”两个字,而不是“制造挫折"。而且客观地讲,只要父母不是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而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真正的“教育”是足够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并不需要父母通过打骂来人为制造挫折。
人生来都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关于适应性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的话,70%以上的年轻人不仅可以在最艰难的生活条件中生存下来,而且能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 一 萨拉德鲁布里奇,教育硕士,WestED机构的咨询顾问
好,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情感引导”教育法。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技术
1、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因人而异地采用情感引导。
这类似于我国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
2、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避免为孩子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恰当的目标。
就像孩子还没有学会走,家长怎么能要求孩子去跑呢?比如说,孩子是在“可怕的两岁”,要让孩子理解家长所讲的一大堆道理往往是不现实的,而转移ta的注意力却简单有效。
3、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比如说,很多孩子的“叛逆″其背后其实是“无助",如果家长能够看透孩子表象背后的真实情感,你会获得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
4、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这一点其实最难的就是:家长不能够轻易地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于孩子之上,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体会孩子的情感。
5、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利"的平等关系,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这句话读起来似乎很难懂。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孩子还玩得很起兴,不愿意去睡觉,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讲:“你晚上睡觉是想抱着小熊睡呢?还是什么都不抱着睡呢?”孩子可能马上回答:“我要抱着小熊睡。”然后,家长马上抱来小熊安排孩子上床睡觉了。你看,家长跟孩子分享了关于睡觉的部分权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更加喜欢的睡觉方式。但同时,家长也设定了界限,那就是“很晚了,必须要去睡觉了”。
6、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贿赂”孩子是家长们常犯的一个误区。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到了什么事情,你就可以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奖励?结果常常变成孩子做一点点事情就需要家长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奖励,孩子就不愿意做事情,而奖励能给孩子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小等等一系列状况。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发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们明白: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
7、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这个我想不用我过多解释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情绪稳定、思维理性、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人,那就先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吧。
8、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比如说,孩子说自己怕黑,家长不能够直接就否认孩子的感受,“黑有什么好怕的?你怎么那么胆小?"要知道,在成人的世界里不会感到的害怕,在孩子的眼里可能就是恐惧。家长应试着了解孩子情感发生的过程,并始终保持同情。
9、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情感引导教育法的一个重要技术就是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反馈,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孩子的情绪,就打通了跟孩子进一步沟通的通道。“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生气/难过……"当家长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理解他的,孩子不好的情绪立马就释放了很多。当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安全的、理解的,他就有动力有能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其实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任何成人。
10、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比如我们要带孩子去公众场合,你不想孩子吵吵闹闹影响到别人。那在从家里出发之前,就要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到人很多的地方,我们要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到处跑。在进入公众场合之前,可以要再一次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我们要先“播下种子”,孩子才有可能更好地合作,从而收获好的结果。
以上十点要素,请家长先充分领会,并记于心中,这样在运用起来时,才能游刃有余。
情感引导教育法的步骤
为了更形象地讲明这个步骤, 我用一个家长们在孩子上学后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一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习惯来做例子。
1、播下种子
我们要事先跟孩子讲明:做作业必须集中精力,不能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不然思路容易被打断。同时,可以给孩子先定一个合理的时间,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先从20~30分钟开始。
当然,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专注力情况适当地减少和延长。但一定要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专注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很长。比如,让一年级孩子保持一个小时专注地做作业,显然就是一个超出孩子发展阶段的不合理要求。
在正式开始做作业之前,我们要再次提醒孩子:如果你想喝水或者上厕所,现在马上去,接下来的20分钟,希望你做到专注地做作业。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容易出神,什么时候容易烦躁;孩子在做作业时,他的个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什么样类型的题目或者科目让他头疼。
如果你能够知道孩子遇到什么样的作业和问题会让他不能够专注地写作业,那我们可以陪她一起完成,但是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直接代劳,而是要引导他去掌握方法。家长可以做出示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有动手解决的机会。如果家长能够善于观察和判断,就可以预测孩子在什么时候会遇到挑战,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3、聆听
比如,当孩子表达在写数学作业时,对于一道题的原理实在不能够理解。家长不要心不在焉地认为:“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还不理解,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吧?”正确的做法是: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去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你在专心致志的倾听他。不仅要注意孩子所说的话,也观察他的肢体语言。当你做出聆听的姿态,孩子会更加耐心的讲给你听。而且当你真正地聆听之后,也许你就明白孩子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写作业时表现出不耐烦,忍不住出神或者玩别的东西时,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也许是在借用一些“不乖″的行为来发泄情绪。我们需要接受并回应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孩子遇到一个自己无法解开的题,而对自己产生了挫败感。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你解不开这道题很着急,有点儿挫败,你需要我的帮助吗?"这样引导孩子,可以扩充孩子的情感词汇量,以后他就可以分辨出来:;做不出题的感觉就是挫败感。而以后,孩子也能够更准确地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5、同情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孩子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家长能够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视角,而不是轻视和否定他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那孩子的消极情绪会更快的消失。告诉孩子:学习新的知识会感受到压力,解不开题时会感到挫败,你能够理解他的这些感受。当家长能够聆听和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安慰。
6、引导解决方案
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找到解决方案。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你可以现在选择换成语文作业来做,等一会儿再来做数学作业。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将这道题攻克下来,我可以帮助你。这就是给予孩子权利进行选择,但同时,我们又坚持了在20分钟内必须专注于做作业这件事儿。
7、确认和反馈
当孩子做到在20分钟内专注地做作业时,家长一定不要忘记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认可。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专注的。
最后我们也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感受,并引导孩子想一想下一次可以怎么做?
好了,关于情感教育法的七个步骤,您是否了解了?
今天我们又分享了一个新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我们又进步了一点点,对吗?为自己鼓个掌吧!
我常常想,父母这个一生都无法辞掉的职位,真是世界上最不好干的工作。我当真是用上了所有的知识、经验,还付出了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同时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也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父母。所以,我最后回答大家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不仅有两个孩子,而且我的孩子也是很“调皮”的,我和你们一样都有很焦虑和生气的时刻,所以,我真的理解作为家长的那份感受。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让孩子出生,让自己变成了父母,我们就只能继续往前冲了,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育儿成效更好,那就得努力提升自己,放弃那些无效的育儿方式,对吗?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哦,谢谢!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现在的俩娃妈,多平台原创作者。不喜鸡汤,不崇尚权威,秉承逗比的精神,努力用实践检验理论,聚焦于“家长力”的真正增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